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巴黎人民组成的起义军攻陷,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序幕。
资产阶级革命浪潮迅速发展到法国全国各地。这一天后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一直到现在。
法国大革命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
1792年,吉伦特派上台执政,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二年,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和皇后玛丽被处死。
当时的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尚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法国革命的成功引起了各国统治者极大的恐慌。玛丽皇后是奥地利皇帝的妹妹,妹妹被处死了。于是,奥地利、普鲁士,英国,荷兰,西班牙、撒丁王国组成联军,从三面向法国进攻。
虽然法国的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但内部却极端的不合。吉伦特派被推翻,雅各宾派上台。吉伦特派派了一个女刺客将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马拉刺死在浴缸之中。雅各宾派的内部也不稳,领袖罗伯斯庇尔刺杀了反对他的左派首领艾贝尔和右派首领丹东,到最后,罗伯斯庇尔也被押上断头台处死了。
著名油画《马拉之死》
新诞生的民主法国所面临的局面极为糟糕,照此下去,法国大革命必定会失败。在这最危急的时刻,一位伟大的军事天才拿破仑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不仅成功地保住了法国大革命,还在一系列战争中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势力,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六国联军攻势迅猛,法国国内的保皇党分子们也活跃起来。1793年7月,他们在国外势力的支持下,在法国南部发动叛乱,攻下了具有重要军事地位的土伦港。八月,法国和西班牙的舰队也驶入了土伦港,到9月底,那里的外国军队已经达到14,000人。叛乱像瘟疫一样,在法国当时共有的83个省份内,很快就蔓延到了60多个省。
法国瓦尔省省会土伦
土伦是法国陆地的最南端伸向地中海的良港,在地中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消息传到巴黎,巴黎国民公会指示卡尔托将军和拉波尔将军的两支部队合攻土伦土伦港。土伦港地形复杂、易守难,革命军的几次进攻都遭受了挫折,卡尔托所部的炮兵指挥官也在战斗中负了伤。
此时的拿破仑才24岁,从巴黎皇家军官学院毕业已八年。目前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少尉军官,正在奉上司的命令,做一些采购火药的工作。
土伦激战时,拿破仑因私事来到了马赛,求见了他的科西嘉同乡——负责在土伦督战的革命政府特派员萨利切蒂,希望能让自己的小弟弟路易当上候补军官。萨利切蒂也反过来提出了要求,即要拿破仑临时调到卡尔托的炮兵团取代受伤的指挥官,拿破仑痛快地答应了。
拿破仑九月份到达了土伦前线,接管了卡尔托部队整个炮兵的指挥事宜。但他很快发现,这里的炮兵形同虚设,既无足够的火炮,又无充足的弹药。士兵们没有起码的素养,也没有经过认真的训练,他们既不会使用火炮,更不懂得如何修理。为了改变炮兵的落后状态,拿破仑不顾旅途的疲劳,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他派人四处征调大炮和攻城用具,很快就都到位了,并且在奥利乌尔建立了一个有80名工人的军械工厂。显示出了他的卓越的组织才能和惊人的办事效率。
这位新上任的年轻人不愧是军事奇才,他在前线视察了一番,就明白了夺取土伦要塞的要点在于首先夺取靠近土伦港湾里面的一个半岛——拉塞因半岛,这个半岛把整个港湾分成内港和外港。
如果法军能占领这个岬角,那么,不仅可以控制内港的入口,而且可以迫使英军舰在内外两港到无法立足。英军在这个半岛上修筑了一个坚固的据点,号称“马尔格雷夫堡”。
拿破仑着手在英军防线的西南面构筑了13个工程炮兵阵地。其中六个阵地的配置可以集中火力对马尔格雷夫堡实施正面打击。
不久后,接替卡尔托担任司令官的杜特将军,后来回忆拿破仑时,曾经赞赏地写道:“我发现,他总是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即使需要休息,也是裹着大氅,睡在地上。他从未离开过炮群。”就这样拿破仑的惊人才干和废寝忘食精神,影响士兵,激励了他们的干劲和革命精神。很快地在法国士兵中传开了。他博得了上级的器重和赞赏,不久,被晋升为炮兵少校。
进攻土伦的作战计划,早在7月底召开的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就已基本确定。卡尔托将军根据多数人的意见,拟定了一个以15万兵力向敌整个防守周界发动一次向心攻击的作战计划,也就是沿土伦要塞外围构筑环形工事,东西对进,逐个攻占联军炮台,沿陆地夺取城区。
