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小青龙汤(即《伤寒论》麻黄汤)简介
《伤寒论》麻黄汤实际上是伊尹小青龙汤,《伤寒论》小青龙汤对应伊尹大青龙汤。
青龙汤对应东方(因为东方青色,神兽是青龙),对应肝胆经,能加强少阳、厥阴经的力量,能回收并散解阴气(厥阴为合、为尽),能枢转阳气(少阳为枢),总体上以枢转阳气、调节人体阴阳为主。所谓肝“体阴而用阳”是也。
青龙汤,属于轻剂(其中,麻黄汤,解表),可治太阳伤寒之表证及其他各种表证。
陶弘景认为,青龙汤治肺病,属于“交互金木”。因为中医思维是太极阴阳思维,阴阳互含互动。李时珍对于桂枝汤、麻黄汤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桂枝汤、麻黄汤所主之证不属于“太阳经病”,而属肺经病,因为肺主皮毛。
实际上,因为人体的经络是互相络属的,所以加强一经力量之药方,可以治多经的疾病。
麻黄汤(伊尹小青龙汤)可以加强肝胆经的力量,它不但能发散肝经、胆经的风寒,也能发散太阳经(以少阴助太阳)的风寒,还能发散太阴肺经的风寒——以肝力治肺病,金木交互,以青龙治白虎,发表,清热,散寒。
人体伤寒,是从外进入的病,因此,最先受病的是体表。体表伤寒后,表面皮毛会束紧,里面的“气”(能量)透不出去,于是会生热;人体自发调动能量、热量从内往外祛寒,也会使身体表面以下发热。但是,寒气还在身体表面上,束闭着皮肤毛孔,因此,人又会有“恶寒”、怕冷的感觉。
总体来说,此时,人体表面会发热、恶寒,因为主因是“寒”,主要症状也是恶寒,所以虽然有发热现象,中医仍将此病症称为“表寒”。
如果这种伤寒是纯粹的“表寒”,也就是说,如果体内并没有病毒、病变,那么,就可以使用经方“小青龙汤”——张仲景称“麻黄汤”来调理。
陶弘景载引伊尹“汤液经”的“小青龙汤”(张仲景叫麻黄汤)如下:
小青龙汤: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三两 杏仁半升,熬打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按,此即《伤寒论》之麻黃汤。)
关于这个“小青龙汤”(张仲景叫麻黄汤)的方义、药理与具体用量、用法,这里先不讲,主要是提示一下它的功用:打开体表的束紧状态,从内往外祛除表寒。所以,青龙汤称为“宣发之方”。
太阳伤寒:麻黄汤
原文: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 杏仁 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喝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注解:
此证一般被称为“太阳伤寒”证或表实证,实际上是寒邪束闭太阳经与太阴肺经(肺主皮毛),寒束于表,使太阳经无法向外透达阳气,因此郁热,发热。寒束于表,郁热在寻找出路,寒热交争,于是引发各种体痛。体寒则怕风。此证的病机大体如此。
麻黄汤方的各味药,功能分工也说明了上述病机分析。麻黄温开体表以祛寒散热;桂枝升阳,支持麻黄;甘草国老,居中提供后勤的支持;杏仁以降利肺气为主,略宣肺气,性滋润。这四味药构成了一个“圆”循环。
麻黄宣通毛孔,合桂枝能发汗,桂枝将津液带到肌肉,麻黄打开毛孔,协同作用以致汗出。麻黄合石膏能治温病,石膏寒降,将热降下去,麻黄打开毛孔,所以温病者服了能汗出而解。麻黄后面标注了“去节”,因为麻黄的节是收敛的。
杏仁主要是下气,平喘。杏仁70个,约二十几克。
炙甘草这里只用一两,量很轻。
据说,麻黄汤里麻黄和桂枝的组合能加强体表的气化功能,也就能减少膀胱和肾的压力,从而能治遗尿。另说有民间偏方用白芷泡酒服用可治老人遗尿,原理也相似。
