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前夕,我军的作战部队已经达到400多万人,而国民党反动派的作战部队大约只有140多万人,差距非常大。可以说渡江战役取得胜利是必然的。可是在制定了渡江时间之后,为何我军又推迟了6天才渡江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其中的缘由。



在三大战役之后。我军在实力上明显增强,国民党主力部队已经被歼灭。各大解放区均连成了一片。这个时候我军的总兵力已经发展到了400多万人。而且每一位战士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且士气高昂,同时我们的武器装备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可以说这个时候我军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而相比之下,国民党就显得弱了很多,他们的总兵力大概在204万人左右,能够作战的部队大约只有146万人。400多万对比140多万很明显,我军的优势非常大。

这个时候向全国进军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1949年3月底,渡江战役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渡江战役的目的是为了彻底的摧毁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经济中心,夺取江浙一带重要的城市。

渡江战役的具体时间是决定在4月15日下午6点开始。而具体的任务分配是这样的:(1)由粟裕、张震指挥第三野战军的东线兵团在张黄港至三江营段渡江作战;(2)谭震林指挥第三野战军的西线兵团在枞阳至裕溪口段渡江作战;(3)刘伯承指挥第二野战军在枞阳至望江段渡江作战;(4)总前委邓小平、陈毅在合肥统一指挥第二、三野战军,主持全局。有这些战功卓著的将军坐镇指挥,可见渡江战役已经十拿九稳了。

然而在这样具有明显优势的战略部署之后,我们的渡江时间仍然推迟了一个星期。渡江战役实际是在4月21日才开始的,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因为当时中共代表团正在和南京国民党的政府代表进行谈判。



大家都知道我军历来各项决策都是为了人民着想的,因此如果能够实现和平渡江,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那是最好不过的。4月1日,由张治中为首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到达北平,同由周恩来带领的中共代表团进行谈判,希望能签订一个全面和平协议。如果这次谈判能够成功的话,那么渡江战役有可能就变成了和平渡江,不需要再进行艰苦的战斗了。所以原定的渡江战役时间必须往后推迟,以便能够给谈判留出时间。

当时已经是4月份了,眼看着长江的水流变化很大,因此如果要渡江的话,必须时刻掌握长江的水势,以便利于我军乘船渡江。当时邓小平和陈毅报告中央说,每年的5月初开始长江水流就会加大,两岸都会被淹没,长江的水面也会变宽,到时候如果才渡江的话就会增加很大的困难。因此他们建议如果要延迟渡江时间,那么也只能延迟几天。否则的话,等长江水势上涨之后,渡江战役只能延迟到秋天之后了。同时,粟裕、刘伯承等将军也纷纷报告中央,告知长江水势上涨规律。因此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看了各位将军的报告之后,决定根据谈判情况,我军推迟一星期左右再渡江。

于是总前委决定做两手准备,首先向各野战军团作出说明,渡江时间延迟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结果,因此我军各位将士不能够松懈,随时做好渡江准备。



4月15日,国共和谈代表团举行正式会议商谈《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周恩来宣布4月20日为最后签字期限。超过这个时间如果还没签字,那么我们就会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代表团表示接受《国内和平协定》,决定派代表携带文件到南京请示。

考虑到国民党签订协议会出现很多变数,因此总前委报告中央,说我们应该在4月20日开始渡江作战,到22日夺取长江南岸,我们是有把握取得完全胜利的。

那个时候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1800多公里的沿线上,部署了大概70万的兵力,同时在长江中游布置了44艘舰艇,在长江下游布置了89艘舰艇,并且准备了300多架飞机,进行长江防守任务。可见国民党对于这次战役也是非常的重视。

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因此在4月20日午夜,我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和第九兵团首先在安徽枞阳至裕溪口段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21日,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间500公里的战线上胜利强渡长江。



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当我军突破了长江防线之后,国民党政府在4月22日仓皇逃离,他们把南京的许多机构迁往广州。4月23日,我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中心城市南京,这也标志着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彻底崩溃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