原制定的从陆上夺取土伦计划
拿破仑对这个计划很不满意,他认为照此计划实行很难成功。他陈述说:如果单从陆地围攻土伦,即使得手,联军也能从容从海上撤退,并在撤退前烧毁城内仓库和军械库,炸毁港口船坞,洗劫市区,掠走泊于港内的31艘法国主力舰。他又提出最佳的策略应该是:摧毁马尔格雷夫堡,占领拉塞因半岛,构筑炮兵阵地,迫使英军和联军舰队从内外淀泊场撤走。一旦失去海上资源,土伦守军将不战自乱,而且为了争取宽大的投降条件,他们必不敢破土伦市区的港口设施。拿破仑将自己的作战计划写成详细报告呈给卡尔托,卡尔托看后,觉得有理有据,非常精彩,遂决定改用拿破仑的作战计划。
拿破仑制定的计划
一个如此重大的战役行动,竟然按照一个年轻指挥官提出的方案来组织实施,当时似乎难以令人置信。然而,后来的结果表明,正是这个普通而又出色的计划,大大影响和改变了整个战役的进程与结局。
法国卡尔省省会土伦
决战前夕,杜普因不称职被调离,由一位资格很老的迪戈米埃老将军接任土伦战役的总指挥。其炮兵则由杜特将军指挥,但杜特是一个病人,连视察阵地都必须抬着走,况且他对拿破仑的作战计划和实施方式都极为满意,他对拿破仑说:“放手去干吧,年轻人,你能成为最好的炮兵指挥官。”
12月16日,对土伦的总攻开始先是炮火,长时间的狂轰滥炸,然后向敌防线两侧发动的向心攻击,。马尔格雷夫堡是主攻对象,投入了7000步兵。
那天晚上雷电交加,下起了磅礴大雨。法军将这7000主力分成三个梯队,要连续攻击马尔格雷夫堡。进攻部队刚刚离开自己的集结地向马尔格雷夫堡进攻时,就遭到敌军枪炮猛烈的射击,拿破仑的战马当场被击中倒地。
第一路纵队2000人冒着炮火冲到了马尔格雷夫堡的外缘栅栏,一举将其捣毁,拥进这个堡垒,占领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但当他们冲击敌人的第二道防线,也就是马尔格雷夫堡最坚固的多棱形炮台时,被敌军密集猛烈的炮火伤亡了一大半兵力。第二梯队这时及时赶到补充了上去,一直战到天明,仍被敌军炮火压着。
总指挥迪戈米埃老将军就在现场督战着,一看到这种情况,就命令后备队,也就是剩下的兵力全部压上去。迪戈米埃老将军亲自率军冲锋,拿破仑和另一名军官米尔隆伴在他的左右,终于冲破了敌军的第二道防线,冲到了马尔格雷夫堡的后门。这个时候就是互拼刺刀,短兵相接,拿破仑的股部被刺伤,鲜血直流,经过一阵激烈的肉搏战后,敌军的步兵和所有炮台上的炮手都被杀得精光,马尔格雷夫堡终于被法军占领。
法军占领半岛后,用大炮轰击英国舰队
法军占领拉塞因半岛后,用半岛上的所有大炮猛轰土伦城和停泊在港湾里的英国与西班牙舰队。英、西海军不得不抛弃拒守土伦城的法国王党分子,慌忙驶离土伦港。当夜被驱逐出港的英西海军不甘心弃留在港内的舰船落入革命军之手,就组织了一小股精悍的水兵,在一个青年军官的带领下,偷偷潜回港湾,点燃了停泊在船坞的13艘战舰。
火焰燃着了成堆成堆的柏油、木材和大麻,通明大火窜上半天空,刹那间便把整个港湾照得亮如白昼。同时,西班牙海军派出的水兵引爆了两艘军火船。军火爆炸声震耳欲聋,如同火山爆发一般,使方圆数千米之内都地动山摇。12月19日上午,失去海军舰艇支援的土伦市区守军,四面被围,只得打出白旗,向法军投降。历时4个月的土伦战役,以法军胜利告终,土伦全部被法军收复。
20余年后,拿破仑对这场激战之夜的奇特景观仍铭记难忘。他被放逐于圣赫勒纳岛时,还追溯过此情此景:“从军火库升起的火焰,如同火山爆发,13艘舰只在抛锚处燃起了熊熊大火,看起来犹如一团团礼花;透过火焰清晰地映出了船上的桅杆以及各舰的轮廓,大火持续了很多小时,蔚为奇观。”
土伦收复的第三天,1793年12月22日,年仅24岁的拿破仑被破格从提升为准将。
杜特将军给作战部长写信这样推荐年轻的拿破仑:“在他的职务方面,他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可以说是智勇双全,拙笔无法详细描绘这位少有的骁勇善战军官。现在他在阁下您的麾下,为共和国的光荣贡献他的才华。”杜特在上呈革命政府的报告中则是这样写的:“用文字我无法形容拿破仑的功劳,他有伟大的知识以及同样伟大的智慧和勇气,而这些话对于极富天赋的将才还不过是一种空泛的评价。”
在夺取土伦之后,法军缴获了一份联军高级军事会议记录,记录中有三个问题与拿破仑的作战计划报告恰形成对照。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会议询问炮兵和工兵军官,如果法军夺取拉塞因半岛和马尔格雷夫堡,联军舰队能不能在外淀泊场找到避开法军陆上炮火的驻泊地?回答是不能。第二个问题是:联军舰队从内外泊淀场撤走后,土伦还能撑多久?回答是1.8万名守军,如果有足够的粮食,可守40天,当然,联军没有1.8万守军,也没有足够的粮食。第三个问题是应不应该立即从土伦城区撤退?焚毁一切战略物资和目标,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继续拖延城区守军将投降,舰船仓库船坞和一切设备势必将落入法军之手。
由于拿破仑行动迅猛,抢先占领马尔格雷夫堡和拉塞因半岛,英军和反法联军没有来得及执行毁城和撤退计划,土伦城内和港内设施完好无损地落入法军手中。
杜特将军读完连军这份军事会议记录后,感慨万千,衷心赞叹道,拿破仑早已预见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