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影响:
- 激发探索自然的动力
古人认为上帝创造并主宰着世界,而自然现象是上帝意志的体现。为了更好地理解上帝的旨意和规律,一些学者对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如古代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天象来制定历法,确定节气和农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使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方法、历法制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像《太初历》《授时历》等都是杰出的代表 。
- 提供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
上帝观念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为古人认识自然和解决科技问题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法。例如,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学说、气血学说等就与这种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界相互呼应,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体现了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处理方式 。
- 促进技术应用与创新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对上帝的敬畏和祈求转化为对实际生活的关注和努力,希望通过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技能来改善生活、获得上帝的庇佑。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富足,不断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工程等,从而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中国古代的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不仅体现了高超的工程技术水平,也反映了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上帝恩赐的期盼。
- 限制科学思维的发展
上帝观念往往使人们对自然现象产生敬畏和神秘感,将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为上帝的意志,而缺乏对自然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和理性分析的动力。例如,对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古人多认为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而较少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其成因和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思维的发展和科学理论的形成 。
- 阻碍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受上帝观念的影响,人们强调顺应天命、天人合一,往往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太鼓励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利用。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阻碍了一些与改造自然相关的科技领域的发展,如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在中国古代就难以出现 。
- 迷信活动耗费资源和精力
与上帝观念相关的祭祀、占卜等迷信活动在古代社会非常盛行,这些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人们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非生产性和非科学性的事务中,从而影响了科技发展所需的资源投入和人才培养。例如,古代帝王为了祭祀上帝和祖先,不惜花费巨资修建豪华的宫殿、庙宇和祭坛,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而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支持科技研究和教育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