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政府为了备战,强行实施战时经济政策,由于诸多严苛的粮食管理法案的出台,导致底层民众的生活形同水火。



因此政府机构经常收到来自民间的匿名信,其中不乏一些言辞激烈甚至是大骂天皇的言论。从这些信件当中,我们似乎能够管窥当时日本民间真实生活。

根据1942年日本东京都警视厅出版的《思想月报》和《特高月报》中记载,1942年2月22日。东京新闻社校对记者接到一封请转交警视厅总监留冈幸男的匿名信,信中说道:

我认为这次攻占新加坡并非日本的大胜,而是大败的开始,看看今天的日本国情,没有米,没有食物,国民在涂炭中残喘,天皇陛下却住着那么多的好房子,还要去外地避暑避寒,不如把那些食品拿来优待国民吧……

当然这个笔者比较委婉。而2月21日警视厅接到的匿名信笔者显然没有这样的好脾气。这哥们张口就问候一下日本高层的祖宗,并且直接说道:

战争是野蛮行为,打倒日本,天皇是什么?东条应该死啦死啦的。消灭骄傲自大的日本人。拆掉靖国神社,取消天皇的名义,那都是些无用的东西。不要做像皇军那样的混蛋……

而这些只是寄过去的信件,民间反应实际上更为强烈。

2月23日,一名东京社的记者在位于东京渋(se)谷的一块墓地旁的公共厕所里,发现墙上 写着:

赶快停止战争,最后一定打败,国民太苦了……

当然免不了一些芬芳的问候语。当这事被思想月报披露后。在日本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大街小巷的厕所里,成了民众的宣泄之地,一种战时体制下的日式厕所文学席卷日本。

而大字报,街边文学,公开信,匿名信,等等类似的不满言论层出不穷。天皇陛下的祖宗十八代自然也跟着没好日子过。



民众反应如此强烈,那日本民众的真实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日本作家永井荷风的《断肠亭记》1942年的部分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

一月初五,寒气难忍,据邻居所言,自去年岁末,盐和酱油已经断货,何日到货尚无指望,砂糖还需十日才能配给,战争得胜而食物匮乏的时代,终于渐渐来了,

从这句话里,就不难看出当时日本国内的真实状态,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尚且为柴米油盐发愁,普通民众可想而知。

其实早在1940年以前随着“先军政策”的推行,大量的年轻劳动力被派往前线,日本国内的资源危机就已经图穷匕见。1937年到1940年间,随着在侵华战争中的失利,加大了市场物资的匮乏,从而导致大量的民众,不愿意将粮食上市。

因此迫使日本当局不得不在在1940年4月10日颁布《米谷强制上市命令》,仅仅19天后的4月29又不得不结合实际情况,将原来的《食物配给法案》做缩减修正,原来每人每天700克大米的供应量被缩减到450克。

即便如此,大米能够按照规定实际实施的也只能达到42%,剩下的58%的民众仍然无米下锅。这就是当时日本民众的真实状况。

就连火柴都已经达到按根供应的地步,每人每天五根,有烟瘾的八嘎们肯定问候过天皇的祖宗。



到了1940年以后,随着美日之间的交恶,本就贫瘠的日本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节衣缩食。日本政府甚至搞出了把食物精确到大卡的“科学进食法”,同时还出台了发动民众吃橡果之类的法案。至于最后屁眼有没有被堵住不得而知。但是当时日本远不止这些。

根据记载,1940年8月1日起,日本国内的政府机构,百货公司以及各大企业的食堂中,彻底取消了米饭的供应,同时大街上出现了许多自称节米食堂的小饭店,招牌上的菜单算是把日本人的严谨表演的淋漓尽致。

什么麦饭,大豆饭,昆布饭,面条饭,落雁甘露饭,具体是啥样的东西不得而知,但招牌上的最后总有一句贴心的提示,“节米午饭,味道上佳,营养满满”。

但是仅仅只维持了一个月,日本政府,又把民众就餐费,作了强制调整。早餐每人不得超过1日元,午餐2.5日元,晚餐5元,因此导致餐馆连节米午饭也无法提供,同时为了节省电力,夜晚不准商铺开霓虹灯,就此日本民众陷入无休止的恐慌当中。

而这种情况到了1941年变得更加严重。

为了增加粮食收成,日本政府发动民众开垦荒山,就连铁路两边的空隙也被种上了玉米,土豆之类的农作物,而民众的餐桌上更是出现了以前从来不吃的狗肉,海马海狗等肉食。

要是他们知道日后还会吃虫子,我想当时的他们一定不会嫌弃。而原本被缩减到每人每天450克的大米供应,也被缩减到了330克,平均每两人能分到一个鸡蛋,当然能不能拿到手,这个要看你的本事。关于这些细节,前面提到的《断肠亭记》当中都有详细记载。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民众的生存问题迎来了最大的挑战。

1942年2月日本政府颁布了对大米,大麦等主要食物垄断制的粮食管理法。

食物供应更是缩减到按月计算的地步,每人每月200克食盐,和每个家庭每三个月两合(大约360毫升)食用油,以及其他一些少的可怜的物资,并且时常供应不齐。

并且还颁布了不准单纯只吃米饭的《白米禁制令》《禁酒令》科学食谱等等一系列荒唐的科学进食政策,当然比起后来的日子,这些都是毛毛雨,

1944年神奈川县的粮食营团,甚至出版了一本120页篇幅的《决战食生活功夫集》大量的手绘插图,介绍着如何在有限的食物中,获取最大限度的营养。俨然把吃饭问题从科学进食法,上升到了玄学的高度。

而政府也在这一年中颁布了禁止种植水果和花生等非急需物资的的法令,号召民众把蚂蚱,等无毒的虫子当作食物来吃,并且宣称要像前线将士一样,吃虫子,可以强生健体。跟最初吃橡果麦麸,柴根树皮比起来,向来不吃虫子的日本民众,应该是崩溃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此时日本国内市场上出售的鱼类,是完全没有眼睛的,原因是,鱼眼富含维生素,所以都被剔除上交,变成了战略物资。



而在日本工厂甚至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

从1943年起,因为劳动的力的不足,政府当局,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政府颁布布法令禁止男性从事辅助员,乘务员等17种职业,因为前线需要他们充当兵员。

因此特地扩大了女性劳动力,同时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还强制缩短学校的教育时间,动员学生前往工厂辅助生产。

截至1945年,300多万学生和妇女组成的“勤劳挺身队”,被送去农村和工厂,由于物资的匮乏,吃不饱饭的他们自然无法完成高强度的生产需求,

因而在中岛飞机工厂,搞出了别出心裁的冲锋精神,啥意思呢?

就是每天三次,每次30分钟的冲锋时间,只要时间一到,管理人员高喊着冲锋号令,命令大家以冲锋精神,工作生产,但是因为长期饥饿导致工人无法集中精神,反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当然这些都还好,1944年以后的日本街头,就连大学教授在街边垃圾桶里寻找食物的场景也并不稀罕。

当然这些也只是日本众生百态中的一部分,

但足以说明战争的残酷,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丧心病狂,一切都是罪有应得。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