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 言

在华夏大地的西北边陲,屹立着一座城市,它以独特的军事印记,在中国版图上散发别样光芒,这便是格尔木 —— 中国唯一享有 “兵城” 之名的地方 。

格尔木常住人口中,军人占比竟达一半,这一比例在全国绝无仅有,也因此被认为是安全系数较高的城市。

漫步于格尔木街头,身着军装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身姿挺拔,步伐矫健,成为城市里独特的风景。

究竟为何格尔木会成为军人云集的 “兵城”呢?



历史溯源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形势复杂,我国外部压力巨大。

为巩固国防,加强对边疆控制,保障国家安全与稳定,战略后方建设刻不容缓。

格尔木,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

当时,西藏和平解放不久,但交通不便,物资运输艰难,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

为改变这一局面,加强与西藏联系,修建一条通往西藏的交通要道成为当务之急。

格尔木作为内地与西藏连接的关键节点,重要性凸显。

国家遂决定在格尔木建立军事基地,为后续交通建设和物资运输提供支撑。

1953年,为解决驻藏军民粮食问题,中央组建 “西藏骆驼运输总队”,慕生忠将军任政委。

然而,传统的康藏线自然条件恶劣,雪崩、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频发,使得运输队损失惨重。

面对如此困境,慕生忠将军毅然决定开辟一条新的入藏公路——青藏公路。

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带领着由 19 名干部和1200多名民工组成的筑路大军,在格尔木河畔的荒原上,吹响了建设青藏公路的号角。

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筑路大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原反应让许多人头痛欲裂、呼吸困难,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

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他们就用最简陋的工具,如铁锹、十字镐等,一寸一寸地开凿土地。

遇到高山阻挡,他们便开山辟路;遇到河流阻拦,他们就架桥渡河。

在修建过程中,筑路大军还面临着物资匮乏的难题。

粮食、药品等物资供应不足,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

经过7个月零4天的艰苦奋战,1954年12月15日,青藏公路正式建成通车。

这一伟大的工程,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也让格尔木从一个简陋的中转站,摇身一变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慕生忠将军被任命为青藏公路管理局局长,他鼓励大家扎根格尔木,建设家园。

在他的带领下,格尔木人积极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开荒种地、栽种树木,让这片沉睡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青藏公路的建成,不仅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也为格尔木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成为格尔木迈向“兵城”的重要一步。





战略要地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严峻,我国面临外部威胁,国家为应对战争风险、加强国防工业与优化工业布局,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

格尔木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是内地通往西藏的重要门户。

其交通网络极为发达,公路上,109国道、215国道、303省道交汇,形成 “南去西藏、北达河西走廊、东到西宁、西至新疆” 的放射式网络,成为甘、新、青、藏四省区 “十字型” 交通枢纽的关键节点。

铁路方面,青藏铁路承担格尔木对外客货运及大部分进出西藏物资运输,格敦、格库铁路的推进,拓展了运输网络。

不仅如此,格尔木周边资源丰富,处在柴达木盆地这个 “聚宝盆” 的核心区域,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稀土储量尤其可观。

稀土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在高科技及军事装备领域作用重大。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已有的军事基础,格尔木成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

大批军工企业纷纷迁入,涉及多个领域,带来先进技术、人才与资金。

这使得格尔木工业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持续扩大,经济走向繁荣,吸引了更多军人及其家属扎根。

他们积极投身城市建设,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格尔木逐渐铸就了如今的 “兵城” 风貌。



钢铁长城

随着军人数量的不断增加,格尔木的军事氛围愈发浓厚。

军队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承担着保卫国家的神圣使命,还积极参与到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中。

军民携手,共同推动着格尔木向前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兵城”。

据2017年统计,格尔木常住人口近25万,军人数量占比近乎一半,走在格尔木的大街小巷,平均每两人中就可能有一位身着军装的军人,他们的身影穿梭于繁华商业区与宁静居民区,是格尔木独特又令人安心的风景。

这些军人来自陆军、空军、武警等多个兵种,肩负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他们不惧严寒酷暑,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日常训练中不断提升军事技能与身体素质,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挺身而出。

为支撑这庞大的军事力量,格尔木的军事设施相当完善。

建于1966年的格尔木机场,是军民合用,历经多次改扩建,如今飞行保障能力先进。它不仅服务民用航空,更是军事运输与作战的重要空中通道,能在紧急时刻迅速投送军事人员和物资,提升军队应急反应与作战效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952医院,前身为西北军区第二门诊部,1956年迁至格尔木后组建为解放军第22医院。

这所综合性三级医院集卫勤、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能为军人和当地居民提供全面医疗服务,战时更是救治伤病员的关键后方基地。

此外,格尔木的多所军事学校也不容小觑,它们通过严格军事训练与系统理论教学,为军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奔赴各地,成为军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共同铸就了格尔木坚实的军事基础。



军民融合

在格尔木,军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卫士,更是地方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军人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投身其中。无论是修建道路桥梁,还是参与水利工程,他们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为格尔木的发展无私贡献,为城市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面对自然灾害,军人更是冲锋在前。2018年8月,格尔木河因强降雨爆发洪水,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驻格部队迅速响应,2000余名官兵紧急奔赴抗洪一线。他们日夜奋战,扛沙袋、堵决口,经过多日苦战,筑起坚固防洪堤坝,守护了人民群众。

在维护社会治安上,军人与当地警方紧密配合,开展联合巡逻,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赢得了民众的赞誉与拥护。

而格尔木地方政府也全力支持军队建设。后勤保障上,积极协调资源,确保新鲜蔬菜水果和生活必需品及时、准确送达部队,满足军人日常生活需求。

为解决军人子女教育问题,政府协调教育部门,优先保障入学入托,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和老师对军人子女的困难也给予特别关照。

在军人家属就业安置方面,政府通过举办招聘会、提供就业培训等搭建就业平台,近年来已累计帮助数百名军人家属解决就业问题,让军人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身国防事业。

格尔木的军民携手,谱写着一曲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



结 语

格尔木,这座魅力 “兵城”,凭借特殊地理位置、悠久历史、强大军力、和谐军民关系、浓厚文化及蓬勃活力,在中华大地闪耀。

它是国家安全屏障与军地共建典范。军人在此无私奉献,守护边疆与城市发展;格尔木人民对军人情谊深厚,坚定支持国防,军民鱼水情助推城市进步。

展望未来,格尔木将发扬传统,在军民携手努力下,于各领域创造新辉煌,迈向美好明天。

让我们向这座 “兵城” 及守护、建设它的人们致敬。

参考资料:
红色文化网:“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的艰难“筑路”路
新华网:从一棵树到一座城:戈壁小城格尔木的发展传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