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埔军校第12期的优秀毕业生,白太常曾担任重炮第1旅7团2营5连的连长,他的连队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150毫米口径德制榴弹炮,这种重炮曾是抗日战场上的杀手锏。
长沙会战中,他的连队是中国军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每当敌机轰鸣,炮火轰隆时,白太常都必须做出决断:如何使用仅有的30发炮弹来最大限度地抵御敌军的进攻。
黄埔军校第12期的白太常
在1941年至1942年间,长沙城外的战火连绵不绝。白太常率领的重炮第1旅7团2营5连是一支特别的单位,装备了德制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这种火炮因其强大的破坏力和远距离的射程在战场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白太常的连队负责在战线上的关键点位部署,以阻击日军的进攻并为步兵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战斗中,白太常通常在前线指挥部中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场情况,指挥炮兵进行精确射击。日军的步兵和坦克部队在试图穿越开阔地带向中国防线发起冲击时,会遭到白太常部队的激烈炮火攻击。150毫米榴弹炮的每一次发射,都能在日军行进路线上造成巨大的爆炸坑,强大的爆炸波和飞溅的破片对敌军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军企图利用夜色掩护,分多路向长沙城发起突袭。白太常接到情报后,迅速调整炮位,命令炮手们调整射击参数,准备在夜间进行射击。夜幕下,随着炮声隆隆,天空被火光照亮,炮弹准确地落在日军的集结区,有效地阻止了敌军的突进,保卫了长沙城的安全。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调整了战术,开始使用密集的炮火和空中支援,试图压制中国军队的火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白太常的连队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不得不在日军的炮火和空袭中迅速机动,多次更换阵地以避免被敌人定位和摧毁。每次更换位置后,连队成员必须迅速进行炮位的挖掘和伪装,确保火炮可以在新位置迅速部署并重新开火。
重炮的威力与战术应用
白太常的连队使用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具备远程打击和高破坏力的优势,在抗日战场上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德制榴弹炮的设计精良,使得其在各种天气和地形条件下均能维持高精度射击。射程最远可达30公里,使得白太常的炮兵连能够在相对安全的距离外,有效打击日军的前进和集结,特别是对敌方的指挥中心和后勤补给线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实战中,每当接到前线侦察部队传来的敌情,白太常就会立即调整炮兵的布阵和射击参数。他们依靠精确的地图和高质量的望远镜对日军的位置进行标定。一旦目标锁定,炮兵们迅速装填炮弹,瞄准后发射。每当炮弹呼啸而出,划破天空,落点精确无误,巨大的爆炸声随之在战场上回荡。
由于150毫米榴弹的炸药装填量大,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覆盖范围广,常常使日军的战壕和战时工事受到严重破坏。爆炸的瞬间,土壤和碎石如同被巨力拨动的帘幕一样向四周抛洒,压制和消灭了大量试图抵抗的日军。连队成员经常能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爆炸后的日军阵地变得一片狼藉,残骸和烟尘弥漫,生还者寥寥。
此外,这种重炮的使用不仅限于对敌阵地的直接攻击。在战略上,白太常还会利用这些榴弹炮进行范围封锁,制造“火力壁垒”,阻止或延缓日军的机动和增援。在某些关键时刻,如敌人试图通过某个要道突破时,连队会进行饱和射击,将整片区域变成无法通过的死地。
每次作战前,白太常都要与他的炮兵们一起检查每一门火炮的状态,确保射击时的每一个细节都达到最佳。炮兵们熟练地进行瞄准校准,调整射击角度和方位,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战场情况。在他们的精心操作下,这些150毫米榴弹炮几乎每次都能发挥出最大效能。
物资短缺与火炮使用节制
