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从出行结构看,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

这是1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从“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获得的消息。

1月14日,是2025年春运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7亿人次,其中公路人员流动量15952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3170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782万人次)。

近年来,自驾出行已成为春运期间主力,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使用量增加,如何解决“充电焦虑”成为出行车主最关心的事情。

交通运输部表示,在做好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方面,交通运输部门一方面指导各地加快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建立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保障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谈及具体准备工作,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G4202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东服务区蜀道新能源充电站。图片来源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第一,加快快充、大功率设施应用。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还建设了600千瓦—800千瓦的超充电站,尽量满足短时快充的需求。

第二,合理布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根据充电繁忙服务区分布情况,相应地增设移动充电设备,提供灵活充电服务。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将移动充电机器人引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了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的转变。

第三,统筹做好充电资源调配。加强与城市侧充电资源的共享共用,将繁忙服务区排队充电车辆及时引导到高速公路出入口充电区域和周边空闲服务区,缓解充电排队压力。

第四,共享充电设施状态信息。大家可通过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导航App、“e路畅通”小程序等,提前了解充电设施设备的使用状况,合理选择充电地点,做好行程规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