附张锡纯论“太阳病麻黄汤证”:
《伤寒论》原治伤寒之书,而首论中风者,因中风亦可名为伤寒也(《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然究与真伤寒不同,盖中风病轻伤寒病重,为其重也,而治之者必须用大有力之药,始能胜任,所谓大有力者,即《伤寒论》中之麻黄汤是也。今试论麻黄汤证及麻黄汤制方之义,并详论用麻黄汤时通变化裁之法。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又原文∶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脉象阴阳俱紧,实为伤寒之确征。然紧脉之状最难形容,惟深明其病理,自不难想象而得。脉生于心,心一动而外输其血,周身之脉即一动,动则如波浪之有起伏,以理言之,凡脉之力大者,其起伏之势自应愈大。至紧脉其跳动若有力而转若无所起伏,究其所以然之故,实因太阳为外卫之阳,因为寒所袭,逼之内陷与脉相并,则脉得太阳蕴蓄之热,原当起伏有力以成响应之势,而寒气紧缩之力,又复逼压其脉道使不能起伏,是以指下诊之似甚有力而竟直穿而过,且因其不得起伏,蓄极而有左右弹之势,此紧脉真象也。
至麻黄汤证,全体作疼痛者,以筋骨不禁寒气之紧缩也(铁条经严寒则缩短寒气紧缩之力可知)。其发热者,身中之元阳为寒气闭塞不能宣散而增热也。其无汗恶风者,汗为寒闭内蕴之热原欲借汗透出,是以恶风也。其作喘者,因手太阴肺经与卫共主皮毛,寒气由皮毛入肺,闭其肺中气管,是以不纳气而作喘。
然深究其作喘之由,犹不但此也,人之胸中亦太阳之部位也,其中间所积大气,原与外表之卫气息息相通,然大气即宗气,《灵枢》谓∶“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夫大气既能以贯心脉,是营血之中亦大气所流通也,伤寒之证,其营卫皆为外寒所束,则大气内郁必膨胀而上逆冲肺,此又喘之所由来也。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一升十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发汗力甚猛烈,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麻黄不但善于发汗,且善利小便,外感之在太阳者,间有由经入府而留连不去者(凡太阳病多日不解者,皆是由经入府),以麻黄发其汗,则外感之在经者可解,以麻黄利其小便,则外感之由经入府者,亦可分消也。且麻黄又兼入手太阴能泻肺定喘,俾外感之由皮毛窜入肺者(肺主皮毛),亦清肃无遗。是以发太阳之汗者不但麻黄,而仲景定此方时独取麻黄也。桂枝味辛性温,亦具有发表之力,而其所发表者,惟在肌肉之间,故善托肌肉中之寒外出,且《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上气咳逆吐吸(吸气甫入即吐出),是桂枝不但能佐麻黄发表,兼能佐麻黄入肺定喘也。杏仁味苦性温,《神农本草经》亦谓其主咳逆上气,是亦能佐麻黄定喘可知,而其苦降之性又善通小便,能佐麻黄以除太阳病之留连于府者,故又加之以为佐使也。至于甘草之甘缓,能缓麻黄发汗之猛烈,兼能解杏仁之小毒,即以填补(甘草属土能填补)出汗后之汗腺空虚也。药止四味,面面俱到,且又互相辅助,此诚非圣手莫办也。
附∶用麻黄汤之变通法
人之禀赋随天地之气化为转移,古今之气化或有不同,则今人与古人之禀赋,其强弱浓薄偏阴偏阳之际不无差池,是以古方用于今日,正不妨因时制宜而为之变通加减也。
