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44年6月5日: D+1日

地点,松山前线

凌晨,美军第14航空队飞机4架向阴登山头俯冲轰炸,重炮团的密集轰击打得阴登山顶硝烟弥漫。

上午9时,第82团自竹子坡向腊勐街突进,守敌二三百人激烈抵抗,被我杀伤甚重,仓皇后撤。中午,部队占领腊勐街,又连续击退敌人几次反扑。无奈之敌遂撤上了阴登山。



第82团乃以第3营攻击阴登山。部队向前开进时,遭到敌炮火的猛烈袭击,便迅速跃进至山麓,攀藤缘葛而上。沿途树林中都有敌人暗藏的狙击手,以冷枪袭击我军。我前锋以密集火力开路,肃清林中敌人,全营顺利攻至陡坡与山顶缓斜面构成的棱线。棱线以上是寸草不留的山顶,敌主阵地便在山顶中部,距棱线不到100米。我炮兵已作延伸射击,敌阵地上的铁丝网东倒西歪,一片狼藉。

我军两个连在重机枪和迫击炮火的掩护下,向敌主阵地发起了第一次攻击。士兵刚跃出山棱往上冲,便遭到南、北、西三面远近各处敌人暗堡机枪交叉火网的射击,因毫无藏身之处,几十名官兵当即倒在了光坡上,致攻击顿挫。

这次攻击的唯一收获,是发现了一些隐蔽巧妙的敌堡。于是我东岸炮兵再度猛轰敌人,竹子坡我山炮营也对敌据点进行精确射击。但是,当天步兵3次冲击山顶,均未奏效,机枪连连长中弹牺牲,前后伤亡近百人。我军坚守棱线不退,就地连夜挖掘战壕,准备再战。

午后,新28师83团一部自滚龙坡以南迂回行动,于淘金河附近破坏了公路桥梁,占领公路两侧高地,切断了镇安街、龙陵日军向松山增援的通路。据日方资料,“原来每天在两地间行驶联络的汽车无影无踪了。从此,3个月没有支援的孤军作战开始了”。

当晚,日军再次实施偷袭战术,带队者为第6中队小队长大和幸辅中尉。松山被围困后,其所在小队被指定为军旗护卫队兼预备队,并奉真锅大尉之命前往阴登山增援。

深夜12时许,大和幸辅率日军约百人摸出阵地溜下阴登山,又迂回而上,摸到我军后方。我两名步哨未察觉,被日军突然跃出用刺刀捅死,日军而后径直摸到我机枪第3连阵地。



日军听到第82团机枪第3连班长聂正容正在装填子弹的特殊声响(该连用的是老旧的丹麦造“麦德森” M1902式轻机枪),便悄悄走近,从背后一刺刀将他捅死。排长王保成听到惨叫声,提着冲锋枪走近问道:“是谁?”副连长吴俊臣富有夜战经验,他端起“汤姆逊”冲锋枪扫了一梭子,一边大叫:“不要问,快打!”他们两人一扫射,大和幸辅便指挥偷袭日军哇哇叫着冲了上来。这时,传令兵王来福把弹匣装好给吴俊臣,一阵猛扫,打退了敌人第一次冲锋。全连的6挺重机枪迅速调向后方,向再次发动冲击的日军猛烈扫射,一瞬间就打死三十多人,大和幸辅也受了伤,忙带着其余日军转身溃逃。听到枪声,从山顶堡垒里冲下来企图策应的日军,也被我步兵打死十余名。

日军两次夜间偷袭均被我挫败,但都是因偶然因素被我较早发觉,加之火力强大能迅速将其压制。团长黄文徽再次向师部报告了这一险情,建议通报各部队保持高度警觉。

据原新28师参谋盛兆回忆,第82团团长黄文徽是湖南人,他常用儒家的“智、仁、勇”道德标准以及历史上名将的格言教导部下,抗日的态度很积极。

6月6日: D+2日

第82团再次冲击阴登山。

前番的攻击证明,我空军和炮兵远未能完全摧毁日军堡垒,贸然强攻势必伤亡过大。于是,团长黄文徽下令调来了“堡垒克星”——美式“巴祖卡”火箭筒和M2火焰喷射器。这两者都是美国不久前才研制定型的新式武器。



