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多数人印象里,慈禧是中国近代陷入黑暗泥潭的罪魁祸首。



在掌握实权的近半个世纪里,这个“老妖婆”对内镇压各路进步势力。

对外逢迎帝国主义列强,以一己之力拖垮了近代中国前进的脚步。



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修建颐和园的事情更是成了百年来的笑柄和耻辱。

然而有人却发现,对近代中国打击甚重的甲午战争和庚子国变都没能压垮大清。



反而在慈禧死后仅三年,大清便被卷入历史的尘埃中。

那么慈禧到底是大清的催命鬼,还是大清的保命符?

一、斑斑劣迹中的闪光点

尽管慈禧执政时期劣迹斑斑,但其中还是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

平心而论,慈禧接手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遭到极大的打击。



赔款、割地、开港连续不断,国内的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运动也如火如荼,说一句内忧外患绝不为过。

面对如此危局,慈禧的手段非常果决。

咸丰皇帝在位时,为了平复太平天国运动而将权力下放地方。



虽然最终太平天国被扑灭,但已经造成了强枝弱本的局面。

慈禧掌权后,她凭借自己的权谋分化了地方汉人军队的势力,使其内部互相制衡。

尽管中央权力仍然较弱,但总体上维持住了中央的权威。

而对于如何应对外国入侵的问题,慈禧接受了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建议。

决定推行洋务运动,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改革之路。



中国的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军工厂,出现了铁路,出现了新式学堂。

尽管大部分成果都随着定远舰陨灭,但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所起的作用一直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在慈禧掌权之初,国内叛乱被平定。

中央与地方尊卑有序,国家经济也在洋务运动的带动下开始回升。

甚至一度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慈禧种种看似“进步”的举措,本质上都是维持她个人的专权统治。

不然她不会在甲申易枢中换掉能力和经验出众的奕䜣,不然她不会对光绪帝极尽控制。

她的执政生涯尽管有闪光点,但总体上仍然是黑暗而下行的。

尤其是自甲午战争之后。

二、风云突变的清末局势

从辛酉政变到甲午战争,慈禧已经端坐掌权者之位三十余年。

哪怕是从甲申易枢算起,慈禧大权独揽、说一不二的日子也过了十年。



慈禧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风浪,却没有一次像甲午战争这般凶险。

三十年洋务运动成果的集大成者北洋水师,在曾经看不起的蛮夷“小国”日本面前,不堪一击,彻底撕下了大清的遮羞布。



国内“救亡图存”的变法呼声空前高涨。

慈禧在群臣和百姓呼告中,将权柄短暂地放给光绪皇帝。



结局我们都知道:年轻的光绪帝和他的维新派最终被守旧派大臣和慈禧联合绞杀。

慈禧对变法先支持后扑杀的态度转变使她一切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昭然若揭。

改良派在政变中遭到严重打击,不少进步人士被迫流亡海外。

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也成了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甲午海战和变法闹剧过去不足五年,大清又横遭庚子国变。



继四十年前被英法联军赶出京师,慈禧又一次踏上了逃亡之路。

紧接着的是熟悉的赔款割地,中国几乎丧尽各项主权,完全沦为列强砧板上的鱼肉。

这一次,慈禧可能意识到真的需要改变了。

一项项力图革新的清末新政和开天辟地的预备立宪被提上了日程。

纵使封建专制色彩依然浓重,但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然而,慈禧的寿数已经支撑不了她的计划,滚滚向前的世界潮流也容不下中国的缓慢掉头。

随着慈禧去世,清王朝也进入了倒计时,最终在革命派和心怀鬼胎的各路军阀的联合“努力”下寿终正寝。

三、大厦将倾,神仙难救

那么,为什么清王朝在慈禧手中坚持了近半个世纪,慈禧一死大清就亡了呢?



有人说因为慈禧临死前杀害了光绪,又指定了一个娃娃来做皇帝;

有人说慈禧一死,各股势力没有了制衡全局的约束开始肆无忌惮;

还有人说是因为慈禧重用的汉人大臣在同一时段内先后去世,朝廷无人可用,隆裕太后和醇亲王载沣难以压制野心勃勃的袁世凯……

我们承认慈禧的政治手腕,也承认她为政的积极方面。



其实,无论慈禧死在哪一年,甚至无论历史上是否存在过慈禧,清王朝的大厦将倾都是难以挽回的事实。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史就是一段皇权不断加强的历史。

到了清代,皇权已经登峰造极,大臣完全成为皇帝的附庸。

如果赶上能力强的皇帝,这一体制对于驱动庞大的帝国是有积极作用的,康雍乾盛世便由此诞生。

但如果皇帝资质平庸,这一将整个国家命运系于一人的体制之弊病便可想而知了。



很不幸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道光、咸丰皇帝皆是庸主,他们的能力难以应对世界急促的变化。

咸丰帝去世的同治、光绪皇帝都是幼年继位,国家最高权力势必由他人代为行使。

即便没有慈禧,慈安太后、恭亲王奕䜣、肃顺等辅政大臣也会坐上这个位置;

平心而论,他们做的未必有会有慈禧做得好。

他们都代表着封建旧势力、抗拒变化。

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的选择不会跟慈禧有本质区别。



就像慈禧虽然先后支持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但这都是建立在不触及既得利益的基础之上

这便注定了清廷的一系列改革,只是在腐朽的框架内小打小闹,无法触及根本,也就无法真正自救,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慈禧凭借自己的政治手腕缝缝补补,勉强靠着“威望”维系住清王朝的脸面。

而当她去世后,早已濒临崩溃的局面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

《中国近代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