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日本寺内正毅内阁在两年任期中,对华贷款总数达3.8645亿日元,等于他上台时日本对华贷款总数的3倍。其中,有1.45亿日元是西原经手,称为“西原借款”。
寺内侵华活动以西原借款始,以西原借款终,先后共有8笔,基本上以经济借款的面貌出现,但每一笔都有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是寺内侵华的最主要手段。
1、绝交还是参战?
日本资本以横滨正金银行为代表,于1912年参加了对华借款的国际银行团,如今日本政府要推行单独对华贷款的政策,可能引起国际银行团其他成员国的纠葛;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寺内让兴业银行、朝鲜银行、台湾银行组成特殊银行团,作为西原借款的投资机构。
内阁成立不久,12月4日,这个银行团便正式组成。当时,北京政府的交通银行(有货币发行权的大银行之一)业务困难,陷于停兑困境,正在同日本的大仓财阀谈判借款。寺内抓住这个机会,马上派西原以三家银行贷款团代表的身份去北京,谈判交通银行借款,作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突破口。
西原于1916年12月22日到达北京。北京政府对他很陌生。西原以其不平凡的表现吸引了段祺瑞等人的注意。
首先,他的借款条件异常优惠:不收手续费,不打折扣,十足交款,好像完全是为了帮助中国的样子。
其次,西原一到北京,东京立即命令正在同交通银行谈判借款的大仓驻华机构停止活动,把借款的机会让给西原龟三。还有,西原得知北京苦于山东省日本浪人扰乱治安,东三省郑家屯等案件小题大做,日本无条约根据在汉口、济南驻兵,便自告奋勇代为向内阁反映,不久,日政府就把山东浪人召回,把郑家屯等小案移归地方,驻军问题除汉口方面与英国有牵连外,表示济南驻军将一律撤回青岛。
北京这才知道西原此人来历不凡,倍加重视。交通银行500万日元借款在1917年1月20日迅速成立。西原还同段政府交换了关于筹设中日合办银行的备忘录。正在梦想以武力统一中国的段祺瑞,得到这样一个靠山非常高兴,于是通过西原牵线,开始了日段勾结。
2月初,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发生,给日本又提供了一个侵略良机。
2月3日,美国对德绝交,要求各中立国一致行动,中国当然也在其中。美公使芮恩施未经请示,自作主张,促使中国参战,答应美国将给予援助。于是段政府2月9日对德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政策提出抗议。在北京政府内部,是否参战,一直有争论。
总理段祺瑞图谋以参战扩充皖系武力,力主参战;总统黎元洪怕段尾大不掉,反对参战;国会中南方派议员惧段以武力消灭异己,同黎站在一边,因而出现了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府院之争”。
美国政府担心中国参战会造成军事上受日本控制,增加战后争夺中国的困难,2月9日电责芮恩施行为鲁莽,并告诉中国政府不要参战,顶多只能对德绝交,静候美国决策。同一天,日本内阁作出决议,赞成中国对德断交。
2、西原借款背后的操作
日本在袁世凯时期是坚决反对中国参战的,现在发生180度的大转弯,是因为这时中国参战对日本有利无害了。当时,日本正在分别同英法俄意等国商谈秘密协定,而且都有了眉目。2月16日,日英达成密约,日本答应向地中海派遣驱逐舰,并在战后支持英国占有太平洋赤道以南德属诸岛;英国答应在战后支持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和占有太平洋上赤道以北的德属诸岛。
3月1日,日法成立密约,法国愿对日作上述同样的保证,条件是日本要促使中国对德绝交;5日,日俄成立密约,内容与日法密约相同。23日,意外长向日大使保证“对此事决不反对”。五国密约既成,中国即使参战并出席战后和会,也组织不起反日统一战线,日本不用担心了。而且,日本促使中国参战还有种种好处:可以算做对战争又作了一个贡献;可以根本消除德国对中国的政治影响;可以加强日本对中国政府的领导作用,从而抑制了美国的这种作用。
这时,西原又奉命于2月16日来到北京,促段祺瑞对德参战。为了便利西原的活动,日本甚至把林权助公使临时召回东京。西原传达日本政府意见:中国如果对德宣战,日本将来在和会上支持中国废除庚子赔款和提高关税;还暗示可以支持段统一中国。由于府院之争正在激烈进行,段不能轻易答应日本的要求,对参战条件要价颇高,难以成交。
