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腊月初十,已是临朐县樱桃大棚农闲时节。但在城关街道西安村的一个樱桃棚内,主人孙志高和妻子李萍却忙个不停:树下试种的赤松茸刚进入采收期,两人既要忙着采、卖蘑菇,还要接待诸多观摩的客人。
孙志高和妻子李萍正在采收赤松茸。
樱桃种植户,“跨界”养蘑菇
樱桃棚里产出赤松茸,这可是新鲜事!自从孙志高开始在棚里种赤松茸后,前来观摩、学习、取经甚至是看稀奇的人就络绎不绝。你从哪学的技术?这赤松茸好不好种?产量是多少?对樱桃树有没有影响?效益怎么样?问题一个接一个。
现场,城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孟晨接过话茬,他介绍,城关街道是临朐大棚樱桃主产区之一,多年来虽然种植效益一直不错,但街道党工委和广大种植户一直在研究进一步增收问题。2024年9月,街道主要负责人从“山东省林下经济发展会”上了解到樱桃树下可以种蘑菇的信息。为此,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叶森几经辗转,请到了当时与会的专家——济南市食用菌行业协会会长崔长玲。
“赤松茸种植时间正好在樱桃树休眠期,而且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非常有利于樱桃树的生长和樱桃品质的提高,经实地考察论证,我们认为咱这里的棚很适合种植赤松茸。”崔长玲现场解释说。
崔长玲(中)在向观摩的客人介绍赤松茸种植管理情况。
樱桃树下种赤松茸,以前从来没有过,那谁第一个“吃螃蟹”? “我自己没有棚,志高是个老种植户,管理技术好,又善于接受新事物,村里就把试验棚安排给了他。” 西安村负责人李金刚首先想到了孙志高。经沟通,孙志高爽快地应承下来,把自己4亩多樱桃棚变成了试验基地,夫妻二人“跨界”养起了赤松茸。
功夫不负有心人,树下土里生“黄金”
当年10月初,在街道、村和崔长玲等专家的支持下,孙志高农闲变农忙,在棚里开始了“新农事”。
孙志高介绍,前期准备过程其实很简单,他用的基料主要是玉米芯及修剪下来的樱桃树枝条。“每亩用了12吨玉米芯,用水充分浸泡后,连同粉碎的枝条,一块铺到树下,撒上菌种后再薄薄地盖上一层土,最后再用樱桃树叶子覆盖一下就行了。” 孙志高介绍说。12月底1月初,赤松茸开始破土而出,进入采摘期。
孙志高介绍,目前当地及周边市场赤松茸很好卖,零售价在36元/公斤左右,地头收购价在16元/公斤左右。根据当前长势和采摘情况算,他试种的赤松茸亩产在4000公斤左右,产值、净收入与樱桃相当,如果拓宽一下销售渠道,其产值甚至能超过樱桃,可谓是土里生出了“黄金”。
孙志高大棚内树下赤松茸种植总体情况。
自樱桃树下种上赤松茸后,崔长玲经常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他介绍,樱桃棚内树下种植,出菇期可持续50天左右。根据1月9日的实测,崔长玲认为孙志高棚内赤松茸亩产超过3500公斤。
以点带面,尽快形成产业
根据试验,孙志高认为大棚樱桃树下种赤松茸有诸多优点。首先是管理简单轻松,播撒菌种后,日常基本不需要其他管理,省心省力;其次,过去棚里修剪的树枝、树叶需要清理出去,费时费力,而且基本没啥用途,养上蘑菇后,树枝树叶不仅不需要清理,反而成了基料,不但减轻了劳动量、节约了成本,还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关键是大幅增加了种植收益,可谓一举好几得。
崔长玲介绍,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口感鲜美,肉质细嫩,在国内、国际菌类市场十分受欢迎。同时,其具有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所有作物秸秆、树枝树叶等均可以作为栽培基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另外,因其属中高温品种(16℃-28℃),所以也很适合大棚林下栽培。
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口感鲜美,肉质细嫩。
“城关街道在西安村和衡里炉村进行了试种,目前两个试点都非常成功。因为试验成功且收益很高,不少樱桃种植户已有种植需求。”叶森介绍,“群众有需求,我们帮落地。目前我们已成立村和片区两级资产运营公司,今后将与济南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密切合作,统一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咨询、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服务,扩大赤松茸种植规模,促进农民、农村双增收。”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王星 通讯员 魏伟 谭树强 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