山东人对大集情有独钟,山海间的集市星罗棋布。古往今来,在齐鲁大地诸多乡村城镇的集市上,不论是来买卖的,还是闲逛游玩的,或多或少与集市和乡土发生着互动关联。“人”与“集”情意切切,集市也成为再现乡村生活时间的活日历,演绎着暖暖的乡愁。

在每一个集市的心脏,跳动着的是人声鼎沸的节奏。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种集市,每一处集市都像是一个活生生的故事集,每一页都记载着人间百态。集市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商品的地方,更是人们交流情感、分享故事、传承传统的场所。1930年,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现代化乡村建设先驱卢作孚在青岛看到集市,便有了不同的想法。

赶集也是过节

在青岛李村河滩上,顺流形成一条金脉集市。这个大集在明代便兴起,历经数百年发展,德国人海因里希在《山东德邑村镇志》中表达了他的惊讶:“人们去赶集不仅仅是买卖货物,而是过节,与朋友和数人一起吃顿饭,聊聊天,谈谈新闻。在集市上可以听到各种事。甚至还有说书人,讲述长久在老百姓中间流传的故事和神话。”


民国时期的青岛李村大集

卢作孚在1930年6月初次到访青岛。23日早上,他与同行者雇汽车一辆,准备前往崂山游览。经过街道很长,风景都佳,卢作孚心中很惊异,三十年前一个荒岛,而今竟经营得这样好,发展到这样大,何尝不是出于人力呢?中国人一向做什么去了?过市场最后一段,房屋矮小,大有北方城市的风味,才觉得这里还是中国的地方,令他有无穷的感想。

出了市场,卢作孚一行经过几处密林,几处农村,但见许多男女在屋外广场,曝晒粮食,工作得很亲切很快活似的。前面发现一座高烟囱的洋式房子,问汽车夫,说是自来水厂。去看,技师说这水是取自井中,供给青岛的。青岛每天需水一万五千吨,有三处供给,都在一二十里以外。一部分的机器是德国人安设的,一部分是日本人增加的。

再乘车前进,过一市集,让卢作孚想不到的是——这市集是在河中间的。不过北方的河在没有水的时候,便是长长的水坝,那时正没有水,所以竟成市集。

卢作孚一行觉得太有风味,亦就下车混在乡下人中间赶市集去。许多摊子,卖食物的,卖杂货的,卖铁器竹器的,乃至卖烂布的,无虑数百起。只是,在他眼中,这里的集市比起那上海大马路所贡献于社会的,生活程度是何等低!抑或许让它不齐,将这里提高?将那里降低?倒是一个问题。

集市上,很多老人,被太阳熏染得同棕色一样了,纹路一条一条粗大而且紧密。两位坐在地下而饮酒的,端着杯子,我饮了递给你,手上各拿了牛肉一块,细细地嚼,又细细地撕。另有以花生作下酒好菜的,亦有以茶当酒的。他们且咀嚼,且谈,且饮。另外见着一位买烂镔铁筒子的,他取着一个镔铁筒子,用手敲敲,侧耳听听,又翻来覆去看看。将第一个放着,又取第二个查考。卢作孚一行觉得他们不仅是在查考,亦好像很欣赏,亦好像科学家进了实验室一样,而且给予众人从容欣赏的机会。

卢作孚找着一位乡下朋友,问他们几天赶一回市集。他说:五天一次,逢二逢七。卢作孚问,隔多远都有人来,他说:远至于七八十里。

卢作孚在市集里细细地参观了一周,同行的朋友买了一个柳藤的篮子,准备带回博物馆陈列去。还有一位朋友说:许多研究社会问题的人,总要想把中国社会下一个笼统的断语,是封建制度,是半封建制度,是商业资本制度,很剧烈地在那里争执。其实中国社会万有不齐,以这一个乡村,比上海一个都市,不知隔了若干世纪,何能把它扯在一起?我们觉得中国人不研究实际问题,向来喜欢在空的理论上扯,实在是一个大病,是急切需要治疗的。


八十年代腊月里的青岛李村大集

要先赶心理上的“集”

青岛之行,让卢作孚受益良多。他看到青岛是一个被森林围绕着的美丽城市,一切建筑依山起伏,起落有致,道路两旁都有树木,绿荫中衬出黄墙红瓦,数十里外便可望见,惊异于德国人不过十几年时间,便把荒岛变成美丽的城市。

眼馋不如实践。卢作孚以青岛为模型,在重庆北碚规划出蓝图——建成一个大花园,进而把整个嘉陵江三峡布置成美丽的游览区。自此,在偏安一隅的北碚,凡有隙地必冒出街心花园,数万余株树木为街道添绿,平民公园也依嘉陵江畔的荒山“火焰山”展开,山脚下是公共体育场,花园城市的雏形已然显现。

