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下散步时,我看到这一幕: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因为还想玩,不肯回家,被妈妈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小男孩一边哭一边往回走,妈妈则大声训斥他:“看你多不听话,非得打你才乖!”

旁边的人看了,也只是摇摇头。

很多人觉得,挨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很多父母甚至觉得,孩子不打不成才。

但其实,常“挨打”的孩子,和“从不挨打”的孩子,4方面差距巨大。

一:挨打的孩子:乖是乖了,但自尊受伤

经常挨打的孩子,表面上可能变得“乖巧”,但这份“听话”背后,往往隐藏着深深的不安全感。

研究表明,体罚会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他们学会了避免被打,而不是学会了正确的行为。



比如一个孩子因为不按时写作业被打,他可能会开始写作业,但并不是因为他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而是因为害怕挨打。

但缺乏学习内驱力的孩子,成绩往往都不会很好。

而且,长期如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受到打击。他们可能会觉得:

“我做得不好,是因为我不够好。”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不会让父母满意。”

我身边一位朋友,小时候总是因为成绩不好被父亲打。

长大后,他变得特别害怕失败,每次做决定都异常谨慎。

他告诉我说:“我总觉得自己做不好,反正没人会支持我。”

这种根深蒂固的不自信,和他小时候的经历密不可分。



二:不挨打的孩子:自律源于内心,而非恐惧

相比之下,从不挨打的孩子,虽然也会犯错,但他们更多是通过父母的引导学会了如何自我纠正。

他们的成长环境充满了尊重和理解,这种环境让他们更容易发展出内驱力。

闺蜜家儿子,有段时间特别喜欢丢三落四,总是把玩具乱放。

闺蜜虽然也很烦躁,但从没有因为这件事打他。而是蹲下来跟他说:“你看,这样乱放玩具,等你想再玩的时候是不是很难找?”然后和他一起整理。

孩子慢慢意识到,整理东西是为自己负责,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

闺蜜说,孩子后来自己就自主整理东西,都不需要她多督促。

心理学家戈登在《父母效能训练》中提到,孩子的自律,来源于内心的认同,而不是外界的强迫。

用语言沟通取代体罚,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让孩子明白“为什么”需要改变。

这种从内心出发的自律,会让孩子在长大后,更加自信和独立。



三:挨打的孩子:情绪控制力较差

研究发现,体罚会让孩子更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

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用“打”告诉他们,这是应对冲突的方式。

有一次我在公园,看到两个孩子因为争夺玩具吵了起来,其中一个孩子直接打了另一个。

旁边的爷爷赶紧拉开他们,但语气却是:“人家不听话,打回去没事!”

这个孩子显然从家长那里学会了:矛盾用打人就可以解决。

相比之下,从小被尊重和理解的孩子,更能冷静地处理冲突。他们学会了用语言表达不满,而不是用拳头。



四:不挨打的孩子:亲子关系更紧密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而体罚往往会削弱这种信任。

被打的孩子可能会表面听话,但内心却逐渐远离父母。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父母并不是他们的“支持者”,而是一个需要提防的人。

一位网友说,他儿子小时候特别调皮,总被打。

上了初中后,孩子什么事都不愿意和父母说,哪怕遇到困难,也选择自己扛着。

网友这才后悔起来:“小时候打他的时候,他总叫我‘坏爸爸’,我当时还不当回事,现在想想,他可能真觉得我是坏人。”

而那些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和父母更像是朋友。

他们愿意主动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站在他们这边。

挨打的孩子,和不挨打的孩子,成长的差距并不是偶然。

体罚带来的服从是短暂的,而尊重和引导带来的改变却是长久的。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不妨试着用平静的语气,告诉他们问题出在哪里,以及正确的解决办法。

并且让孩子明白行为的后果。


比如,如果孩子打翻了牛奶,可以让他负责清理,这样他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懂得尊重和克制,就需要用言语和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方式。

常“挨打”的孩子,和“从不挨打”的孩子,你觉得还有哪些差距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