西原退而求其次,诱骗说:总要先绝交,才好提参战条件。于是,3月14日中国宣布对德绝交。
美国反对中国参战,日本促进中国参战,使黎、段更加坚持各自的立场,矛盾益发尖锐化、表面化。5月22日,黎罢免段的总理职务,段宣称不服从,退居天津,策动8省督军宣布独立反黎。黎元洪请张勋入京收拾局面,张6月14日到北京,7月1日便拥逊帝宣统复辟。在这一段混乱局面中,日本认定段祺瑞是他可靠的代理人,决定给予大力支持,于是又派西原龟三于6月8日秘密到天津,化名山田宪三,住在曹汝霖家,帮助段祺瑞策划恢复政权。
胜田主计在东京用电报指挥。寺内通过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传来口信,要段祺瑞坚决以武力夺回政权,并密令北京正金银行和天津三菱洋行借给段100万日元作军费,日将青木宣纯参加指挥。他们设下圈套:先由段派人向张勋表示解散国会推倒总统后复辟事可以商量,然后段祺瑞誓师征讨,以民国卫捍者的英雄姿态回到北京,重掌政权。
日本一手把段祺瑞重新扶上台之后,7月20日内阁通过援助决议:强调段政权是各国公认的合法政府,给他友好援助,“与帝国政府累次声明之不干涉中国内政方针无任何抵触”。决定“不反对日本财团单独或与外国财团按契约协议对中国政府进行财政援助”;“武器及其他军需品的供应,在权衡机宜得失之下,对中国政府之希望可予以友好考虑“。撕下了“不干涉”假面具,进行公开的、全面的干涉。
中国方面,黎元洪下野,冯国璋副总统接任,在段祺瑞主持下,8月14日,中国对德宣战。日本立即在9月28日通过西原贷给第二次交通银行借款2000万日元。段政府作为报答,立即批准成立日本盼望已久的中日合办银行——中华汇业银行,9月2日正式营业。这个银行名为“合办”,实际上除了由陆宗舆担任总经理名誉职外,全部是日本人在经营管理,这是对段祺瑞傀儡的输血管。按西原的设计,将来还要把交通银行合并进去,作为实行日中货币统一的币制改革的基地。这个银行的设立,是日本从货币金融上吞并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
3、兰辛石井协定的签订
当黎元洪罢免段祺瑞,8省宣布独立时,黎呼吁美国支持。
6月4日美国照会中国政府说:
“中国对德参战或与德保持现有关系,均属次要问题;中国最需要的是恢复并保持其政治上的统一…”
日本认为美国在排斥段祺瑞,6月15日复照指出,这是干涉中国内政。
后藤爱麿大使在递交复照时还向国务卿兰辛口头声明说:
干涉中国内政问题,日本不能置之不理;美国政府一向熟知日本在中国有特殊而密切的关系,前国务卿布莱安在1915年3月13日照会中曾公开承认过这种关系,并宣称“美国在华话动从来不是政治性的”;日本政府要求美国以某种形式重申布莱安照会精神,重新保证对日本的友好态度,这样尖锐地提出了日本在中国特殊地位问题,使两国关系顿形紧张。但双方都不愿破裂。
日本需要从美国进口钢铁以维持战时生产,否则经济将遭受致命打击。日本为了贯彻其国际协调方针,一方面虽然反对并破坏美国对中国的政治贷款,另一方面也同意美国搞一些经济贷款,并要求日美合作进行;它希望通过谈判使美国接受这个意图,美国方面,它的成时远东政策本来就是要暂时隐忍,战后算账,认为只要中国能维持现状便是胜利。
于是,经美国邀请,日本以“感谢美国参战”为名,派前外相石井菊次郎赴华盛顿进行谈判。谈判从9月8日开始,11月2日换文,签订了《兰辛石井协定》。
协定内容主要是:
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特别在中国之与日本属地接壤的部分有特殊利益”;双方声明“永远遵守所谓‘门户开放’或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反对任一政府取得任何影响中国独立或领土完整的特权或优例,或取得任何拒绝他国人民充分享受在华工商业均等机会的特权或优例”。
至此,日本基本上达到了它原定的“国际协调”的目的,而美国所希望的在中国维持现状却只是一纸诺言。事实上,日本在“特殊利益”的掩护下,更加放手地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
4、出兵西伯利亚,日本背后盘算
兰辛石井协定换文五天之后,俄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第二年,1918年3月3日,苏德签订了《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日本感到又一次好机会到来了,企图利用时机,取代俄国在北满的地位,并实现蓄谋已久的中国军队隶属化;出兵西伯利亚,攫夺该地区的丰富资源。
