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彦斌

1月15日12时12分,随着一声鸣笛,中鼎物流园站第856列中欧班列驶出站台,奔向乌兹别克斯坦。

站场内,调车区长、车号员正在统计、编制着调车计划,调车组的小伙子们,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在线路之间忙个不停……占地3000多亩的中鼎物流园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是东西部通道太中银线的货运站,也是山西省中欧班列的始发站,辐射15个国家、12条国际线路、40多个国外城市。


据中鼎物流园站党支部书记高红星介绍,2024年,中鼎物流园站日均装卸作业时间由上半年的4列提升至8列,单列装卸作业平均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2小时,装卸车效率整体提高了1.94倍。

“过去,物流园从货物、箱体的信息采集、录入、核查、检对,到验箱、配箱以及龙门吊的操作,均需要人工操作,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安全风险大。”据高红星介绍,前几年,中鼎物流园实现了智能化场站无人化装卸,现在只需要1个人坐在室内,在电脑前轻推操纵杆远程遥控龙门吊,十几秒就能对重达几十吨的铁路集装箱完成抓、提、放,精准吊装到列车车厢。

通过公铁联运平台,中鼎物流园每一单物流的货物位置、运输状况、能否准时送达等问题都可以实时呈现,很多阻碍物流服务的“老大难”问题都迎刃而解。比如说,目前管理人员不需要人工询问,通过平台搭载的北斗卫星定位功能,就可以对每一辆在运货车进行实时监测、轨迹追踪。

“春运开启,园区每日调车作业特别繁忙,但还是要最大限度为中欧班列打通‘绿色通道’。”调车长黄雄旺介绍说,“编解中欧班列责任重大,必须按照标准格外细心地检查车辆,重复弯腰、下蹲、爬上、跳下这些动作,确保中欧班列一路安全运行。”

寒风中,繁忙的站场内,调车的小伙子们,在股道间来回奔忙着。急促的联控用语声,轮缘与钢轨的摩擦声,车辆连挂时金属的碰撞声,在调车场里汇聚成一曲激昂雄浑的交响乐,一辆辆重车被快速编组成列,准点发出。

山西中欧班列货源杂,从最初的车轮、不锈钢、太阳能光伏组件等生产制造设备和原材料,逐步向多品类延伸。回程班列中,木材、纸浆、电解铜等货物日渐丰富。

“由于每种货物的规格、重心、数量都不一样,我们需要对每个入场的集装箱进行箱箱查验,审核装载方案,确保货物装载不发生偏载、偏重,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调车指导张伟说。

“为了严格把控中欧班列装载安全,我们层层把关,对每车、每箱的装载数据进行检测,形成‘中欧班列确保装载质量九步工作法’,确保不发生超偏载问题、装载质量问题。”高红星表示。

春节期间,中鼎物流园内愈发忙碌,为保障园区班列发运正常,园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担当奉献。

“中欧班列开行得越来越红火,铁路职工的收入也有明显提升,每天上班都干劲满满。”车号员朱文鑫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