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的大湾区热闻,那非世界桌球冠军卓林普“变身”香港人莫属

这位桌球界的“世界一哥”通过优才计划成功落户香港,手握港人身份证,立志要在香港掀起桌球热潮,推动这项运动在本地发展。



来源:大公文汇

至于移居原因?卓林普的回答非常接地气:喜欢香港的多元生活方式,尤其是这里的美食。

但若是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他的选择并不仅仅关乎桌球。

卓林普之所以选择定居香港,另一大重要原因是他的女友“滑冰女神”马晓晴。两人因桌球大赛相识,一个是桌球场上的天王,一个是曾七次夺得香港花滑冠军的“冰上公主”,这样的组合让人惊呼“神仙爱情”。



来源:HK01

马晓晴退役后转战演艺圈,又以“学霸”身份攻读硕士,卓林普对她毫不掩饰欣赏。两人移居香港,更是为了追求事业与生活的平衡。

卓林普的到来不仅引发了媒体和桌球爱好者的关注,也为香港的“吸才”计划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卓林普并非孤例。从优才计划、高端人才通行证到输入科技人才计划,香港政府近年来的吸才政策吸引了大量精英!



来源:星岛头条

数据显示,这些计划自推出以来,已吸引超17.5万人才来港发展其中80%为内地人士。他们以金融、科技和创新领域为主,为香港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不过,正当卓林普这样的“优才”纷纷选择南下定居香港时,令人意外的是,一股完全相反的潮流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港青却反其道而行,奔向北方,扎进内地大湾区的热土。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港青北上?

答案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机会、成本和生活方式

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目前,大湾区人口已经超过8600万,去年的经济总量突破了14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相当于全球第十大经济体。



来源:港府官网

这片土地不再只是深圳的“科技标签”,而是一个集科技、金融、制造、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圈。港青来到这里,等于直接站在了一个可以快速发展的巨大平台上。

比如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的Jim,她通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加入深圳腾讯,成为产品运营团队的一员。

在这里,她感受到了职场机会的多样性,公司还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设施和活动,健身房、乒乓球室一应俱全,甚至还能和同事一起参加骑行比赛。她说,这种“校园般”的工作氛围,让她找到了久违的生活乐趣和职场动力



来源:星岛头条

另一个让港青动心的原因是生活成本的显著降低

在香港,高昂的租金和生活开支让不少年轻人感到喘不过气。而在大湾区,生活成本相对友好得多

95后的周盼通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进入深圳一家企业工作,每月花1600港币租下一套两房一厅的公寓。他不仅拥有了独立的生活空间,还用一年半时间还清了20多万港币的学贷

他感叹,北上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星岛头条

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成为吸引港青北上的重要因素

在香港,大多数人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每天通勤时间动辄超过一小时。而在大湾区,房子大了,通勤时间短了,甚至可以骑电动车上班,过上舒适惬意的“慢生活”

00后的Francis在中山从事外贸工作,每天骑十分钟电动车就能到公司,下班后还有时间健身、煮饭,甚至养了一只鹦鹉。他说,这种生活方式让自己重新找回了平衡和快乐



来源:星岛头条

当然,政策的助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是促成港青北上的一大推手。

这个计划要求企业为港青提供不低于1.8万港元的月薪,其中政府补贴每人1万港元津贴,并提供生活指导和职场培训,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大湾区的生活。



来源:香港商报

这一政策让北上变得更加“无后顾之忧”,数据显示,超过90%的首批参与者选择留在大湾区继续发展。

然而,随着港青北上潮的加速,一些人开始担忧:香港会不会因此变成人才沙漠?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香港的独特之处,正是它的“流动性”。无论是历史上作为贸易枢纽的角色,还是今天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从来都是一个开放而流动的城市

学者指出,北上的港青并不是离开香港,而是在大湾区积累经验和资源后,未来以更强的竞争力回流香港。

而与此同时,南下的优才则为香港注入新鲜血液。这种双向的人才互动,实际上是在为香港和大湾区打造一个共赢的循环。



来源:星岛头条

香港不会因为北上潮而失去魅力。相反,这种人才的流动性让香港更具生命力。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国际化、开放性和灵活性,而这种流动正是其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大湾区,这片汇聚了8600万人的土地,如今正承载着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无论是南下的卓林普,还是北上的Jim和周盼,他们的故事正在书写大湾区的未来。而这片土地,也因为他们的到来,变得更加鲜活、充满可能。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港漂南下”、“香港青年北上”的现象呢?评论区欢迎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