1918年2月5日,田中义一参谋次长与中国公使章宗祥晤谈,恐吓说:
“德俘在西伯利亚一带不下10余万人,一旦解放,即成劲敌。…闻德国已有阴谋,一面从西伯利亚侵入东方,一面在甘肃新疆一带鼓动回教徒肇事。万一见诸事实,中国国防吃紧,即日本国防吃紧”,“两国利害关系既如此密切,…两国国防非共同行动不可”,希望两国立即“切实筹防”。
冯国璋总统心存疑惧,又不敢断然拒绝,答以“华境内事,中国自行处理,华境外事,宜可与日本共同处理。”
日方不同意,本野外相赌咒发誓地说:“从前日本对于中国,不能谓无野心,现在可誓言其无。”北京勉强答应先就此问题交换文件。田中得寸进尺,又要求由中国方面发起。
中国不同意,在换文的词句上也斟酌再三,迟迟不肯实行:这是因为,日本的驯服工具段祺瑞,由于武力统一政策遭到直系军阀的反对(冯国璋是后台),已于1917年11月22日被迫辞去国务总理,专任参战督办去了。这时日本方面看出,要办成军事协定这件事,非让段祺瑞再上台不可。
于是又派西原龟三于1918年3月18日来到北京,配合张作霖的奉军进驻直隶为段声援、从外交上对冯国璋总统施加压力,终于在3月23日使段祺瑞得以第3次出任国务院总理,两天后,双方政府就进行换文,而且换文方式也顺应日本之意,中送日答。
双方军事代表立即商谈条约具体内容,为此,4月30日,西原就给段政府2000万日元的有线电信借款,作为报酬中日军事同盟秘密谈判的情况被报纸揭露,唤起了全国人民的严重注意,各地掀起了工、商、学界的抗议运动,游行请愿,要求政府公布密约,拒绝签字。
1000留日学生罢学回国参加斗争。旧金山华商总会、留美学生也通电抗议,誓不承认密约。日本催促北京政府赶快签约,田中义一参谋次长以停止提供贷款和武器相威胁(当时有线电信借款还有1200多万日元尚未交付)。
段祺瑞卖国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于5月16日签订了《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19日又签订《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两个协定内容大致相同,其主要内容是:
中日两国陆军因敌国势力之日渐蔓延于俄国境内,两国海军因敌国势力之东渐,其结果将使远东全局之和平及安宁受侵迫之危险,为适应此项情势及实行两国参加此次战争之义务起见,取共同防敌之行动;在军事行动区域内,中国地方官吏对日军须尽力协助,日军须尊重中国主权和地方习惯;两国在协同作战期间,相互交换人员、地图及情报,相互提供武器和军需品,采用共同的军事密码等。
表面上协定是对等的,但其深远的实际意义在于:
第一,日本从军事上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这正是二十一条第五号所要求的)。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宇垣一成说,“中日之间如果不形成上下关系,日本权力不能统治中国”,军事提携可以为此打下基础,在时机来到之前,“密切地结成左右关系,深深地打入内脏”;时机一旦到来,“转瞬间就变为上下级关系”。提供武器和交换情报,正是使中国军队隶属化的第一步。
第二,协定加强了段祺瑞傀儡的军事力量,便于通过北京政府去掌握全中国。
第三,为日本策划中的出兵西伯利亚取得了中国政府的同意和合作,确保了日本在中国境内调动军队的权利。
以上种种好处,只花2000万日元的有线电信借款,就从段祺瑞那里买到了。
陆军共同防敌协定规定,为共同防敌而驻在中国境内的日军,在“战争终了时”一律撤退。日方于1919年2月(此时巴黎和会已在开会)解释说,“战争终了时”是指“中日两国批准欧洲战争平和会议所订结之平和条约,中日两国陆军由俄境及驻在同地方协约各国陆军撤退之时而言”。日本一直赖到1921年1月27日,才承认战争状态终了,取消了这个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5、西原借款的高潮
在中日军事“提携”同时,经济“提携”也加快进行。西原在协助段祺瑞第3次上台执政之后,想趁机实现他的侵华设想,4月13日与中华汇业银行总经理陆宗舆交换了“两国政府代表关于日华亲善协约措施的备忘录”,内容就是退还庚款振兴实业、建立国营炼铁厂实现中日钢铁自给、铁路国有化、实行金本位货币改革那一套。
这些措施如都贯彻实施,将彻底变中国为日本的经济附庸国,连陆宗舆在签字时也战战兢兢。寺内首相、后藤新平外相、胜田藏相等对这个备忘录都很感兴趣,让西原立刻再去北京促其实现。西原以为夙愿即将得偿,兴高采烈,在日记上说“敝人担当此任乃一生之荣誉”。
