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正文
城市向新,生活向上。城市是人民群众朝夕相处、营造美好生活的场所和场景。一座城市的建设发展,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关系到城市品质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市加强城市风貌整体性塑造,深化城市更新行动,强化精细管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也不断提升,“甜都”无锡更为宜居宜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做强城市能级,务实推动多维度融合发展”,引起不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代表委员们围绕城市更新、城市管理、道路建设、区域协同联动等话题,结合切身感受与群众声音建言献策。
更新:“把脉开方”非常有讲究
2024年的无锡,神韵愈发生动。我们的城市更青春、更澎湃,更多免费的人才驿站、时尚的青年社区投用,更多品牌首店、网红潮店落户,“锡马”、宜兴阳羡100越野挑战赛等优质赛事频频举办,连续第6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我们的城市更开放、更现代,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精益求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焕发光彩。
城市更新改哪?“把脉开方”非常有“讲究”。
市政协委员孙晓鹏如此形容“城市体检”:就像人一样,生病了先检查,拿到报告单,再对症下药。通过开展城市体检,我市依据“61+8”的体检指标体系对城市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检查”,精准找出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后续更新改造工作提供科学、精准的方向指引。“目前已形成‘先体检、再推进’的闭环工作路径。”
许多老旧小区在改造后,实现了华丽转身。原本老旧的房屋外观得到精心翻修,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诸如水电改造、道路翻新、增设电梯等,不仅让居民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更显著提升了居住的安全性与舒适度。据悉,全市所有老旧小区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改造全覆盖,下一阶段,我市会以综合连片更新先导区为引领,统筹兼顾7个专项连片更新,依托城市体检,全面推进“旧改回头看和既有住区补短板”,探索居民住宅自主更新,持续优化宜居宜业城市环境。
“在老城区的城市更新过程当中,希望不仅能向新,还要向细、向深。”市人大代表郑建美说,常年在基层一线与老百姓打交道,她发现,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少市民对精神文化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尤其是对文化艺术空间的建设颇为关注,如无锡文化艺术中心、无锡美术馆等。
更畅:交通建设跑出“加速度”
交通,如同城市血脉,其畅通程度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活力。刚刚过去的2024年,实干敢拼成为无锡最美“底色”,城市交通建设亦跑出“加速度”。
市政协委员杨炜介绍,按照最新国土空间规划,无锡将形成以“两环”为核心的快速路网骨架,去年通车的高浪路、凤翔路北延,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无锡已打通整个快速内环,建成四分之一快速中环和8条射线,共150千米。
要讲城市能级提升,就不得不提强化区域协同联动,而其中交通又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年的无锡,奋斗成就梦想:实现城轨北进,直连长江与太湖的锡澄S1线通车;实现隧道穿湖,6分钟接通两岸、45分钟联通主城的宜马快速通道建成;完成高浪路全线快速化改造,快速中环正加速“成环成势”。
“无锡的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有着‘纵横’方略。”杨炜说,横向是苏锡常,纵向是锡澄宜一体化。2024年,无锡迈出坚实一步,凤翔路北延通车,打通与江阴连接的最后一段;竺山湖隧道正式通车,开车“穿湖”而过,锡宜“丝滑”相连。不仅如此,就在2025年初,G312又传来好消息:新吴区段开通,打通望虞河大桥节点,与苏州实现快速连接。
城市内部以及与周边城市的高效互联互通,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条件。“道路与公共交通的改善,给予市民更多的幸福感。”郑建美感慨。
谈及未来的规划,杨炜非常看好G312洛社段。他认为,这段道路打通后,能真正实现“苏锡常”贯通。
更美:进一步彰显山灵水秀
无锡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千年古运河穿城而过,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串联起城市的历史与现代,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河湖文化在无锡具有重要价值。
“统筹好景区与城市的关系,破解景城融合难题,进一步彰显无锡山水灵秀之美。”市政协委员刘朝晖建议,强化城市景观生态营造,做好对风景资源保护的支撑。通过合理控制景区周边地块开发强度、建筑密度、水网密度、景观风貌,将山水基因厚植在城市开发之中,同时优化景城互联交通体系,建立绿色交通网络。
除了促进景城融合,从无锡全市的角度来说,该如何通过城市色彩、空间形态、建筑立面等方面的把控,盘“活”城市形象?