尽管白太常的连队装备了强大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这种火炮的炮弹由于造价昂贵和物资短缺,使得每门炮每日的射击次数被严格限制在30发以内。这一制约在日军频繁且猛烈的攻势面前显得尤为突出,远远不能满足持续作战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白太常不得不对炮弹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调配,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
在作战计划的制定上,白太常必须精心考量每一次射击的必要性和效果,优先攻击那些对战局影响最大的目标。这通常意味着必须选择对日军指挥机构、集结点或是重要补给线的精确打击。通过前线侦察兵和空中侦察的实时信息,他们能够调整瞄准坐标,确保每一发炮弹都能以最高效率击中预定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每当接到射击命令,炮兵们会迅速行动,装填炮弹,调整射程,进行精确瞄准。每一次发射前,炮长和瞄准手会仔细核对风速、距离和目标位置,以减少误差,确保炮弹能精确击中目标。射击完成后,他们还需要快速评估射击效果,以便为后续射击提供调整依据。
在战斗的高峰时期,当日军发动全面进攻试图突破防线时,白太常的炮兵连面临极大的压力。在这些关键时刻,白太常会决定使用连续快速射击来阻止敌军的进攻波,每次射击都必须迅速而准确。尽管如此,他始终严格控制着炮弹的使用,以防在战斗还未结束时就耗尽宝贵的弹药。
除了精确射击外,连队还会使用掩护射击的战术,创建烟幕或利用爆炸产生的尘土遮挡视线,这样做可以暂时阻断或混淆敌人的视线和行动,为我方步兵部队提供机动的机会或撤退的掩护。这种战术虽然消耗炮弹,但在多数情况下是阻止敌军前进、争取战术优势的有效手段。
伤痛与牺牲
在一次尤为激烈的战斗中,白太常的连队面临了日军空袭与地面进攻的双重威胁。日军试图通过空中轰炸破坏中国军队的防线,为其步兵的突破创造条件。在那天的战斗中,白太常的炮兵连成为了日军飞机的主要攻击目标。飞机低空飞过,投掷下一枚接一枚的炸弹,爆炸声震耳欲聋,连队的阵地被狠狠打击。
炸弹的冲击波和碎片四处飞溅,白太常的连队不幸中招。爆炸的瞬间,三名战友因直接被炸弹击中而牺牲,他们的生命在顷刻之间戛然而止。另外七名战友受到了爆炸的次生效应,碎片和冲击波造成的伤害使他们重伤倒地。白太常本人也未能幸免,一枚炸弹在他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导致他的锁骨断裂,痛楚难忍。
在这次攻击后,连队的战斗力受到了严重影响。伤员需要紧急撤离和治疗,而连队则必须迅速重新组织防线,继续执行战斗任务。医疗小组在炮火和轰炸中冒险进行救护,他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对伤员进行急救处理,尽力稳定伤员的情况,并尽快将他们送往后方的医院。
战斗的残酷不仅体现在直接的伤亡上,还在于连队不得不在连续的压力下继续战斗。白太常尽管伤痛难忍,但仍坚持指挥剩余的战友,重新布置炮位,以应对可能的再次攻击。他们修复了被破坏的炮位,调整了射击方案,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尽管人员伤亡严重,连队的士气依然高涨。幸存的炮兵们在丧失战友的悲痛中找到了坚持战斗的力量。他们知道,每一次开炮都是对牺牲战友的最好纪念,也是维护阵地、保卫家乡的必要行动。
抗战后的新生活
抗日战争胜利后,白太常在陶峙岳将军的部队中继续服役,成为一名兵团秘书。在这个新的职位上,白太常面临着转型期中国军队的种种挑战和责任,需要处理大量的行政和后勤任务,协助将军和高级军官们在战后复杂的政治和军事环境中做出决策。他的工作涵盖了文件管理、会议记录以及与其他军事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
在中国新的历史阶段,白太常和他的部队参与了起义,这是对国内新政权的一种支持,体现了军队在国家转型中的积极角色。起义期间,白太常负责整理和记录起义的行动计划,保证通信畅通,以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他也参与制定了将军下达的各项指令,确保这些指令能迅速且准确地传达给所有相关的战斗单位。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白太常和他的战友们迎来了和平的曙光。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后,中国开始了国家重建的新征程。在这个时期,白太常的角色逐渐从前线的军事指挥转向参与国家建设的辅助工作。
白太常参与了许多关键的重建项目,包括军队的重组和地方治安的维护。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帮助确保军队能够顺利转型为一个专业的国家防卫力量,不再仅仅是战时的抗敌部队。此外,他还参与了对战后遗留问题的处理,如战俘的安置、失踪军人家属的援助以及战争遗迹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