拂晓,我两具火箭筒和三具火焰喷射器推进至棱线上选定了的位置,全部机炮做好了准备。一声令下,一条条火龙奔向敌人几个主要地堡,数十挺轻重机枪分别对准已发现的敌人火力点射去,瞬间压制住了日军的火力。我步兵乘势冲向敌阵,越过铁丝网。这时,日军纷纷从壕沟中跳出来实施反冲击,敌我双方激烈地展开了近战肉搏。

“白刃战”本是日军优长,所依仗者为其敢死精神及优良的刺杀技术。但面对我兵力优势,尤其是我军士兵手中的近战利器——美式“汤姆逊”冲锋枪,日军战术开始失灵,打一枪拉一次枪栓的三八式步枪此时全无威胁,急红眼的日军士兵挺着装有50厘米长刺刀的步枪急于接近我军,却在“汤姆逊”冲锋枪密集的连射弹雨下纷纷仆倒,转瞬间死伤大半,残余者转身后撤。一场血战奏凯,我军第一次占领了阴登山顶部。



但是,紧接着,从阴登山反斜面以及后面的几个山头上,日军的炮弹、榴弹、枪弹便向我军倾泻而来。已攻占山顶的我军步兵,迅速跳下敌人留下的交通壕进行还击,但日军枪炮的密集轰击压得我军难以抬头,刁准的炮弹和掷弹筒发射的榴弹很多落在了壕沟内爆炸,如此下去必造成更大伤亡。无奈,我步兵又被迫跳出战壕,退回棱线下。

当日,第82团第7连梁连长和第9连李连长阵亡,全团官兵共伤亡50余人。估计日军伤亡也不下此数。

本日,从西南方向迂回的第83团第3营推进至滚龙坡前。如前所述,这是日军本道阵地主要火力射向的背面。

松山战役中的中日武器对比

说到远征军的反攻作战,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军队终于“鸟枪换炮”,装备了美式武器,从而实现了自抗战以来首次在武器装备上对日军的优势。“美国出枪、中国出兵”这个模式,用在对日抗战上,大概是最可嘉许的模式。后来,在接受这些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中形成的所谓“五大主力”,在内战中成了急先锋,那是后话了。



配发装备最初也有过一番波折,因为“中国通”史迪威长期以来对国民党军政部的腐败、效率低下印象颇深,坚持不同意由军政部长何应钦来主持配发武器的事。他的担忧是,这些武器装备被用于扩充个人实力,甚至留下来将来跟共产党打内战,根本到不了远征军作战部队手里。在性格倔强的史迪威坚持下,蒋介石只好同意由美方直接把武器发给远征军各军师部队,并由各部队在接收后填报表给军政部备查。多年后,这个问题曾引出美国无视中国尊严、笼络部队军官培植亲美势力等说法,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这里补充一个小细节:有一次卫立煌视察到第20集团军,发现其所辖的第53军 (原属张学良东北军)60迫击炮没有按数量配发,经询问得知是被集团军扣留了,于是集合军官说了一番重话:“军队是国家的军队,不是谁的私有物,不许厚此薄彼!”后来60炮补发下去了,长期受歧视排挤的第53军莫不感激卫长官,但第20集团军司令霍揆彰却忌恨上了卫,虽碍于上下级关系不敢造次,暗中却没少给第53军“小鞋”穿。



反攻初期,中国远征军实施美械装备的共有6个军(后期扩大到12个军,按编制装备如下:

每军成立一个榴弹炮营,每营配备105毫米榴弹炮12门;每师成立一个山炮营,每营配备75毫米山炮12门;每个步兵团成立一个战车防御炮连,配备战防炮4门;每个步兵营成立一个迫击炮排,配备81毫米迫击炮2门;每个步兵营成立一个火箭排,配备“巴祖卡”式火箭筒2具;每个步兵营的重机枪连配备重机枪6挺;每个步兵连配有轻机枪9挺,“汤姆逊”式冲锋枪18支,60毫米迫击炮6门 (每排2门) 及 M2火焰喷射器1具。

当时中国军队均为“三三制”,按此计算,全军共有:105 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36门;37毫米战车防御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54门;60毫米迫击炮489门;“巴祖卡”火箭筒54具;重机枪162挺;轻机枪729挺;“汤姆逊”式冲锋枪1458支;火焰喷射器81具(以上不包括军师团各级直属单位的装备)。



