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灌溉工程是千年基业,花了很大功夫,也很值得。要继续完善提升,提高科学分水调度水平。同时要量入为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尽可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2023年6月,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的讲话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
冬日北疆,内蒙古巴彦淖尔,站在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闸坝之上,远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数十米高的“同心锁”雕塑,格外引人注目。
▲三锁鼎立、锁环相扣,均由废旧闸门制作而成,象征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决心和恒心。石建杭摄
“三锁鼎立、锁环相扣,均由废旧闸门制作而成,象征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决心和恒心。”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工程技术人员杨璐莹说,“三盛公水利枢纽的建成,凝结着来自全国各地上万名建设者的心血,书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建三盛公’的动人故事。”
长达325米的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素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是亚洲最大、黄河上唯一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即一个口子取水)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雄伟闸坝巍然立于黄河之上,将黄河水一分为二,一部分流向黄河主干道,另一部分则汇入河套灌区的总干渠,再经过纵横交错的灌排渠道,润泽河套大地。
党中央心系边疆民族地区,下决心根治黄河水害
位于黄河“几”字弯之上的河套灌区,是由黄河冲积而成的一片扇形平原。这里常年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000至3000毫米,因此水利建设至关重要。
▲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前的河套源石柱。石建杭摄
河套灌区始于秦汉,发展于北魏隋唐,中兴于清末,辉煌于新中国成立之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开发历史。但受黄河泥沙淤积和水位变化影响,常常是“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满滩”,要想灌溉就得“年年挖河口,岁岁清淤泥”。
资料显示,100多年前,河套灌区开挖了“八大干渠”,之后扩展为“十大干渠”,最多时从黄河上直接开口引水的大小渠道多达30多条,这种从黄河上多口自流引水的模式,问题很多。最直接的危害是,多口引水导致枯水期时,大小渠口向黄河争水,造成下游许多土地干旱歉收;丰水期时,黄河水又会淹没大块良田沃土,形成洪涝灾害。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处于百业待举的境况,物力、财力极为紧张匮乏,然而,党中央仍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河套灌区千百年来所面临的诸多引水难题与发展困境。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在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号召下,河套地区庞大的水利建设工程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经过充分调研,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了“一首制”引水和建设总干渠、排水工程的构想。
▲ 1955年7月,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和开挖总干渠列入国家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大型工程。石建杭摄
1955年7月,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和开挖总干渠列入国家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大型工程。1957年水利部组织专家技术人员为河套灌区出台了“五七规划”,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河套灌区编制了工程设计方案,内蒙古自治区专门成立建设委员会,组建了黄河工程局,1959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工程局组织上万名干部技术人员和河套各族儿女扛起工具,背上铺盖和口粮,浩浩荡荡向三盛公进发。
当时为应对经济困难,党中央号召“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过定量”“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毅然决定拨付5100万元用于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数据显示,1959年全国财政支出为543.17亿元,而国家用于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投资几乎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千分之一。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74574亿元,对比折算当年的5100万元相当于2023年的257.8亿元。
“这样巨额的投资,在河套大地上兴建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是一项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宏图大业。”巴彦淖尔市民委主任格日乐图说。
战天斗地,各族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创造奇迹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水利建设史。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黄河流域简图。石建杭摄
今年91岁的许绍君生在广东,23岁从武汉水利学院毕业,立志支援边疆。1959年,作为技术人员,他参与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那时候没有机械,建闸坑都是锹挖、肩挑。大坝合龙的时候,几十个人抬着十几米长、内包石头的柳条捆放在大船上,把龙口堵住,非常艰苦。”他说。
许绍君老人回忆,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工人、专家技术人员,黄河三门峡工程局除支持技术干部和技工外,还代培技术工人2000余人。与此同时,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统一调拨了大量的水泥、钢材、机械设备等施工物资。
为了早日完成任务,人们常常加班加点,不分昼夜。负责施工的河南黄河工程局中有一个“群英队”,由1200多名优秀职工组成。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英雄担”“老虎队”“铁姑娘战斗队”“穆桂英排”……大家苦干实干、争当模范。在那个机械化不发达、很多时候需要肩挑背扛的年代,工程建设者们仅用2年时间,就在八百里河套源头筑起一座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闸坝枢纽工程。
“首先是党的正确领导,在紧要关头,党组织力排众议,指出光明的前途,鼓舞着人们的斗志,使战斗在最前线的人们信心百倍、奋勇争先。”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技术总负责人赵家璞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岁月无声,记忆有痕。步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工人们用的簸箕、扁担、铁镐,测绘人员用的水准仪、塔尺……一个个修建堤坝时用的老物件,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饱含深情的文字描述,无不让人对那段风雨无阻、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筑坝历史心生敬畏。
▲开挖总干渠。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 供图
“工地上没有水裤等物品,民工就光脚踩在几十厘米深、寒冷刺骨的冰水中挖泥水方和冻土,不少人因此落下了关节炎、腰腿疼等疾病。每天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有的人因营养不良患上夜盲症。一些人的肩膀被扁担磨出血泡,血泡烂了后血水顺着胳膊往下流……”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讲解员说,广大党员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身上所体现出的“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传承给了千千万万的河套儿女。
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在艰苦的施工环境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和河套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干实干、巧干会干,谱写了在党的领导下边疆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兴水治黄的壮丽篇章,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水兴百业,让河套地区群众感受到共同富裕就在身边
大闸锁蛟,岁岁安澜。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后,当年灌溉土地31.33万公顷,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它的建成,结束了黄河水进入河套地区无工程控制的状态,是河套水利建设史乃至内蒙古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如今,广袤富庶的河套平原上,灌排渠道纵横交错、密如网织,引导着黄河水润泽河套大地。河套的农业和经济也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石建杭摄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李凤鸣说,枢纽工程运行60多年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让河套地区各族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共同富裕就在身边。
近年来,河套灌区年均产粮300万吨、油料6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塞外粮仓”;孕育出小麦、葵花、玉米、番茄、牛羊肉、有机奶等一系列高质量的农畜产品,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2022年4月,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经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九家国家级农高区之一。巴彦淖尔农牧业11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900亿元,600多种优质农产品借助京蒙协作平台“出塞进京”。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57年的62元增加到2023年的2.64万元。
有水就有生命,有水就有绿洲。60多年来,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有效遏制了乌兰布和沙漠东移和库布其沙漠北侵,发挥了水利枢纽在生态补水、涵养水源、水沙治理、调节洪峰、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整个河套灌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成为地球干旱荒漠化地带一片稀有的绿洲、祖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基地,带来了边疆安宁、生活富足,带来了湖泊相连、水清林绿。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收割机在收割青储玉米(无人机照片,2023年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河套灌区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50余公里,现引黄灌溉面积1154万亩,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2019年9月,河套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以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以黄河文化为底蕴,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增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这里旅游参观、考察的人数达10万人次之多。
黄河滚滚,岁月悠悠。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它见证了全国各地建设者和河套儿女团结一心、开拓创新的精神,也激励着巴彦淖尔150万各族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发展好河套灌区这份“千年基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巴彦淖尔新篇章。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李翠 周宛霖
制作 |封煜靖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分享”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