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添锦绣,星光映万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放眼神州大地,一片欣欣向荣、气象万千,各行各业的人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共同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生产“忙”起来、消费“暖”起来、物流“跑”起来、日子“火”起来……即日起,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从隆冬出发,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火热生活、讲述时代故事、记录奋进足音,一起感受春天中国的大美与活力。
“竹板这么一打呀”“茶汤,热茶汤哎——”……
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临近春节,走在有着“津门故里”之称的天津古文化街上,那真是:快板声、吆喝声、乐曲声,声声入耳;红门楼、红窗棂、红灯笼,样样喜庆。
2024年2月1日下午,北方小年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察看节日市场供应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情况。
一年后,走在这条680多米长的老街上,人潮熙攘,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古文化街街景
△古文化街街景
“最近客流量明显增多,来了不少外地游客。”在“天津三绝”之一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店铺内,各类传统手工食品成了抢手货,店员们忙前忙后,笑着说,“大家问得最多、销售最好的就是总书记当时在店内送给一位小朋友的麻花和栗子羹。”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店铺
走进桂发祥斜对面的泥人张店内,不少游客都被栩栩如生的彩塑手工技艺所吸引,久久驻足,不时询问制作细节。
△泥人张店铺门脸
△泥人张店铺雕塑
“这工艺看完很震撼,中学那篇《泥人张》的课文一下子就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了。所谓工匠精神,在这儿体会很深。”在山东读大二的陈茜,回东北老家之前特意来天津打卡,第一站就选择了古文化街。
天津泥人张美术馆实习馆长吴晓媛告诉记者,泥人张代表的是中国的古典雕塑,每一代传人在沿袭祖辈技法之外,更多的是创新。“新春期间推出的福禄寿题材作品,广受游客好评。今年我们还特别推出了福运满满上上签等文创产品,让游客有更多选择。”
走出泥人张,一阵悠扬婉转的古琴声从不远处传来。循声而去,“乐器张”的招牌映入眼帘。
△乐器张店铺
“从清光绪年间到现在,我们一直采用古法纯手工制作乐器,尤其是民族乐器。”一曲古琴弹罢,乐器张第五代传承人张雨缓缓起身,站在挂满乐器的“背景墙”前向记者介绍道。
△记者采访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委员、乐器张第五代传承人张雨
除了传承人,张雨还有另一个身份——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委员。委员履职的责任感让他的日常更为忙碌:提交非遗保护相关提案、赴多国进行非遗展演、举办民乐传习班等等,通过不同方式加强非遗保护,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为传承发展城市文化指明了方向,未来希望和年轻人一起,更好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把我们的文化精髓真正传播出去。”张雨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走在古色古香的老街上,可以清晰感受到历史文脉历经岁月沉淀后的赓续和传承。
“这条街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沿革,目前共有30多家非遗店和老字号入驻,文化类商铺占到60%以上,可以说是一个活在商业街上的博物馆。”古文化街管委会主任张鸿鹏介绍说,“一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这条街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和平台,每逢重要节假日都会举办一些大型的民俗表演,让更多游客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我们也做足了准备:春节期间每天上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下午安排各种曲艺艺术演出,让国内外游客一饱眼福、耳福。”张鸿鹏表示。
津门故里,沽上艺苑。品一品香甜软糯的耳朵眼炸糕,听一场老少咸宜的相声,吹糖人、买吊钱儿、体验非遗……游客们在满是人间烟火气的古街里流连忘返,文化味儿十足的中国年,正越来越近。
记者: 李晨阳 牛忠磊 刘佳政 满达呼
新媒体编辑:张子怡(实习)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