笔者还将中国远征军的编制装备,与在缅北作战的中国驻印军进行比较,发现远征军一个军的武器装备,仅大致相当于驻印军的一个师。驻印军一个师的装备是:105 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24门;37毫米战车防御炮36门;105毫米迫击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162门;“巴祖卡”火箭筒108具;重机枪108挺;轻机枪360挺;“汤姆逊”式冲锋枪和M1卡宾枪各400支;火焰喷射器85具。其中,大口径的105毫米迫击炮和步兵基本上人手一支的自动步枪,是远征军所没有的。

驻印军确实比远征军“阔”得多,这不但体现在武器装备上,就是外在形象也差距甚大。当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中缅边境的芒友会师时,身穿破烂的布军装、脚穿草鞋的远征军士兵,与头戴钢盔、全身英美军服及单兵装具的驻印军士兵紧紧握手时,都为对方的样子所惊讶:这还是属于同一个国家的同胞军队吗?但是,他们很快就为对方的业绩而互相尊敬:兵力较少的驻印军在缅北歼灭了精锐的日军第18师团,而装备较差的远征军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将日军第56师团及第2、第53、第49师团各一部从滇西驱逐出了国门。

所幸的是,在松山战役中,远征军还拥有配属作战的炮10团、炮7团混合营,及美军第14航空队的空中支援。虽说装备还不尽如人意,但和国军在抗战前期的装备比较起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拥有同等的物质条件下,容易满足的中国人总是能够创造更多奇迹。有了这些装备,在当时的远征军部队提出了“以火力压火力、以速度压速度”的口号,士气受到极大鼓舞,充满必胜信心。



6月7日: D+3日

从西南侧迂回的第83团到达攻击位置后,新28师重新调整部署:

以第82团继续攻击阴登山,并进出小水洞、松山之线;以第83团 (欠第2营)附工兵一排,除以一部对镇安街方向警戒,将公路破坏外,其余则展开于汪家寨、核桃箐之线,向大垭口、滚龙坡攻击,尔后进出松山、邦掌之线;以第83团第2营为预备队,分置于松坡头、马鹿塘(在连厂附近,与最后的围歼阵地不同)两处,并向竹子坡5600高地派出警戒。

第82团以两个营兵力,再次向阴登山发动猛攻,摧毁敌地堡数个,占领了前沿阵地。日军再次反攻,失而复得者再,但这一天总算站稳了脚跟。

经深入观察,才知道日军堡垒是何等的坚固。有一个地堡是被飞机投下的重磅炸弹直接命中炸毁的,四五米深的上下结构,还约略可见。泥土中埋着残断的近两人合抱的大圆木,还有扭曲的3.2毫米厚的铁板。有些地堡虽然被105毫米榴弹炮直接命中,并没有坍塌,只打破了一点“皮”。



日军的顽强也是惊人的。被迫撤出阵地时,一个日军小队长腿被炸断,我军迫近时,他竟用刺刀自杀。一段只有四五十米的交通壕内躺着敌我两军上百具尸体,时届盛夏,臭气熏天。这里是唯一可以在争夺战中隐蔽的地方,也是敌我炮兵反复集中轰击的地方,因此这里既是求生之所又是葬身之地。由于死者太多,战壕已宛如一条血河。

第83团切断滇缅公路后,从西南方向向日军滚龙坡阵地发起攻击。

滚龙坡位于阴登山西南,是一道南高北低的狭长山梁,公路在山梁上蜿蜒通往大垭口,左右两侧是云蒸霞蔚的勐梅河、腊勐河深谷,状如一条在云雾中滚动的长龙。此地距离日军主阵地松山主峰直线距离约2000米,是比主阵地海拔略高的独立阵地。自从日军放弃了腊勐河对岸的竹子坡阵地后,这里就成了最高点。

滚龙坡上的日军本道阵地,由日军步兵第2中队长井上要次郎中尉率步兵约100名、炮兵40名守备,配备“十榴”火炮2门。井上深知,如果远征军占领了滚龙坡,松山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故拼死抵抗。据活下来的炮兵曹长小笠原光雄回忆:“攻上来的敌步兵就像蚂蚁一样,打倒一个又上来一个,没有中断。攻到阵地前来的,马上朝天发射信号弹,接着就是一群炮弹打过来,这样的来回每天不知反复多少次,敌兵还是不停地拼命往上攻。”



