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和大学在建设上是何种关系?一般来说,只要不迁移,好的大学基本都是老牌名校,早早扎根在城市市中心或其他核心地段,后来兴建的大学城往往是规划出一块土地,把好学校、好学校的分校区和其他杂七杂八的学校凑一块。

即便如此,大学城仍是城市的一张青春名片,镌刻下一座城市的潜力与活力。



论规划,最悲壮的郑州龙子湖,最安逸的广州大学城

大学城这个概念还未兴起时,曾经的中国大学宿舍,大多是八人间甚至十人间上下铺,水泥地面和一碰就漏灰的墙、屋顶一个转风扇、出门上挂锁,台式电脑都摆不下……如今的大学城越圈越大,条件也越来越好,但各地大学城在规划与建设上仍有很大的差别。

郑州和河南一代领导献祭了自己的前途修成的郑州龙子湖大学城有着让一线城市都叫好的规划,犹记得,当年央视还批评说这地方花钱太多、地皮太大。虽然现在的龙子湖大学城也是徒有自然环境,商业业态和企业孵化做得差强人意,仍有待巨大的提升空间,但一代代河南大学生仍感激将河南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化的龙子湖大学城,河大、财院、华水、农大、中医、航院……一句“河南好一点儿的大学已经有一半在这了”让无数河南考生黯然神伤。



广州大学城,其实可以被看成一座大学岛屿,包括两所985、两所211在内的十多所高校齐聚番禺小谷围岛,除了离市区远点,其他都可谓是让大学生倍感舒坦的高配。一整个岛都是大学,不但很适合静下来读书,课余时光大学生们围着岛骑单车、露营,感觉不要太好。

论实力,北京海淀大学城当属第一,最精不过上海人

如果要评选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大学城,各方面数值统统拉满的北京海淀大学城当仁不让。在其他地方还在为“当地最好的大学不在最大的大学城里”懊恼时,北京海淀大学城已经坐拥国内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五道口学院路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上海松江大学城,8所不算顶级的大学挤在5平方公里的地盘上,换成其他地方可能一所大学都摆不下。但上海人的精明在松江大学城的规划建设上展露无遗,其设立的目的就是帮上海把好大学留在市区,一边将好大学进行瘦身,一边将普通学校搬离释放老校区,这方面还是上海人玩得最顺溜。松江大学城给上海九镇之一的松江区注入了核心产业,起到了产业支撑的巨大作用。其实,好听点说上海大学城“小而美”,直白点说上海的高校基本就是四散分布,上海的高校最擅长和所在区域的产业做配套,这一点,也就北京能和上海一战,其他城市都有待补课。



我们为什么爱大学城?低配版大学城也有精彩

完备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学习氛围、数量众多的同龄人、洋溢的青春气息……这是大学城的标配,也是无数大学生们热爱它的理由。

往大里说,大学因城市而聚焦,城市因大学而发展;大学城所形成的密集学术群落、人才供给基地让所在城市、区域的产业经济拓展大为受益;

往小里看,大学城就是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吃喝玩乐的大本营;在成为合格人才步入社会之前,他们在大学城构筑的美好家园里度过了难得的一段惬意时光。

而且,我国大学城数量众多,有些规模稍小的大学城,甚至只有1-2所二本大学,其他的更多是三本院校或职业技术学院,甚至一些大学城全由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专科学校组成,虽然多少有些“名不副实”,但仍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交织发展的重地,这些低配版大学城里同样走出了众多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潜藏着无数精彩故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