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晚,乌克兰境内多处战略要地遭受重创。当晚7时10分,俄军向位于基辅的乌克兰统帅大楼发射约60枚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
伊斯坎德尔导弹具备极高的打击精度,其误差范围可控制在数米之内,这使得该型导弹能够精准打击目标建筑的关键结构,如指挥控制中心、通信枢纽等。
袭击发生时,大楼周边区域传出连续的巨大爆炸声,随后警报声响彻云霄。目前,乌克兰官方尚未公布统帅大楼受损的具体情况,但现场照片显示,大楼部分区域出现坍塌。
紧接着,在当晚8时05分,乌克兰境内一处大型油库也遭受导弹袭击。该油库位于哈尔科夫附近,其燃油储存量超过1200万升,是乌克兰军队后勤保障的关键节点。
袭击发生后,油库随即发生剧烈爆炸,爆炸产生的浓烟迅速扩散,覆盖周边数平方公里的范围,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在10月19日晚发生的导弹袭击中,除统帅大楼遭受严重破坏外,此次袭击还造成包括乌克兰总司令在内的约200名高级军事官员伤亡。
其中包括各军区司令,还涉及到参谋部的核心参谋人员,损失人员占乌克兰军事决策层的近三分之一。
如此规模的指挥人员损失,直接导致乌克兰军事决策体系的瘫痪,高层决策的及时性与有效性遭受严重挑战。
乌克兰军队日常指挥所依赖的通讯网络和指挥中心设备,在统帅大楼的崩塌中遭受毁灭性打击。
以往每日通过该指挥系统下达的作战指令多达数百条,而如今,这些指令的传递已经中断超过48小时。
通讯中断导致前线部队多个部队陷入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原定的作战计划被迫搁置,前线部队的作战效率也大打折扣。
爆炸摧毁关键的燃油存储设施,导致连接前线的输油管网瘫痪,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原先每日通过管道输送的50万升燃油,是维系前线重型装备运转的关键,如今这一重要供给线的中断,使得乌军的装甲力量和空军作战能力遭受重创。超过75%的装甲车辆因燃油短缺而无法正常行驶,而空军的战机出动率也下降超过65%。
在东部战线,由于燃料供应不足,乌军的推进速度明显放缓。过去,该战线部队平均每日能推进约5公里,而现在,这一数字已锐减至不足0.8公里,行进速度几乎降至步行水平。此外,受燃油短缺影响,后勤补给线也被迫延长,增加物资运输难度。前线部队急需的食品、弹药等物资的供应因此出现延迟,进一步加剧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乌克兰周边国家,特别是波兰已紧急向与乌克兰接壤的边境地区增派约一个营的兵力,同时加强边境巡逻和监控。而北约内部,则因对乌克兰局势的判断以及未来行动方向存在严重分歧,导致援助谈判停滞不前。北约内部对于是否应该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力度,以及如何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等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援助预算谈判因此搁浅,其内部协调机制面临严峻考验。
作为欧洲重要的能源中转站,乌克兰境内油库的遇袭,直接导致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在消息传出后大幅上涨,涨幅一度达到16%,而国际原油价格也随之上扬,每桶上涨超过3.5美元。
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将成为常态,各国政府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以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