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虽寒,望春则暖。寒潮中的申城迎来暖阳,孕育着春的气息。今天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岁序更替,迎接万象启新之际,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携民意、献良策,同心向暖共商发展,聚力向新共绘蓝图。
上午9时,世博中心红厅,大会正式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聚力扩内需、稳外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聚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聚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聚力建设美丽上海,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聚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聚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九个“聚力”,锚定上海新一年发展。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
报告传递着令人振奋的消息,“暖流”在会场涌动。“2024年上海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质量提升,在GDP跃上5万亿元新阶段后,上海经济发展的基础盘将更加厚实,创新引领发展的动能将更加强劲。展望2025年,我们更有信心。”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认为,今年上海扩大消费和内需的举措更加有力,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更加深化,这些都将有力支撑上海实现5%左右增速的年度目标,更好服务全国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市人大代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展改革处处长吴群峰逐字逐句勾画重点。2024年,迎来揭牌五周年的临港新片区区域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累计形成70个全国首创性制度创新案例,“报告聚焦‘新’字,临港新片区作为一块‘试验田’,我们要坚持干字当头,奋力一跳,今年将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工作,持续打造特殊经济功能,推动制度创新从苗圃成长为森林,为国家试制度、补短板、探新路。”
“报告中提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加快塑造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让我深受鼓舞。”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秘书长王芳今年带来两份“关于加快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一新赛道,上海怎么‘飞’,报告中对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表述也为我们指明了发力点。”
城市坚持“发展恒进”的同时,如何保持“民生恒暖”?新增3000张养老床位、新建30个社区长者食堂、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报告中的一组组数字,让市人大代表、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红萍感受到“民生暖意”,今年她尤其关注“银发生活”,带来了一份“关于居家医养照护”的建议:“通过不断整合资源,让养老服务从周边、身边走到床边,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以更加专业化、适老化、智能化的服务满足多样的康养需求。”
“正视困难、坚定信心,知重负重、加力奋进”“谋在实处、干在实处、成在实处”“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办好每一件群众关切的实事好事”……报告提信心、增底气、暖人心,更是催人奋进前行。开幕会结束后,走出会场的代表们讨论热烈,肩负沉沉信任期许,怀揣声声民意与满满良策,共启新征程。
文字编辑:顾莹颖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范洁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