麻黄汤原用解其外寒,服后遍体汗出,恶寒既愈,有其病从此遂愈者,间有从此仍不愈,后浸发热而转为阳明证者,其故何也?愚初为人诊病时,亦未解其故。后乃知服麻黄汤汗出后,其营卫内陷之热若还表随汗消散,则其病即愈。若其热不复还表而内陷益深,其热必将日增,此即太阳转阳明之病也。悟得此理后,再用麻黄汤时,必加知母数钱以解其内陷之热,主治伤寒无汗,服后未有不愈者矣(医方篇中有麻黄加知母汤可参观)。大青龙汤治伤寒无汗烦躁,是胸中先有内热,无所发泄,遂郁而作烦躁,故于解表药中加石膏以清内热。然麻黄与石膏并用,间有不汗之时。若用麻黄加知母汤,将知母重加数钱,其寒润之性入肺中化合而为汗,随麻黄以达于外,而烦躁自除矣。
上所论者,麻黄汤原宜加知母矣。而间有不宜加者,此又不得不斟酌也。间有其人阳分虚者,又当于麻黄汤中加补气之药以助之出汗。
一人年近四旬,身体素羸弱,于季冬得伤寒证,医者投以麻黄汤汗无分毫,求为延医,其脉似紧而不任重按,遂于麻黄汤中加生黄芪、天花粉各五钱,一剂得汗而愈。
一人亦年近四旬,初得外感,经医甫治愈,即出门作事,又重受外感,内外俱觉寒凉,头疼气息微喘,周身微形寒战,诊其脉六部皆无,重按亦不见,愚不禁骇然,问其心中除觉寒凉外别无所苦,知犹可治,不至有意外之虑,遂于麻黄汤原方中为加生黄芪一两,服药后六脉皆出,周身得微汗,病遂愈。
一人,年过三旬,身形素羸弱,又喜吸鸦片。于冬令得伤寒证,因粗通医学,自服麻黄汤,分毫无汗。求为诊视,脉甚微细,无紧象。遂即所用原方,为加生黄芪五钱。服后得汗而愈。此二证皆用麻黄汤是不宜加知母,宜加黄芪者也。
尝治一少年,于季冬得伤寒证,其人阴分素亏,脉近六至,且甚弦细,身冷恶寒,舌苔淡白。延医诊视,医者谓脉数而弱,伤寒虽在初得,恐不可用麻黄强发其汗。此时愚应其近邻之聘,因邀愚至其家,与所延之医相商。愚曰∶“麻黄发汗之力虽猛,然少用则无妨,再辅以补正之品,自能稳妥奏功矣。”遂为疏方∶麻黄钱半,桂枝尖一钱,杏仁、甘草各钱半,又为加生怀山药、北沙参各六钱。嘱其煎汤服后,若至两点钟不出汗,宜服西药阿斯匹林二分许以助其出汗。后果如此服之,周身得汗而愈矣。
曾治邻村李姓少年,得伤寒证已过旬日,表证未罢,时或恶寒,头犹微疼,舌苔犹白,心中微觉发热,小便色黄,脉象浮弦,重按似有力,此热入太阳之腑(膀胱)也。投以麻黄汤,为加知母八钱,滑石六钱,服后一汗而愈。此证虽在太阳之表与腑,实已连阳明矣。故方中重用知母以清阳明之热,而仍用麻黄解其表,俾其余热之未尽清者仍可由汗而消散,此所以一汗而愈也。至于《伤寒论》中载有其病重还太阳者,仍宜以麻黄汤治之,而愚遇此证,若用麻黄汤时亦必重加知母也。
麻黄汤证有兼咽喉疼者,宜将方中桂枝减半,加天花粉六钱,射干三钱,若其咽喉疼而且肿者,麻黄亦宜减半,去桂枝再加生蒲黄三钱以消其肿,然如此加减,凉药重而表药轻,若服后过点半钟不出汗时,亦服西药阿斯匹林瓦许以助其汗;若服后汗仍不出时,宜阿斯匹林接续再服,以汗出为目标;若能遍体皆微见汗,则咽喉之疼肿皆愈矣。
麻黄汤证,若遇其人素有肺劳病者,宜于原方中加生怀山药、天门冬各八钱。
麻黄汤证,若遇其人素有吐血病者,虽时已愈,仍宜去桂枝以防风二钱代之(吐血之证最忌桂枝),再加生杭芍三钱(按古之一两约折为今之三钱,且将一次所煎之汤分作三剂,则一剂之中当有麻黄三钱),然又宜因时、因地、因人细为斟酌,不必定以三钱为准也。如温和之时,汗易出少用麻黄即能出汗。严寒之时,汗难出必多用麻黄始能出汗,此因时也。又如大江以南之人,其地气候温暖,人之生于其地者,其肌肤浅薄,麻黄至一钱即可出汗,故南方所出医书有用麻黄不过一钱之语。至黄河南北,用麻黄约可以三钱为率。
至东三省人,因生长于严寒之地,其肌肤颇强浓,须于三钱之外再将麻黄加重始能得汗,此因地也。至于地无论南北,时无论寒燠,凡其人之劳碌于风尘,与长居屋中者,其肌肤之浓薄强弱原自不同,即其汗之易出不易出,或宜多用麻黄,或宜少用麻黄,原不一致,此因人也。用古人之方者,岂可胶柱鼓瑟哉!
