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期 总第812期
文龙风格 荡气回肠
——贾文龙豫剧唱腔艺术成就谈
文/孔培培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这句带有行业箴言意味的说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戏曲艺术与优秀表演者之间相互成就的关系。当表演艺术家的个人才华与剧种特质碰撞出火花,往往就会形成剧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近几十年的豫剧发展而言,贾文龙与豫剧的相遇为这句话做出了最生动的注脚。作为梆子声腔的代表剧种,豫剧唱腔好听易学、朗朗上口,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有着极高的群众传唱度,因此,观众对豫剧“角儿”的期待和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贾文龙先后在《能人百不成》《村官李天成》《焦裕禄》《重渡沟》《大河安澜》等剧目中塑造了村长白世成、李天成,县委书记焦裕禄,镇长马海明,守河人大河、大堤父子等一系列性格突出、形象鲜明的舞台人物形象,他朴直淳厚、听之荡气回肠的唱腔艺术也成为他舞台形象中最熠熠生辉的部分。
一
说起贾文龙,观众印象最深的是他主演的多部现代戏。实际上,他的唱腔与表演都根植于传统戏丰厚的艺术滋养。1974年,刚刚10岁的贾文龙凭借优异的嗓音条件考进河南林县东方红文工团,天赋加上刻苦的训练很快便为他赢得了担任主要角色的机会,他开始在《樊梨花归唐》中饰演薛丁山,在《程咬金照镜子》中饰演李世民。1984年贾文龙在濮阳戏校学习期间,又被濮阳市豫剧团选中担任《斩御史》中的晁错一角。之后他主演大型历史剧《砸御匾》,在剧中饰演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吴义,在《巧县官》中饰演带有丑角行当特征的县官。如此一系列传统戏演下来,无论是角色塑造的丰富性还是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贾文龙都积累下极其珍贵的舞台经验。由于豫剧传统戏中男生唱腔常常带有英雄悲情的色彩,因此,对他“铜喉铁嗓唱悲歌”的称赞也不胫而走。20世纪80年代末,他在与豫剧表演艺术家汤玉英配戏的过程中开始接触现代戏,从《倒霉大叔的婚事》《柳下人家》到《风流寡妇》《江姐》,直至在《能人百不成》中挑梁演出,扮演剧中主人公白世成。
《能人百不成》 饰白世成
《能人百不成》的演出可以说是贾文龙表演艺术的重要转折点,剧中白世成淳朴幽默又倔强坚毅的性格,以及他不断奋斗成长的人生历程,已经具备了《村官李天成》与《重渡沟》中基层村官的人物雏形,并为之后贾文龙演出享誉剧坛的“公仆三部曲”打下基础。剧中贾文龙的唱腔功力得到了全面展示,他也由此获得了人生第一个文华表演奖,获得了走向全国戏曲平台的入门券。
“金秋放歌”贾文龙从艺50周年演唱会
2004年贾文龙调入河南豫剧院三团,在这个以演出现代戏为主要业务的院团潜心工作了20年。20年间,随着“吃亏歌”“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一块钱两块钱都是血汗钱”“大黄河九曲十八弯”等一批带有强烈“文龙风格”的豫剧唱段广为流传,可以说,贾文龙的豫剧唱腔已经自成一派,独具风格。
二
与他合作多年的作曲家赵国安曾说:“戏曲演员中很少有像贾文龙这样的好嗓子。他的音域能够跨越两个八度,这种音域完全能够达到女声唱腔的要求。”由于有一副通透明亮的好嗓子,贾文龙的唱腔纵横开阖,流畅跳跃。《焦裕禄》中有一段“春打六九冰河开”的唱段,表现的是焦裕禄带领乡亲们一起植树造林的新景象。全曲由高音区起唱,至“开”字突然翻高,贾文龙用豫剧特有的“夹板音”唱法,唱至小字二组降E,拖腔松而不散,音色亮而不尖,把此时焦裕禄意气盎然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他咬字清楚,发声圆润,气息收放自如,藏技巧于情感之中,观众听来松弛自然又雄浑有力。在“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这段脍炙人口的唱段中,唱词压“中东”辙,归韵有黄钟大吕之气势。
《焦裕禄》饰焦裕禄
演唱时,贾文龙以深沉广博的情感基调为底色,突出字头准确,强调鼻腔共鸣,并且根据情感的起伏变化调整共鸣位置,赋予每个字音以表情达意的功能。如演唱“老百姓”的“姓”字,共鸣位置靠近上颌,出音甜美亲切,突出焦裕禄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把大树撑”的“撑”字,共鸣靠近后咽壁,随着铿锵顿挫的拖腔不断压低位置,尾音加入大量胸腔共鸣,营造出大树根深的厚重感。结束句“共担风雨把船撑”情绪趋于明朗,此时对“撑”字的演唱呈现出口腔开阔、共鸣高亮的声音特质。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演唱技术,使得贾文龙的唱腔具有了声情并茂的音乐感染力。
三
戏曲理论家王安奎先生曾这样评价贾文龙的唱腔成就:“他继承弘扬了三团的传统,在前辈成就的基础上,对豫剧男生唱腔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继承,源自贾文龙对豫剧唱腔美学特征的深刻理解。中国有数百个剧种,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音乐气质和表现优长。豫剧音乐简约质朴、激越铿锵,在与河南地方音乐的不断融合中,又呈现出俊朗挺拔、淳厚明快的特点。贾文龙的演唱先宗豫剧唐派(唐喜成),后拜王派王善朴为师,在唐派声大实宏的声音基础上结合王派真假声混合、善用二本嗓的演唱特色,最终形成了自己宽厚明亮、深沉真挚的唱腔风格。但贾文龙的追求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学习继承三团杨兰春“体验生活、扎根生活”的创作传统,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体验与表现,从技术和艺术两个维度将豫剧男声唱腔塑造现代人物的能力推向新高度。
