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观察一座城市发展方向和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2025年济南市两会期间,新黄河客户端推出“圆桌论坛”特别栏目,选取热点话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畅谈感想,分享观点,共同解读两会精神。
核心提要:2025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着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人才”这个词在报告中被提到30多次。2024年,济南连续第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殊荣。是什么让济南成为人才的理想之城?本期“圆桌论坛”,新黄河客户端特邀三位代表和委员,共同探讨济南哪些特质吸引了人才前来,又将如何进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城市:
有牢牢把握的当下,更有看得见的未来
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在市人大代表、金恒丰科技集团董事长施乾平看来,济南这是实至名归。他认为,这项殊荣再次说明济南是一片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沃土,有许多特质吸引年轻人才、高技术人才来济就业、兴业、创业。
市人大代表、金恒丰科技集团董事长施乾平
“济南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风景名胜,加上宽以待人的济南人,她的包容感和归属感,能够让每一个来到济南的人才很快地融入城市,这一点很重要。”作为一名侨商,施乾平感受更深刻的还是营商环境。金恒丰科技集团从2017年5月落地济南7年多来,施乾平亲身感受到济南营商环境取得的巨大进步:政务服务基本上“一站办理”,群众和企业办事都很便捷,遇到的难题,政府部门能够主动服务、纾困解难。可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滋润了济南这块投资的热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济南。
资料图
这些年,施乾平见证了济南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目睹了其发展优势、战略地位的日益凸显,潜力巨大、未来可期。“济南有着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来到济南的各类人才,绝大部分都能充分发挥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施乾平说,这样的济南,对于人才来说生活惬意、工作舒心,有能牢牢把握的当下,更有看得见的未来,不仅受投资商青睐,更是人才向往的理想之城。
作为来自驻济高校的人大代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院长孙玉杰表示,过去一年,济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城市品质提升与人才建设统筹考虑,2024年是“项目深化年”,也是人才的聚集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了287.5万人,济南正以崭新的面貌,强大的吸引力成为人才高地。
市人大代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院长孙玉杰
契合实际适应潮流,营造良好双创生态
孙玉杰表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作为塑造省会新动能新优势的有力抓手,着力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高水平科研与技术创新,打造高质量人才的发展生态,实施新的“高校20条”,动态优化“人才政策30条”等,全力营造良好的“双创”生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契合实际,适应潮流,鼓舞人心。
资料图
“就像报告中所说,‘干’字当头,众志成城,奋勇争先。”孙玉杰表示,“会后我将认真研读这份报告,将报告的精神,特别是关于人才引进、教育创新、科技激励的政策措施,带给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我们要努力把学校打造成省会的一个人才聚集、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用’合作发展的新的阵地。”
对于吸引国内外高层次年轻科技人才,施乾平认为,除了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的政策和措施,还要充分发挥人才引进高层级平台的作用,比如“海右人才节”,要在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扩大影响力上下功夫。
资料图
“海外人才回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不熟悉政策和程序,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做好前期的招引工作,更要跟踪做好后期的服务工作,解决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后顾之忧,尽快缩短他们适应国内生活、工作环境的过渡期,以便吸引、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施乾平建议。
市政协委员,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若岩
方向:
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补齐产业人才短板
市政协委员,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若岩今年带来《加快推动省会制造业由“制造” 走向“智造”》的提案。在智能制造领域,她认为,要助推济南“智”造的发展,需要夯实智能制造人才支撑。
“首先需要精准育才,补齐人才短板。”刘若岩表示,济南市高校多、在校生多,有着人才资源优势。她建议高校、职业院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精准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开设智能制造工程、工业互联网工程等交叉学科专业,培育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无论从往年的政府举措,还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刘若岩都看到了济南正在主导完善各类配套政策,以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从企业发展来看,她认为要悉心留才,稳定人才队伍,也应引导企业构建与人才价值贡献相匹配的薪酬架构,推行股权期权激励、项目收益分红等多元化激励机制,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