同时,他还注重集市的作用,将北碚赶场文化推向高潮,且为其增添文化品位。从青岛、东北考察一圈后,时任北碚峡防局局长卢作孚旗帜鲜明地宣称,他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既不是搞乡村教育,也不是搞乡村救济,而是为了“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所以“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了实现乡村现代化目标,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建设为先行,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以文化教育为重点的建设方式,在整个峡区开始了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

卢作孚清醒地认识到,要使峡区实现“乡村现代化”目标,必须得到峡区百姓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这就要求祖祖辈辈生活在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相对闭塞的峡区的乡民们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他在《乡村建设》一文中说,“人们在努力于一种事业的建设以前,应先有一种心理的建设,有一种美满的建设的理想,在心理上先建设起来。……盼望大家心理上都怀抱着一种美满的理想,……有理想便实现,亦应该养成一种习惯”。

要让峡区百姓将“美满的建设的理想”“在心理上先建设起来”,就一定要使乡民们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峡区面积广,百姓居住分散,集中不易。对此,卢作孚认为,北碚传统的赶集日,是峡区百姓相对集中的日子,正是一个实施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教育的好机会。卢作孚作出了两大决策:一是举办场期学校;二是对外开放,欢迎参观。

所谓“场期学校”,顾名思义,就是在乡亲们赶集期间现场开办的学校。卢作孚有句名言:“利用每一个地方有人进出的时候,即实施民众教育的时候。”卢作孚决定每当北碚赶场,四面八方的百姓聚集到这里时,现场开办“场期学校”。

于是,当年北碚赶场最热闹、最集中的地方,突然搭起了桌椅板凳,竖起了小黑板,卢作孚派峡防局的职员们站在桌椅上教乡民识字、学文化,宣传新知识。峡区百姓看到有人义务教他们识字、学文化,感到非常惊奇,非常高兴,都纷纷围拢过来,兴趣盎然地学起来。

举办场期学校的消息,在赶场的人群中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整个峡区。这种极强的激化和扩散效应,很快带动起整个峡区学习新文化、新知识的热潮。

“集”的延伸功效

为了实现乡村现代化的目标,卢作孚在峡区兴建工厂、修建铁路、建设电站、开通电话、整顿市容,开办学校、医院、图书馆、科学院、博物馆等等。卢作孚的心愿是:“一方面盼望这许多事业成功;一方面盼望乡村里的人们对这许多事业有一种认识,认识生产是应这样变成现代化的。”

那如何让百姓有这样的认识呢?卢作孚把他所兴办的这些事业当成“是几个现代的模型,是想将这一大幅地方变成一个现代的生产陈列馆,以上这些事业便首先陈列在中间”。如何让峡区百姓都能看到这些“现代的模型”,都能参观到这些“现代的生产陈列馆”,让他们在耳闻目睹中感受现代的优越性呢?卢作孚把北碚赶场看成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为此,卢作孚下令,每年选几个赶场日,将北碚所有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大门通通敞开,对外开放,欢迎乡民参观。卢作孚甚至要求这些单位的宿舍、厨房、厕所都任人参观。消息传出,整个峡区轰动了。长年累月居住在偏僻、闭塞的深山老林中的乡民们,听说到北碚赶场还可以去参观工厂、铁路、机关、学校等等,真是喜出望外,自然都想到北碚来看“稀奇”了。来北碚赶场的人一下增加了许多。

最令人称赞的是,卢作孚主持的峡防局机关对前来参观的乡民所抱的欢迎态度。当时,峡防局坐落在偏僻的庙嘴,由破旧的文昌宫改建而成,毫无新奇之处。虽然局机关上上下下都热切盼望乡民进来参观,但机关里除了办公的桌椅板凳外,没什么可看的。后来,他们想到局机关有一套电话总机,每个办公室有电话,军事股还有一架军用望远镜,这都是乡民们从未见过的。

最重要的是,乡民们进到局机关,机关人员除了陪他们参观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和他们拉拉家常,了解民间疾苦。为了表示对乡民们的欢迎,峡防局在局机关大门上挂起了十分显眼的横幅,上书:“请进去看,又有茶喝。”那时北碚还没有自来水,水都是从嘉陵江挑上来的。峡防局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欢迎乡民,特地支起大锅烧开水,还加了当时乡民难得一见的茶叶。果然,本来对官府衙门十分畏惧的乡民,见到峡防局机关如此热情的欢迎态度,也就大着胆子进来参观。


(大众新闻记者 卢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