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其中,祭奠礼仪就是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类风俗。但无论是在哪个地区,关于祭奠礼仪往往都会非常庄重且复杂。
祭奠礼仪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情感寄托,这个过程往往要持续很久。比如下葬之后要圆坟、烧七、烧百日,之后还有周年、两周年、三周年,这中间还夹杂着无数细节。
有人说,这些礼仪无非是做给活人看的,也有人说这其实就是封建迷信。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有各的道理,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所以在我看来,这些祭奠仪式,一方面是所谓的“超度”死者,而更重要的则是在帮助活着的人慢慢与死者道别,逐渐接受他已经不在的事实。
《破·地狱》里面有一句分量十足的话: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狱,生人有很多地狱。
很多时候,故去的人挥一挥衣袖,而生者则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所以就需要有一个从痛苦中走出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就在一次又一次的祭奠礼仪中完成了。
从心理疗愈的角度来理解,这颇有完形疗法的意味。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颇具心理治疗智慧的过程。
祭奠仪式与未完成情结
完形疗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未完成情结”,认为未被处理或表达的情绪和事件会持续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而引发内心冲突。
在中国式家庭中,很多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是隐忍的、拐弯抹角的,要么就是横冲直撞、没有往来的,以至于亲人在世的时候,他们没有好好说过话,没有融洽相处过。
所以亲人的离世,往往是人生中最难以处理的情绪体验之一,而传统意义上的祭奠仪式,实际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长期而渐进的情绪表达通道,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释放、表达、宣泄情绪,进而处理好那些未完成情结。
如果说要用三个周年的时间来完成对死者的祭奠的话,那么中间所涉及的仪式,不仅是在帮助亲属逐步接受亲人离世的现实,还是在引导他们反复回顾与逝者的情感连接,从而在心理上逐渐完成“情感告别”。
这种渐进式的情绪释放过程,正是完形疗法中通过不断觉察与表达来完成情感整合的核心理念。
仪式化行为:象征性的空椅子技术
完形疗法中的“空椅子技术”是一种经典的方法,来访者通过与空椅子上的“想象人物”对话,表达没能说出口的情绪或想法,达到情绪释放的目的。
在传统的祭奠仪式中,人们会通过烧纸、上香、叩拜等行为和逝者“对话”,表达思念与遗憾,这种象征性的沟通方式与空椅子技术的形式以及想要达到的目标上,非常相似。
比如在上坟时,人们往往会默默地向逝去的亲人倾诉心声,或者是出声表达思念、后悔,或是生活的点滴。
这种形式化的倾诉,尽管并不能真正与逝者沟通,却能在心理层面达到缓解哀伤和释放情绪的效果。
阶段性仪式:情感整合的自然节奏
完形疗法认为,情绪的整合需要时间,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传统祭奠仪式的时间安排,正好契合了情感整合的自然节奏。从头七到周年,每一个仪式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面对哀伤的机会。在每个阶段,人们的情绪会有所不同。
头七:最初的剧烈哀痛阶段,亲属们往往沉浸在失落与悲伤中。
七七:随着时间推移,哀伤逐渐减缓,人们开始慢慢接受现实。
周年祭:情感的最终整合阶段,人们通过回顾与缅怀,完成与逝者的心理分离。
这种阶段性的仪式安排,能帮助生者在不同的心理阶段逐步完成哀伤过程,使情感的整合更加自然和平稳。
社会支持:集体哀悼的力量
完形疗法虽然强调个体的情感觉察,但也会重视环境和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传统祭奠仪式通常是家族式的行为,一大家子人成群结队,这种集体性的哀悼,就能为哀伤者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
在祭奠过程中,亲友的陪伴和支持一方面可以减轻哀伤者的孤独感,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在仪式过程中,哀伤者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悲痛被他人理解和接纳,也就更容易度过情感低谷。
这种集体哀悼的形式,恰恰能体现社会支持系统在心理疗愈中的重要作用。
从心理治疗角度看传统智慧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的祭奠仪式可以看做是一种本土化的心理疗愈过程。它通过结构化的仪式行为,帮助人们逐步完成与逝者的情感整合,进而走向心理的平衡与康复。
当然,如果过度沉溺于哀伤,可能会导致情绪固着,无法真正完成情感的整合。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心理治疗的技术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通过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帮助哀伤者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情绪体验。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传统祭奠仪式中吸取许多心理治疗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尝试将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与现代心理学技术结合,为遭遇丧失的人群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支持。例如:
在哀伤辅导中,引入阶段性的心理支持计划,类似于祭奠的时间节点,帮助哀伤者逐步释放情绪。
借鉴“空椅子技术”与传统祭奠中的“对话”形式,鼓励哀伤者通过书信或象征性行为,与逝者进行内心的沟通与告别。
通过团体辅导形式,增强哀伤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与陪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传统祭奠礼仪,它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智慧,通过渐进、有序的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哀伤者逐步走向心理修复。
我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借鉴这种智慧,在面对亲人离世或其他重大情感创伤时,给予自己时间与空间,允许情绪自由流动,从而更平和地完成心理的整合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