6月8至 10日: D+4至 D+6日

8日晨7时,第83团再次向滚龙坡攻击,恶战至中午12时,占领距离滚龙坡200米的南部高地。

当晚,新28师前指命令第82团、第83团两团分别编组突击队,由连排长亲自带队夜袭敌堡垒。这天是农历五月十八日,虽然时有骤雨,但风停雨歇浮云散去时,月亮皎洁明亮。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机枪,背着炸药包、爆破筒,凭借山林的掩护,在泥泞中匍匐潜行。但刚进入日军视界内,就踩上了地雷,敌堡垒工事里立刻射出密集的轻重机枪弹雨。突击队员纷纷仆倒,毫无目的地放枪滥射,激战至天亮,没有任何进展。

据载,日军在上松林阵地(阴登山)配备有联队炮 (四一式75毫米山炮)一门,面对攻击至近前的我军,常用榴霰弹施以“零距离”射击,对我威胁极大。所谓“零距离”射击,即炮弹采用瞬发引信,出膛约15米后即行爆炸,炮弹内装填的270颗钢珠形成扇形弹幕,对前方100米范围内的目标造成杀伤。由于威力巨大,日军炮兵在近战中经常使用。

9日夜,又令第82团、第83团于次日再行总攻。激战至10日14时许,各部亦了无进展,战事陷入僵局。



然而,自6月5日以来,龙陵方向第71军主力的进展却颇为顺利。第87师第259团 (团长聂率淮)于5日至9日连克黄草坝、南厂(又做报厂)、文笔坡;第260团(团长贾鸿儒)亦于9日下午3时夺取镇安街西南部的大坝村,歼敌70多人,俘敌士兵3名,仅十余名日军溃兵逃入龙陵。由松山至龙陵之间的公路,完全被切断。大坝为松山日军弹药和军需仓库所在地,我军缴获汽车7辆、骡马四五十匹、物资仓库十余座。至此,拉孟守备队与龙陵日军主力彻底阻绝联系,处于我军四面包围之中。大坝之战为第71军渡江以来首次歼灭战,对部队士气鼓舞很大。

第11集团军为早日肃清松山之敌,消除对攻击龙陵主力的侧后威胁,遂电令第6军新39师第117团(团长江望山),将怒江东岸江防移交前阶段在红木树之战中损失较大的第115团缩编之加强营,即开至松山附近,归新28师指挥,参加攻击松山。

这是我军攻击松山第一次“计划外”增兵。



6月11日: D+7日

鉴于龙陵方面情势严峻,日军第56师团即日命令第113联队长松井秀治大佐率联队主力自腾冲南下增援龙陵。

在滇西战场上,松井秀治扮演的角色可以称为“战场消防员”,哪里有危机就扑向哪里。这倒与后来远征军第8军副军长李弥担当的任务有几分相似。如果抛开感情因素,这位松井大佐也称得上是一个“能将”。据第113联队补充兵品野实的回忆,这年他大约50岁出头,矮小的个子,脚上穿着士兵常穿的分趾胶鞋,拄着拐杖和士兵一道爬山行军,看上去像个农村老头。他“虽然一丝不苟,很严格,但对士兵和善而被敬慕”。

国内很多记述松山战役的“纪实文学”,都一厢情愿地说这个松井大佐也殒命松山了,笔者也希望如此,然而确实不是这样。后期他一直在龙陵指挥作战,急切地想通过个人努力把松山的部下救出去,最终未能如愿。第56师团长松山祐三乃至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都严令拉孟守备队死守到底,他也不敢发话让他们突围,最后只能看着部下白白送死。说起来,他也是个悲剧性的日本军人,尽管8月1日军部还给他这个联队长破格晋升了旅团长或步兵团长才享有的少将军衔,不过是给个重帽子压着他继续进行无望的苦斗。



松井秀治战败后回到了日本。有些在松山战役中幸存下来的日本老兵知道他也活着回来的消息,都怨恨于他的见死不救,不愿意见他。1957年他出版了战地回忆《波乱回顾》,文中表达了自己的负疚心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拉孟,那是我和部下一起倾注了心血构筑的阵地。不,应该是我和部下们埋葬自己尸骨之地。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因缘让我没能葬身于那里;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再去一次拉孟,去祭奠我阵亡的部下和烧掉的军旗,但这恐怕是不可能的事了……”



1966年,松井秀治郁郁而终。

新39师第117团于当日奉命归新28师指挥,从红木树附近渡过怒江后,派人与新28师多方联络,却一直未接上头,只得循着隆隆的炮声南下向松山接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