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生之道?什么样的养生方法,才算契合内经原旨?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所谓养生之道,无非就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健康长寿目的,从而实施的一系列包括但不限于饮食起居、心理情志、运动调理方面的措施。



至于《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原旨,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以养为主,以治为标。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病,那就尽量不要使用“药”。有时候一些轻微的小毛病,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从自己身上探求调治的办法。

这并不是提倡讳疾忌医。比如在很多我们觉得的不适、或者小毛病刚出现时,我们可以调整睡眠,揉按某些部位来实现恢复。

举个例子,工作时间长了有点头昏眼花,我们会下意识地揉揉太阳穴,揉揉眼睛,这其实就是一种“治疗”。

相反,有病就用药,在“上古圣人”看来,那只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最终极的目标还是不生病,这就是养生的“大道”。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名老中医普遍都比较长寿,其实就是他们懂得养生之道的结果,最基本的就是知道怎么去调和阴阳,实现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就是在提醒我们,在养生方面更应该挖掘传统的保健方法,如果盲目崇外,可能就会走入死胡同。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养生之道,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饮食宜淡:

养生离不开饮食,饮食要讲究清淡。既包括是食物的味道要清淡,不要太多的肥甘厚味。

引申出来,这个“淡”字还可以用在形容情志上,凡事看淡点,少一点欲望贪念。



这样心里才能少点内火阴火,也就避免了大部分的热气病症。

2、心胸宜宽:

这一点毫无疑问,想要健康长寿,宽容大度待人,心胸宽广一些,心静则安,远离了明禄欲望的贪念,也就远离了烦恼。

《黄帝内经》:“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七情致病是中医系统里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能心胸宽广,情志愉悦,就能气血调和,疾病远离。



3、日常宜动: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多锻炼。中医说“动养阳”,适当运动能让阳气更加旺盛,生命之火也就越烧越旺。

但从养生的角度看,运动养生切忌太过,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选择有序进行。

4、心中宜静:

《黄帝内经》:动养形,静养神。

养身体需要动养,养心就需要静养,比如一些不适合剧烈运动的病人,就应该先选择静养。

所谓静养,养的就是心和脑,就是心神。

最常见的静养方式就是静坐冥想,方法很简单:端坐,头颈正直,下颔微收,背伸直,两肩下垂,全身放松,闭目闭口,舌抵上腭。

两手交叉放于腹部,排除杂念,缓慢腹式深呼吸,意守腹部,徐徐静养。



每天随时都可进行,慢性病患者建议每天静坐两次,每次半小时,以养正气。

5、全身宜通:

不管是气血还是经络,都以通畅为第一要务。

《黄帝内经》:不通则痛,痛则不通。几乎所有的中医病症,都或多或少存在有气血的壅滞。气血经络畅通了,脏腑能够得到充分的濡养,疾病就会与日俱少。

其次,这个通也包括脾胃气机的通顺。

脾气升而胃气降,一升一降之中,中焦的枢转就没问题了。

如果脾胃气机不通了,就可能出现饮食不下,呃逆反胃、恶心呕吐等问题,进而出现消瘦或者肥胖,大便稀溏或者便秘。



此外,“通”还包括大小便的畅通。食物进入肠胃,在脾胃的腐熟运化下,精微部分被吸收利用,糟粕部分继续下行而成大小便。

大小便是食物里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残渣,长时间滞留体内,就会导致气血壅塞。脸色就可能晦暗无华。

如果大小便畅通了,就能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总而言之,养生之道重在养,上述五个“宜”如果都能做到,肯定能比今天的自己更健康。

也就是说,养生之道既可以适用在养生防病上,同样也适合在疾病已成时。



上述五点都能做好,那就相当于养好了自己体内的“浩然正气”,不管是对疾病还是对养生,都可以说是最好的良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