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胡适因突发心脏病去世。葬礼上,一名记者发现,在悼念人群中一个面色黝黑的年轻人,穿着很朴素,一看就像一个小商贩。记者好奇,上前了解过后大吃一惊。年轻人是一名走街串巷卖芝麻饼的小贩,却是胡适的挚友。
年轻人叫袁瓞(die),是江苏人。1949年,他在上海上高中时,跟家里人来到台北,靠走街串巷卖芝麻饼谋生。
这位年轻人名叫袁瓞(die),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年代,家境贫寒的袁瓞,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他的父母为了一日三餐疲于奔命,根本无力供他上学读书,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袁瓞看着家中的窘境,开始帮着父母操持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为了能让家人吃饱饭,袁瓞走出家门,四处去谋生计,身无长物的他,凭借着跟母亲学的芝麻饼手艺,做起了小生意。
1950年,袁瓞用积攒下来的微薄积蓄,购置了一辆破旧的手推车,再加上简单的炉灶、面盆等工具,开始走街串巷卖芝麻饼。
每天早上,袁瓞早早起来做饼,做好后推到街上吆喝:“卖芝麻饼咯,好吃的芝麻饼!”
就这样,一年四季他都不敢停下来,只为了多买几个饼,就是这样一位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卖饼小贩,本来应该和胡适这样的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他却是胡适的好友。
1958年,袁瓞像往常一样,在台湾大学附近支起了他的芝麻饼摊,那时,胡适刚刚受聘担任台湾大学的校长,工作繁忙之余,他时常在校园周边散步,思考学术问题。
一天,胡适正漫步街头,他闻到了阵阵芝麻香,他循着味道,来到了袁瓞的摊前,袁瓞抬头,被眼前这位身着儒雅西装、戴着精致眼镜、气质不凡的先生惊到了,他露出质朴的笑容,热情招呼道:
“先生,您来点芝麻饼尝尝吧,自家手艺,保证好吃。”胡适微笑着点头,温和地说:“闻着就很香,给我包几个吧。”
袁瓞赶忙手脚麻利地包好几个芝麻饼,递到胡适手中,还略带羞涩地说:“先生,要是不合口味,您可千万别嫌弃。”
胡适接过芝麻饼,轻轻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他不禁称赞道:“好吃,你这手艺可不简单啊。”袁瓞听了,心中满是欢喜,两人就此打开了话匣子,一聊竟发现彼此十分投缘。
袁瓞虽然读书不多,但生性淳朴,热情好客,他向胡适提出自己的感悟和疑问,胡适也毫无大学者的架子,耐心地倾听袁瓞的讲述,还给与回应,分享自己的见解。
两人从街头巷尾的趣事,聊到人生和社会,越聊越投缘。从那之后,胡适每次路过袁瓞的小摊,总会停下匆忙的脚步,和袁瓞畅所欲言一番。
有时甚至会兴致勃勃地帮他出谋划策,探讨如何改良芝麻饼的口味、怎样拓展客源,让生意更加红火,而胡适要是遇上烦心事,也会毫不犹豫地向袁瓞倾诉,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然而,1962年2月24日,胡适因突发心脏病,骤然离世,在他的葬礼现场,各界名流、学者、学生以及敬仰他的民众纷纷前来,身着深色服饰,神色凝重,以各自的方式向这位大师作最后的告别。
远在城市另一角的袁瓞,听闻这个消息时,如遭雷击,他的泪水夺眶而出,顾不上收拾,他慌乱地关上芝麻饼摊,一路打听着胡适葬礼的地点,心急如焚地赶过去。
袁瓞赶到葬礼现场,悲痛欲绝,他默默地站在人群中,用红肿的眼睛,凝视着胡适的遗像,一位眼尖的记者留意到了他这个“格格不入”的身影。
只见袁瓞面色黝黑,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还打着好几处补丁,一眼望去,活脱脱就是一个为生活辛苦打拼,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模样。
记者走上前去,轻声问道:“朋友,冒昧问一句,你是胡适先生的什么人啊?”
袁瓞缓缓抬起头,眼眶红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几欲夺眶而出,他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哽咽着回答:“我是他的朋友,很好很好的朋友。”
记者听闻此言,不禁大吃一惊,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看似平凡普通,以卖芝麻饼为生的小贩,竟会是胡适的挚友。
毕竟胡适作为学界泰斗,名满天下,袁瓞只是一介贫苦的卖饼小贩,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两人竟是好友,胡适在离世后还给世人上了一课“友情”。
胡适虽是历史长河中渺小而又珍贵的生命,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却会一直被流传下来。越是看人物传记,越是会在这些人物的身上,看到很多的哲理和玄机,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有的简单有的晦涩难懂,但肯定会有所收获。
胡适从儿时的“小先生”,到少年时期进入名校,连跳几个班的插班生,再到中国公学中年龄最小的学生,胡适因为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文笔,一直是被老师们看重的好学生。
去海外留学后,从为了家人而学,到为了自己而学,师从杜威,胡适的思想在一点点发生着转变。
回国后支持文学革命,提倡教育改革,主张发展科学,他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出于私心,他想要看到的,只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结果,这也是他最为可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