他于5月29日来到北京,但是发现,段祺瑞因为打内战陷入财政危机,顾不上备忘录的长远计划,只求得到更多的现金。
西原趁机提供了两笔借款:一笔是6月18日成立的吉会铁路借款垫款1000万日元,以铁路本身的财产为抵押。这条铁路修通后,将可从朝鲜直达吉林省中部,在经济上、军事上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日本从清末就提出要中日合办此路,没有得逞,现在从段祺瑞手里轻易得到了。另一笔是8月2日成立的吉林黑龙江林矿借款3000万日元,规定今后开办新企业必须借日款或中日合办,涉及两省林矿的国外借款须得日本同意,须聘用日本技师等,使日本成了两省发展林矿资源的主宰。
西原还企图一举实现他设想的币制改革,私下答应提供8000万日元借款作为发行金券的准备。8月10日段内阁以大总统命令公布金券条例。
北京政府这一行动,在国内受到南方政府、直系军阀和民间商业团体的反对;在国际上受到英法两国和国际银行团的抗议,连横滨正金银行也参加了这次抗议,外务省也表示同情。西原在中国的秘密活动一直被林权助公使攻击为“武断外交”、“胡闹外交”;在外交调查会上伊东巳代治等人也一直对西原借款持否定态度。币制借款促成各方矛盾的总爆发,胜田藏相不得不在8月11日召回西原龟三,停止了币制借款的交涉。
但是、西原借款活动并未停止。西原龟三回国后,继续代表政府与章宗祥商谈贷款。9月下旬,寺内内阁因国内骚动和对华政策陷入死胡同(把赌注全部押在段祺瑞身上,但段不能控制局势)而辞职,政友会总裁原敬奉命组阁。
在新旧交接的头一天,9月28日,已辞职的寺内内阁和已经约定在冯国璋任满时同时下野的段内阁,出人意料地突击成立了三笔借款合同:满蒙四铁路借款垫款2000万日元,山东二铁路借款垫款2000万日元,参战借款2000万日元,寺内把兴业银行1亿元债券的余额6000万元全部用光。
这三笔突击借款的理由何在,原敬内阁时外交调查会曾提出质问。寺内只说“改日再详细报告”,但直到第二年11月病死也没有作出这个报告。这在日本被称为“9月28日之谜”。
6、为何突击借款?
为了剖析这个问题,须首先了解三笔借款的内容和作用。
参战借款即内战借款,这是公开的秘密。这次借款是寺内对亲日派段系军阀的最后输血,希望他们在内战中获胜。段的胜利就是日本的胜利;其它军阀派系的失败,也就是它们的后台英美的失败。借款还附有一个密约,规定参战军必须由日本军官训练,派来充当教官的下士达数百人之多。二十一条要求第五号得以部分实现。
满蒙四路包括热河(承德)至洮南、洮南至长春、吉林经海龙至开原、热洮线上某点至某一海港。其中日本最重视的,一是热洮路,准备将来往北延伸,经齐齐哈尔、墨尔根(嫩江)抵达黑河(爱辉),形成一条新的大干线;二是热洮线某点至某海港,借款成立后,胜田得意地说:此路如告完成,朝鲜满蒙的联路就能充分实现,成为所谓“利益线”,作为债权人的日本财团将得到极大满足。
山东济南至顺德(河北邢台)、高密至徐州两条铁路的垫款,更是日本政府玩弄的圈套。借款以山东问题换文为交换条件。9月24日,后藤外相与驻日公使章宗祥举行换文。
主要内容是:
胶济路沿线日军,除济南留驻一部队外,全部调往青岛;胶济路由中国巡警担任警备,但队本部、重要车站和巡警训练所应聘用日人;胶济路归属确定后,由中日两国合营;撤废现行民政机构。这些条款表面上看是日本撤退收缩,骨子里是扩大侵略,济南驻兵、路警聘用日人、胶济路无限期合营,都是超过了民四条约的新利权。
更严重的是,承认日本提出的这些具体措施,就等于承认了日本继承德国权利这个前提。章宗祥遵照日本人的旨意,在复文里用“欣然同意”字样接受下来,授人以柄,西原的诡计完全得逞。
对三笔借款的分析说明,它们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利益的迫切需要。当时欧战大局已定,即将结束,大战“天祐”即将消失,美国这个争霸对手在战争中变得更加富强,反之,日本经济将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出现不景气,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性将不是减少而是加大。
日本外交不得不发生转折,国际协调成了外交的中心课题。原敬内阁就是以这种新姿态登场的。这三笔借款是日本利用“天佑”的最后机会,直接与列强利益发生冲突,同国际协调气氛很不一致,当然由旧内阁去进行最为妥当,以免损害新内阁的形象。原敬上台后不但不撤销这三笔戏剧性的突击借款,反而珍之宝之,力求贯彻,并且在巴黎和会上还拿出来向中国代表进攻,就说明了一切。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