原文: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
关于麻黄汤,前面的解释的很详尽了。此两条是接着前面的条文讲了。单凭这两条的症状是无法确定麻黄汤的。
太阳病“阳气重”:麻黄汤
原文: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注解:
这一条前面讲的是无汗身痛的太阳病,也是麻黄汤证。服了药,稍微好了一点,病人“发烦目瞑”,烦是有热的表现。严重的会出鼻血,出了鼻血病就好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阳气重故也”,意思就是热气重,出鼻血能排热气。小孩子如果出鼻血,感冒就躲过去了。这种情况适合于麻黄汤。
原文: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
此条的意思跟上一条差不多,用麻黄汤解表,鼻血就不出了。
原文: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注解:
这条与前面两条一样,汗不能出,却出了鼻血,邪气也就解了。
阳明中风:麻黄汤
原文:
232(阳明中风)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注解:
这条文是略文,要联系前后文来理解。前一条231讲的是“阳明中风”。
阳明中风,比如面部阳明经中风,也可引起脉浮,也属于表证,如果没有其它症状,可以用麻黄汤。
如果无尿,腹满而且哕逆,这是治不好的。这里的腹满象是腹水,排不了尿,哕逆就是因为腹满而食不下,上不能进食,下不能排尿闭,确实难治。曾遇到这样一个患者,北京的袁女士,用拉通太阳经的手法,加上针灸的方法,排尿和排大便的效果都比较明显。可惜因为离得远,只当面治过一次,后来无缘再治疗,不久就听说她去世了。
这里说明,“青龙汤”的力量可以治阳明的表证,可以让病邪从阳明表面(比如面部)透达出去。
不止是伤寒病,其它病也可以。比如,面部阳明经中风,出现口角斜等,也可以考虑以麻黄汤为基础加味治疗。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麻黄汤
原文: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注解:
这也是不太严重的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是麻黄汤证,用麻黄汤发汗就好了。
如果是有汗而喘,应该是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麻黄汤
原文: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注解:
阳明病的总纲是“胃家实”,指胃肠道有堵塞,是呈实热反应的区域为里的病。
肺和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是主表的,大肠是主里的。所以肠道有实证,肺也会喘。肺的热会移于大肠,大肠的热也能壅于肺,于是就喘了。
这里讲的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为什么只用麻黄汤治表,而不能用泻下药治里呢?因为这里的阳明病还不是阳明腑的里实热证(即燥屎堵塞时间长),而只是阳明经有热,影响到肺,喘而胸满。麻黄汤既治太阳经表证,也治阳明经影响的肺热证。
如果内热严重的话,可以考虑用大青龙汤或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也就是把麻黄汤里的桂枝换成石膏,加强了清里热的力量。
附张锡纯论“太阳与阳明合病麻黄汤证”
《伤寒论》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是太阳表证未罢,而又兼阳明之热也。其喘者,风寒由皮毛袭肺也。其胸满者胸中大气因营卫闭塞,不能宣通而生䐜胀也。其言不可下者,因阳明仍连太阳,下之则成结胸,且其胸本发满,成结胸尤易,矧其阳明之热,仅在于经,亦断无可下之理,故谆谆以不可下示戒也。仍治以麻黄汤,是开其太阳而使阳明初生之热随汗而解也。
证兼阳明,而仍用麻黄汤主治,在古人禀赋敦浓,淡泊寡欲,服之可以有效。今人则禀赋薄弱,嗜好日多,强半阴亏,若遇此等证时,宜以薄荷代方中桂枝。若其热稍剧,而大便实者,又宜酌加生石膏(宜生用不可煅用理详白虎汤下)数钱,方能有效。
不可用麻黄汤的情况
原文: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注解:
“脉浮数”,说明有表证且偏热,应该发汗就能治好。若用下法,便会“身重心悸”,身体下部因阳气虚而水湿停滞,阳虚(肝虚、心包虚),阴气逆升则心悸。
这个时候虽然有表证,但不可发汗,要等到人体里不虚了,胃气回来了,自己出汗,病就能好。尺脉微,尺脉主下亦主里,这说明里虚。
原文: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注解:
这一条与上一条的意思相近。尺脉迟,里寒或下焦寒,荣气不足,血少,不可发汗。这里依据脉象(尺脉)判断荣血多少,值得重视。寸脉主上主表主阳,尺脉主下主里主阴。尺脉沉取无力是里虚,尺脉迟是寒。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
2024年12月29日
郑重提示:文中如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需求医诊治。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文章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实践问题。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而学习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则最为容易!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著作、文章和课程。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C5、《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续集)》(加深讲解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的经典用药,另外非经典用药100多种加以讲解)
第二系列:略
第三系列:略
附2: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第一类:经方课程
一、《分类讲病(经方体验)》
二、《经方易用(经方入门)》
三、《经方直用(经方晋阶)》
四、《经方逻辑(经方研修)》——特别系列:经方体系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五、其它经方课程
第二类:针灸课程:略
第三类:特别课程:略
第四类:普及课程(公益免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