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23日,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9岁。
对于这位老一辈革命家,或许许多人并不熟知,但对江苏人民来说,陈丕显却是青史垂名,在江苏党的历史上,陈丕显是一位十分重要的领导人。
从1940年7月至1952年7月,前后将近12年的时间,陈丕显都生活、战斗在江苏。
而陈丕显其实并非江苏人,他1916年出生于福建上杭,13岁加入共青团,15岁转为正式党员,不到20岁便当上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共青团闽赣地区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赣南省委书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后,陈丕显跟随陈毅一同留守赣南,坚持了游击战争,开始了3年深山老林中摘野果吃野菜,如野人般艰苦卓绝的岁月。
关于这段岁月的艰苦险饥,陈毅在他的诗词中也曾作真实的描绘,如“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恶风暴丽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敌人“满山抄,草木变枯焦”;“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后来全面抗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长征抵达陕北的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编成了新四军。不过新四军的改编没有八路军那样顺利,陈丕显当时被派往瑞金、信丰等地,联络留守红军,为新四军改编工作付出大量努力。
1940年7月,陈丕显被组织上派往地处长江之滨,因日寇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摩擦,斗争艰苦激烈的苏中抗日根据地,出任苏中区党委副书记,1945年转为书记。
这期间,陈丕显不辱使命,在苏中只留下第52团和特务团约3000人的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带领苏中区党委一班人,坚持苏中根据地原地斗争,一手抓作风,一手抓建设,到1945年上半年全苏中有兵力近3万人,壮大了苏中地区的抗日力量,为日后开展大规模战略反攻做了有效保证,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陈丕显在苏北地区坚持斗争,作为苏北地区我党我军的主要领导人,领导敌后斗争和支援前线工作,有效配合了正面战场,为华中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4月,继苏中、苏北之后,陈丕显又进入了苏南。此后一直到1952年8月,陈丕显主政苏南3年多,带领苏南人民医治战争创伤,建立人民政权,实行社会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取得巨大的成就,使苏南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3年的时间虽短,却很是不平凡,主政苏南时,陈丕显才33岁,但他在苏南取得的突出成绩、提出的建议以及创造的“松江经验”,得到了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尤其松江经验向全国推广,产生了示范全国的意义。
不久,陈丕显即被调往上海,协助老领导陈毅从事更重要的工作。
彼时,陈毅时任上海市市长,从百战沙场上下来,正面临接管上海这座大城市、建设新中国的重要任务。
陈丕显出任上海市委第四书记,一到上海,陈毅便高兴地对他道:“阿丕,想不到吧,我们又在一起工作了。”
而对陈丕显来说,从苏南到上海,踏上一片全新的土地,他最担心的就是做不好陈毅的助手,但陈毅信他,他只有暗下决心,努力工作。
不久,毛主席指示,由陈丕显代理上海市第一书记职务。任上,陈丕显协助陈毅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为镇反、肃毒、禁娼、荡涤旧上海的污泥浊水,维护社会安定,平抑市场物价,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作出了巨大努力。
后来,陈毅奉调进京,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协助周恩来工作。陈丕显继续留在上海。
1966年,陈丕显鼻腔突然出血,经检查后确诊是鼻腔癌。所幸经陈毅和周恩来总理关心,及时治疗,病情才得以好转。
不过在后来的一段风雨岁月中,陈丕显受到了错误的指责,一直到1975年才重新分配工作,去到北京。这时,陈毅已经逝世了。
1977年,当“两个凡是”的思潮开始在全社会掀起波澜,陈丕显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带头提出了反对。
这之后,陈丕显曾相继主政云南、湖北,其中在云南的时间较短,只有5个月,在湖北则有4年时间。4年间,陈丕显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农业、林业、水利,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982年,陈丕显离开湖北,奉调进京,任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1983年,陈丕显又成功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一名副国级干部。
这时的陈丕显,依然关心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曾多次陪同邓小平访问上海,为上海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
1995年8月23日,陈丕显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素材来源:
[1]解放初期中共苏南区委书记——陈丕显[N].新华日报,2006-07-01(A03).
[2]常浩如.主政苏南显英才——纪念陈丕显诞辰10周年《铁军》 2016年第4期32-34,共3页
[3]陈杭芹.从中央苏区到中南海——记陈丕显[J].福建党史月刊,1999,(04):33-35.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