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战争中粮草等后勤补给的重要性不亚于前方作战。
历代军事家都将后勤作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蒙古帝国的缔造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成吉思汗的方法与其他人不同。
他根据蒙古军队行军的特点采取了一种特殊的补给方式。
最终使得蒙古军队可以所向披靡、战无不克,成吉思汗的威名也传遍欧亚。
几百年后,一位被成吉思汗深深折服的日本军官也想效仿。
最终却导致饿死了5万日军。
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一、从草原弃儿到横扫欧亚
在获得寓意着伟大君主的称号“成吉思汗”之前,他的名字还叫做铁木真。
身为乞颜部落首领之子,铁木真一出生便被人寄予厚望。
部落的人们都相信,未来的铁木真会继承父亲的衣钵,带领乞颜部落征服草原。
然而,或许上天想考验年轻的铁木真,于是在他九岁时便夺走了他的父亲。
首领被害,乞颜部落日渐衰落,铁木真和母亲、弟弟们一起被赶出部落,在草原上自生自灭。
除了困于生计,铁木真也经常因为出生而被蒙古其他部落追杀。
在流离数年后,铁木真选择投靠克列部首领脱里,并开始收集旧部、积蓄力量。
慢慢地,通过与其他部落的博弈周旋,加上自己过人的军事能力,铁木真成功驱逐了乞颜部落的首领。
自己成为大汗,重新掌控了乞颜部落。
随后,铁木真接连战胜草原上的另外两大部落克烈部和札答阑部。
用了接近二十年的时间完全统一了蒙古,建立大蒙古国。
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
尽管统一了草原,但此时的蒙古仍然是金朝的属国,需要向金国纳贡称臣。
然而,此时的金国内部早已腐朽败落,加之蒙古对其掌握的富庶的中原地带早已垂涎三尺。
元太祖三年至九年,蒙古便发动了五次对金国的战争,大肆屠杀官员百姓、掠夺财产。
将两国边境从长城外推到了中都(今北京)。
随后,成吉思汗将战略从屠杀转变为招降。
蒙古军迅速破城,金国对华北完全丧失了控制。
地方上仅有利益冲突的地主在争夺领土,金国实质上已经崩溃。
与此同时,成吉思汗还将马鞭挥向了西面。
此时的蒙古就像一辆滚滚前行的战车,侵略的步伐一旦迈出就再也停不下来。
扼住中亚咽喉的西夏在蒙古国的铁蹄之下很快灭亡。
控制西域的西辽、中亚强国花拉子模也先后被蒙古击溃。
蒙古的大军一直打到克里米亚半岛附近。
此后,年逾六旬的成吉思汗虽然回师,但蒙古国对欧洲的进军并未停止。
并最终以金帐汗国之名占领东欧和罗斯地区长达二百余年。
欧洲人将令他们闻风丧胆的侵略者成吉思汗称为“上帝之鞭”。
二、打造“上帝之鞭”的秘诀
然而,在蒙古征战的过程中,有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粮草补给。
按照传统的运粮方式,从蒙古草原到华北平原姑且还能保障,但想及时送往中亚甚至欧洲战场简直是痴心妄想。
不过,草原之上的蒙古人在生活习惯上与汉人有很大差异。
与安土重迁、注重种植农业的汉人不同。
蒙古以游牧为主,因此蒙古的部落多是逐水草而居。
当一个地方的环境不再适合放牧,他们便会卷起蒙古包进行迁移。
也正因此,蒙古人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
受游牧生活的影响,蒙古人对谷稻等粮食基本没有需求,饮食主要是耐存放的牛羊肉和奶制品。
这些食品可以为蒙古士兵补充大量的热量,成为蒙古军队对外征战的助推剂。
成吉思汗考虑到蒙古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后勤补给方式——畜力行军。
每次征战时,每名士兵会配备三匹以上的战马。
战马疲惫时可以立即换马,由此打造了一支行军速度和冲击力都十分惊人的骑兵部队。
同时,在前线部队之后,除了轮换的马匹,还跟着大批的牛羊牲畜。
这些牲畜就是蒙古军队的“装甲车”,每头牲畜上都背负着大量的肉奶制品,来保障全军的后勤粮草。
成吉思汗的智慧在于,他将这些运“粮”的牲畜也视为“粮草”的一部分,当粮草不济时这些牛羊马匹也可以宰来吃肉。
如此一来,蒙古大军的补给线便可以拉得非常长,加上凶悍的骑兵冲锋,才造就了所谓的“上帝之鞭”。
同时,成吉思汗也采用了过去少数民族骑兵常用的补给方式,那就是“以战养战”。
每占领一个地方,成吉思汗便放任手下的将士肆意烧杀抢掠,大肆掠夺物资。
这样的方式在如今看来似乎很不人道,但在当时这确实能为部队行军提供更充分的保证。
况且向士卒如此允诺也极大地鼓舞了部队作战的士气,可谓一举两得。
三、东施效颦的日军
成吉思汗的威名随着蒙古和元朝的铁骑传遍了欧亚各地,甚至日本也有不少人对成吉思汗非常尊崇。
二战时期,日本便有一位军官折服于成吉思汗的智慧,想要效仿他的行军方式,却弄得个东施效颦。
1944年已经接近二战尾声,日本在东南亚已经感受到了无力。
为了扭转战局,日军准备进攻盟军在东南亚的根据地——印度的英帕尔。
此举还能切断中印公路,断绝盟军对中国的支援。
这一重要的任务被交给了七七事变的主制造者牟田口廉也军官。
由于进攻要穿越缅甸的雨林,面对难以通过海空军补给的无人区。
一贯尊崇成吉思汗的牟田口打算像成吉思汗一样,用牛羊来运送粮食军需。
但牛羊在东南亚地区根本就不是常用的牲畜,搜刮了半天,部下只找来了东南亚最常见的猴子和大象。
牟田口以为都是动物也大差不差,于是将粮食绑在猴子和大象身上便赶着他们上路了。
结果却不如牟田口盘算的那么完美。
进了雨林之后,动物们跟不上行军速度还是小事。
当部队需要取下粮食时,猴子在雨林中上蹿下跳,日军根本抓不住,更别说宰猴子吃肉了。
大象倒是好抓,可在大象面前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
不仅取不下粮食,惹大象发怒的日军更是被好一顿收拾。
而在正面战场开打之后,炮火更是将动物们吓得四散奔逃,战场之上一片狼藉。
就这样,日军不但没有靠宰杀动物获得额外的口粮,就连本来的粮食都拿不到手。
日军在印度大败而归,当再回到缅甸时,远征的10万大军仅剩5万人回来。
牟田口的东施效颦最终使日军伤亡惨重。
牟田口在日本国内遭到了口诛笔伐而被撤职,并在日本战败后作为战犯接受审判。
参考资料:《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