智库专家林选泉认为,无锡是一座有“大山水格局”的城市,新旧交织、古今辉映。梁溪区北塘大街项目将码头文化融入其中,惠山区北岸滨河岸线整治工程展现传统民俗记忆,滨湖区荣巷西浜融合了工商文化……无锡在城市发展中显山露水,传承本土独有文化,打造独特美丽城景。
“城市更新,当不忘初心。”林选泉认为,城市更新的最初目的,便是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让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能有幸福感,从而带动城市活力,为此城市建设需适当从快至慢,从布景舞台回归市民的日常生活。通过更新将碎片化的绿地、公园、河道,街区、道路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网络系统,将市民的生活牢牢“网”住,这样的城市才会更有“烟火气”,更有活力、更有张力,进而生生不息。
锡报微评
让“年轻力”与“锡”引力相互激荡
青年聚,城市兴。去年包括发布《关于更大力度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来锡发展的十项措施》在内的一系列工作,都显示出无锡“引才、留才、用才、聚才”的诚心、决心。当前的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市两会会场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嵌入更多青春元素、人文元素,打造更具活力魅力的青年友好型、人才友好型城市。“锡”引青年,要在升级城市青春环境中培植“硬件”、优化“软件”。
擦亮引才名片、释放青春“多巴胺”,要为青年提供舒适便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近年来,无锡多点打造人才公寓并投入使用,更好满足了青年住房需求,亦在健全城市“青年生活圈”上协同发力。在城市顶层规划设计中融入青年需求,可以收集青年生活愿景和建议,利用好城市“金边银角”,拓展青年生活场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适青适才化改造,建设青年运动公园、城市书屋、口袋公园等,为青年设置生活“加油站”。
青年“锡”引力不仅体现在就业创业的机遇上,还体现在城市的文化生命力中。是否拥有宜居乐居的人文环境,同样影响着青年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去年,无锡陆续开办各类青年夜校,同时加快青年消费聚集地建设,助力“谷子经济”“首店经济”烧热烧旺,满足青年文娱需求。让城市与青年产生更深的情感联结,要继续在深化青年文化认同感上下功夫,不断在创新青年消费场景中挖掘、融入在地特征,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空间,用更加包容开放增加无锡“青春浓度”。
热点互动
为传统匠人留块“落脚地”
市民点题:近年来,随着口袋公园建设的持续推进,截至2024年底,无锡已建成口袋公园超400个,实现了省生态园林城市全覆盖。王女士是公园爱好者,每到休息日,总会去各个公园逛一逛,但是在游玩中她发现:“有些公园由于刚建成,商业等相关配套并未跟上,可玩性不强。”
委员回应:市政协委员钱玲告诉记者,针对这个问题,农工党无锡市委会的提案认为,要不断丰富口袋公园的品质功能内涵,可以通过“植入”非遗等传统文化,打造“一园一品”的精品公园,让前来休憩的市民,不仅可以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在口袋公园中为传统匠人留块“落脚地”,让工匠师傅定点为民服务,增添城市的人文品位。通过不断赋予口袋公园更多的功能,使口袋公园成为居民的“休闲之地”“生活之地”,让逛口袋公园成为锡城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更多机场“福利”即将落地
市民点题:2024年底,无锡硕放机场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机场旅客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昂首跨入千万级机场行列;跨境电商清单票数突破千万票大关,占全省总量的45%。
“会不会有什么‘福利’呀?”龚先生是机场的常客,他迫切想知道,无锡硕放机场在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后,将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以后来此乘飞机,是否会遇见更多的“惊喜”。
代表回应:面对市民的期待,市人大代表刘震宇作出相关回应,为了改善乘客们的候机体验,无锡硕放机场将继续深化候机楼商业街区建设,深挖商业资源打造“首店经济”。自2023年复航以来,无锡硕放机场当年就成功引进9家著名品牌入驻;2024年,江浙首个深圳免税店、KUMO KUMO全国机场首店、米其林餐厅龙味馆、麦当劳、DQ等品牌相继入驻,带动品牌商圈全新升级,为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城市消费IP注入更多活力。2025年,无锡硕放机场将在此基础上,拓展优质业态,并深入聚焦“航空+体育”“航空+旅游”等热点,推出更多“机票即门票”活动。
“停车以分钟计费”值得期待
市民点题:2024年,为破解停车难“城市病”,不断提升市民出行获得感,医院、景区、商圈等地皆不断新增公共停车位。不仅如此,无锡还上线了停车管理智慧平台,通过“大数据管理调度”,实现“错时共享”,缓解城市“停车难”。“难”的问题得到缓解,但市民又有了新的需求,日常开车出行的高女士就发现:“有些地方的停车费是按小时收的,但凡超过1分钟,都要额外交1小时的费用,很不划算。”
委员回应:“建议加快推进我市停车以分钟为单位的计费方式落地。”市政协委员许亮说,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制定专项政策,明确规定鼓励停车场运营单位采用这一方式计费。不仅如此,目前电子支付技术已具备精确到分钟计费的可行性,停车场运营单位要积极对计费系统进行升级或更新,并根据无锡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停车需求特点,以及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和资源稀缺程度,科学合理地设置收费标准。
他认为,精细化的停车计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城市管理水平,这不仅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对优化城市交通和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