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湖北省幼教机构联合会副会长、研妆实业董事长陈出新,带着行业重托,盛装出席一年一度的湖北省“两会”。

此次,他向大会递交三个行业提案《关于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缓解群众“带娃难”的建议》《关于出台措施协助企业有效应对“职业打假人”恶意打假,有效改善营商环境的建议》《关于促进湖北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其中,《关于出台措施协助企业有效应对“职业打假人”恶意打假,有效改善营商环境的建议》引发委员的热议。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职业打假人”群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众多企业也频繁遭遇“职业打假人”恶意打假,这一现象已逐渐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干扰。

“职业打假人”往往以获取高额赔偿为目的,利用一些法律条文的模糊地带,或者故意寻找企业在产品标识、广告宣传等细微方面可能存在的瑕疵,大量发起投诉、举报乃至诉讼行为。企业为了应对这些情况,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解释、举证、整改以及参与各类行政程序或司法程序,导致企业经营精力分散,增加了内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商环境的健康发展。

他经过深入调研,给出的建议——

(一)完善应对指导规范

政府相关部门(如市场监管局、司法局等联合)应尽快出台专门针对企业应对职业打假人的指导手册或规范性文件,梳理清晰常见的职业打假行为类型以及对应的合理应对策略,明确哪些是企业确实需要立即整改的合规问题,哪些属于“职业打假人”恶意利用规则的不合理诉求,为企业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指南,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判断并采取正确的措施。

(二)建立协调沟通机制

1. 设立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联合公安、法院、司法、消协等多部门参与的职业打假应对协调小组。当企业遭遇职业打假人频繁、恶意投诉举报等情况时,可以向该小组反映,小组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联合会商,统一对相关案件的认定标准和处理意见,避免企业面对不同部门时得到不同的处理导向,提高应对效率。

2. 搭建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常态化沟通平台,例如线上的咨询服务系统或者定期的线下座谈会等形式,方便企业随时咨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职业打假方面的疑问,让企业提前做好合规把控,减少被“职业打假人”恶意打假的风险。

(三)加强普法宣传与培训

1. 针对企业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培训活动,重点解读与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广告宣传等相关且容易被“职业打假人”利用的法律法规条款,提升企业的法律素养和合规经营意识,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减少可能出现的被投诉举报漏洞。

2. 同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普法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维权观念,揭示“职业打假人”的不良动机,营造理性、公正的消费和监督环境,压缩“职业打假人”利用舆论、误导公众来要挟企业的空间。

(四)强化对恶意打假行为的监管

1. 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等要加强协作,对于经查实存在恶意敲诈勒索、以打假为名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职业打假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遏制职业打假人群体中的不良风气滋生蔓延。

2. 建立职业打假人“黑名单”制度,对于多次实施恶意投诉举报、扰乱市场秩序的个人或团伙进行登记管理,在其后续从事相关活动时重点关注,并可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其部分投诉举报的受理权限,引导其规范自身行为。

通过政府出台上述协助企业应对职业打假人的系列措施,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从繁琐、高成本的应对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发展,减少不必要的内耗,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有助于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