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说小红书。和“TikTok”。
2、有点敏感。所以用1-2-3体来写。克制自己的表达欲。
3、事情就是那么个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为TikTok(美国版抖音)可能被封禁,大量(据说有几十万)自称“美国难民”(TikTok Refugee)的TikTok用户,涌入甚至连英文界面都不成熟的小红书。求避难。
4、我打开小红书。果然。满屏的异域风情的“泥嚎”,收获了无数中国人的疯狂点赞。
5、那种激动的心情,我在很多中国人办的“全球峰会”上见过很多次。一个外国嘉宾上台时,说一句“泥嚎”。台下中国观众就张大了嘴,惊讶得掌声雷动。他如果再说一句,“我喜欢北京……”,台下就热泪盈眶,被看见了。被看见了。“……烤鸭”。然后,哄堂大笑。宾主尽欢。
6、会说中文,对外国人来说,是一种“超能力”。
7、突然,小红书来了几十万有“超能力”的美国人,用各种美国方言,夸中国。几亿小红书用户,被炸场了。
8、但是,这些用户对被炸懵了的小红书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9、不一定。说三点。
10、第一点,要看这些美国人,是把小红书当成“替代品”,还是“抗议牌”。
11、你不让我用中国的APP,你说会泄露数据隐私?笑不活了。你不让我用,我偏用。而且要用得更彻底。
12、TikTok出门,就是它的官方的替代品,Lemon8。我偏不用。它的服务器毕竟在美国。我要走得足够远。我就要用服务器在中国的“Red Note”(小红书)。
13、我不需要中国的APP到美国来“窃取数据”。我要翻山越岭啊。爬山涉水啊。我要亲自把数据送到中国去。气死你。
14、但他们真正的社交替代品,不会是小红书。而会是Instagram,会是Youtube Shorts,会是想来想去又回去的Lemon8。因为那些才是他们的社交。那些软件上面,才有他们真正的朋友。
15、在那些平台上说冲浪和滑翔时,才会有人留下专业的评论;在那些平台上说俚语段子时,才会有人哈哈大笑;在那些平台上放他们的《射雕英雄传》和《上海滩》时,才会有人泪流满面。
16、小红书,只是他们偶尔吃的一顿中餐。这顿中餐的菜单他都看不懂。但不妨碍,他们在对美国政府抗议的时候,顺便说一句“我喜欢北京……烤鸭”,展示一下“超能力”。被欢迎一下,谁不开心呢。
17、小红书,是“TikTok难民”手里的“抗议牌”。而不是他们社交的“替代品”。
18、第二点,很快,小红书就会迎来真正的麻烦。
19、小红书在中国,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对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度。这是这些美国人,很快会见识到的“超能力”。
20、为什么那条内容发不出来?为什么这条内容不见了?从这对习惯了西方社交媒体环境的用户来说,就像是从开放式办公室突然进入了有严格门禁的大楼——新鲜感过后,在TikTok上“为所欲为”的“难民”们,很快就会懵掉的。
21、我的天啊。原来你是这样的小红书。
22、同时,中美的文化冲突,在TikTok上怎么上演,就会怎么在小红书上上演。这是小红书难以面对的真正难题。
23、处理吧,大量美国用户可能会潮水一样地离开小红书。就像他们潮水一样地来。这和韩国人涌向上海街头不同。上海街头,是消费场。小红书,是舆论场。
24、不处理吧,那么小红书会面临监管的巨大压力,甚至处罚。英文版的美国封禁TikTok的戏码,可能会变成中文版的中国封禁小红书。
25、小红书的头,现在一定很疼。右边是为狂热的流量而头疼。左边是为即将到来的更疯狂的压力而头疼。
26、那怎么办呢?看第三点。
27、第三点,选择性地留下那些想赚钱的美国人。
28、不少美国人很快会意识到,一个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才可能具备的,在中国社交APP上的流量密码:1)说1句中文;2)夸2句中国;3)骂3句美国。
29、他们中不少,会快速适应中国的社交环境。把自己真正社交平台,留在美国。然后同时,把小红书当成自己的“商业化阵地”。
30、这也是潮水褪去后,一个不错的结果。但这真的是小红书想要的吗?这真的是,小红书心目中的“出海”吗?
31、最后。还是要以最大的热情,欢迎TikTok难民。
32、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 刘润/ 二蔓版面/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90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