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实现20项以上互认资质资格统一规范办理,发布第二批京津冀社保服务同事同标事项。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处长许艳丽注意到,北京的部分老人选择到北京周边的天津蓟州区,河北北三县、秦皇岛等地养老。她认为,这种跨城、跨省甚至跨区域的异地养老模式既是老人们的自发选择,也是市场的新动向,值得鼓励。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积极推进康养服务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康养一体化体系取得一定成绩。“北京市有必要在养老方式、养老总体规划上发挥首都引领作用,借鉴长三角地区推进养老服务一体化合作经验,带动京津冀三地发挥各自优势,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三项国家战略。”许艳丽说。
为优化京津冀功能定位,引领三地康养高质量协同发展,许艳丽提出了多条建议。旅居养老是一种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她建议京津冀政府间“结对子”推动旅居养老协同发展。
同时,建议逐步实现京津冀养老保险的统筹,统一制度,统一标准,打破异地转接壁垒;完善京津冀三地医疗卫生政策协同,巩固扩大京津冀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和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医疗机构范围;搭建养老服务资源对接平台,推进京津冀地区老人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基本覆盖全域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初步实现“线上诊疗”服务,实现老人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等“网上办”“掌上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线上整合。
在人才协同培养上,她建议由北京市牵头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联动和共享机制,强化政府统筹指导功能,积极探索“行政区域间‘订单式’养老人才培养模式”、培训使用和就业安置。
编辑 张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