《大河安澜》饰大河
《大河安澜》是贾文龙继“公仆三部曲”之后的又一个艺术高峰。剧中他一人分饰大河与大堤父子二人:大河老实朴拙,有一股认死理的倔强;大堤阳光开朗,是新时代的弄潮儿。剧情前半段有一处大河带着爱人安澜漫步黄河岸边、歌唱黄河壮观景象的唱段:“看黄河一个个漩涡翻滚望不到头,看黄河默默日夜流。流出了一代代生灵岸上走,流出了两岸的麦苗绿油油。流出了爱也流出了愁,流出了万千英雄竞风流。”
《大河安澜》饰大河
同样是对黄河景象的咏唱,当数字化治理黄河取得成功的大堤望着眼前波澜壮阔的母亲河时,向父老乡亲唱道:“大黄河九曲十八弯,这一条老龙王在咱心中盘。你看那雪山下几眼寒泉,汇成了星宿海水流涓涓,青海长云锁不住,串个门她一头闯进四川,再回首龙羊峡惊涛裂岸,汇百川挟雷电浪涌云翻……”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两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贾文龙在对二人的塑造中,有意运用了差异化的演唱风格,前一段大河声音朴实、喷口有力、拖腔顿挫,着重刻画他对治河和爱情充满理想的心情。后一段大堤声音充满朝气,由【飞板】起唱,歌唱性的声调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画徐徐展开。之后节奏加快,情绪上扬,当唱到“三门峡船工号子一声喊,哎嗨呦,我的大黄河”时,在船夫号子“哎嗨呦”的呼喊声中,“我的大黄河”一句似电影特写镜头般突然变慢,随后迅速恢复原速。纵横开阖之间,将这位朝气蓬勃的治水工程师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与此同时,为了呼应父子守河、治河的信念传承,两段唱腔都运用了【快三眼】与【二八板】的板式连接,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大河安澜》饰大河
为了能拉近豫剧与时代和观众的距离,演唱中贾文龙还有意将通俗歌曲和民歌唱法运用到豫剧声腔艺术里,使唱腔听起来既不失豫剧本体风格又具有创新的时代气息。像“吃亏歌”(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百姓歌”(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干事歌”(一辈子没干成像样的事)、“钱字歌”(一块钱两块钱都是血汗钱)这些经典的豫剧唱段,都因为强烈的时代感而被观众冠以“歌曲”的名称传唱。《重渡沟》中的“钱字歌”源自马海明与开发商的一场较量,唱腔从百姓最真实的生活体验唱起:“一块钱两块钱,都是血汗钱,一千元一万元,都是养家钱,一分钱难倒男子汉,钱能叫英雄好汉把腰弯……”似邻里之间的交谈娓娓道来,又像家长里短的拉杂话语,贾文龙用亲切平直的声线迅速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纽带。随后转折深入,“咱不能为钱乱用权,咱不能为钱贪无厌,咱不能为钱把乡亲的利益出卖完,咱不能为钱出卖人格和尊严!”没有生硬的宣传口号和刻意的思想拔高,而是于一字一音之间,如杜鹃泣血般的劝告与勉励。“干事歌”中“一辈子没干成像样的事,整天干急我没有门。说来它来了俩好事,俩好事都很吸引人。一个是能有一个好职位,一个是我能干成一件事。两壶水摆面前,我该去提哪壶水?”人生重大的职业抉择被处理成风趣谐谑的唱腔风格,而马海明看待人生的浪漫底色与豁达性格对现代观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四
熟悉贾文龙的朋友都知道,在风雨50年的从艺历程中,他始终把自己的艺术创作看作天大的事。他从不做甩手掌柜,每一次新戏创排他都逐字逐句地研读剧本,每句唱腔乃至每个音符都反复琢磨,精益求精,力求把唱腔音乐设计的想法与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谐统一。
《村官李天成》在基层社区演出
他从不以名角自居,虽早已有“梅花奖”的殊荣在身,但他常年风雨无阻地活跃在下乡演出第一线,为普通百姓送去自己最精湛的演出。一次笔者邀请他到上海参加学术研讨,他这样回复:“学术研究不是我的专长,省下几天我还是多为乡亲们演戏吧!”他的朋友圈几乎都是送戏下乡的场景,观众渴望与认可的眼神常常让人为之动容。
慰问残疾人基层演出
现在已过60岁的贾文龙依然坚持每天练功吊嗓,对艺术没有半分懈怠。就在本文写作的时候,又一个惊天喜讯传来,贾文龙主演的《大河安澜》荣获了中宣部第17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属于贾文龙的荣誉,更是豫剧剧种的荣誉。因为,戏曲是属于“角儿”的艺术!
(本文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现代戏音乐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
毛时安
季国平
谭静波
责任编辑 罗松
设计制作 孙竹
主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戏剧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