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许多朋友一边伏案写总结,一边不约而同地感慨时光飞逝,头上的白发又多出几缕,身边的同龄人又走了几个,关节一年比一年硬,体力一年比一年虚……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开始变老了。体能与外貌的优势逐渐消失,衰败与颓势如影随形。

或许在人生下半场,创造与精彩都将离我们远去。

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却不这么认为,他在《老去的勇气》中这样写道:

人生,下坡路最精彩。

你可以不再向上努力,因为人生已过巅峰。

但你仍可以向前探索,以加法的心态,用积累起来的成绩为自己加分。

不惧老,学会老,人生会有精彩的下半场。


人到中年,总觉得前方有一道无形的线,一旦跨过,所有的能力将迅速消失,而且流失的速度,和年轻时获得他们时一样快。

只是这条线划在哪里,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有些人会觉得是35岁,有人觉得是50岁,而有些人则觉得,这条线永远在前方。


在《学到老》这部纪录片中,作家周轶君采访了一个养老社区里的40位高龄长者:

有现龄96岁的老奶奶,从80岁开始学习宋词,每周开一节宋词鉴赏课,并计划出一本书;

还有一位85岁的老教授,用9年多的时间撰写了500万字的书稿。

除此之外,社区中的其他老人每天也都要上一节数独课,用烧脑的计算激活大脑前额叶区,以保证自己有充沛的智力继续学习。

在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提问:#快50岁的人还可以学点东西吗#,#人到中年学习还有用吗#,每个提问背后,都充斥着“来不及”的焦虑。

岸见一郎本人六十岁时开始自学韩语,虽然精力和记忆力不如从前,但多年的外语学习经验让他找到了很多省力的方法,两年后就达到了自由阅读的水平。

在一次演讲中他谈到自己的这段学习经历,一位老先生站了起来,说自己也是从六十多岁开始学习中文,并鼓励在场的听众,“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在岸见一郎看来,很多人之所以不相信这句话,是因为无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记忆力变差,可支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不可能再学会一项新技能。

可事实却是,只要像年轻时一样努力,不论是掌握一门全新的语言,还是探索全新的领域,都能取得好成绩。

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逐步熄灭竞争欲和胜负欲,逐步对他人的评价脱敏,然后实实在在的,为昨天没做到,但今天能做到的事而欢喜。

只要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这种欢喜就能继续。

有了这份向前看的勇气,你就有无限的时间,把年轻时想做却没做成的事,再试着做一遍。

例如尝试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读一本年轻时没有读下去的书,你一定会发现别有洞天。


我们常说,人到中年要学会做减法,剔除多余的损耗,节约有限的精力。但有时候,加法的心态也同样重要。

岸见一郎在五十岁时做了一次大手术,在枯燥艰难的复健过程中,他发现保持信心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和身边的病友比较,只和前一天的自己比较,这样每进一步,都是巨大的喜悦。

很多缺乏行动力,或者在行动中轻易放弃的人,就是习惯性地做减法。

他们会琢磨,现实中的自己比理想中的自己差多少,比身边人的成就又差多少。

这样的减法做完了,心气也就耗尽了。

是与理想的自己相减之后,或者是与他人的成就相减之后的自己。

为了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以后的人生,我们需要学会“做加法”,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积累与进步上。


岸见一郎就是以这种心态度过了复健期,临出院时,他问主治医生能不能去跑马拉松。医生说“试试看”。

这个答案让岸见一郎很震惊,他以为医生会劝他不要挑战这种高强度运动,但医生却告诉他,不要把自己的可能性局限在“想做,但可能不行”的框架中,重要的是要想——“也许可能呢”?

年初的时候,队友因为自身不断飙升的血压和体重,制定了一个健身计划——每天走1万步。

最开始的时候,我听到了太多的“但是”。

今天是想出门的,但是脚后跟的老毛病又犯了。 脚后跟是不疼了,但是天气又不好了。 天气是好了,但是今天的工作太累了。

可这样走走停停地坚持了半年后,他也慢慢地培养出了一种加法心态:

今天下着雨也撑着伞完成了任务,比昨天畏缩的自己进步了不少;

今天工作特别累,但咬咬牙又完成了目标,比昨天“葛优瘫”的自己进步了不少。

在坚持了1年以后,他的身体素质上升明显,惹得身边的朋友说,“其实我也该运动了,但是我现在这么胖,走两步就喘”。

队友说没关系,一开始少走一些,只要坚持下去就有效果。不过那位朋友到现在也没行动,估计是被“但是”困住了手脚。


放下“但是”的借口,告诉自己“也许能做成”,先迈出一步试试看。

把关注点放在积极的地方,不从理想目标开始减分,而是用积累起来的成绩给自己加分。

你会发现,原来年老多病只是一个幌子,你能做成的事情其实还有挺多。


美国作家布鲁克斯在一次旅途中,听到后座的一位老人向妻子抱怨自己年老无用,不再被他人需要,老人的妻子则不耐烦地斥责了他几句。

布鲁克斯不经意地回头一瞥,发现这位老人竟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名人,这让48岁的他产生了一种危机感。

连这样的名人在变老后,都会失去价值感,更何况普通人呢?

虽然现在的自己依然热爱工作,但也在走下坡路了,要如何克服走下巅峰的失落,保持活力,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学习新媒体写作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60岁的同学。

她告诉我,自己刚退休时也经历了一段“空巢”期。

孩子刚在外地安顿下来,“看孙子”的任务遥遥无期,丈夫每天忙于工作,她一个人在家,觉得不再被任何人需要,“没用”的沮丧感时常困扰着她。

后来她受到一个生活专栏的启发,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

她首先设想了自己80岁时的模样,包括身材、体重、心态和健康状况,然后根据这个目标重新塑造自己的健康习惯, 同时追求更多自己热爱的事情。

在孩子的帮助下,她开设了公众号,学习新媒体写作,虽然收入不多,但她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重新构建了自己的社交网络,也让家人对她的精神状态十分放心。

岸见一郎在书中总结道,人的价值感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他人有益”,一旦觉得自己无法为他人创造显性的价值时,就会觉得自己没用了。

其实能够在每一个能力允许的瞬间,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在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

对于这位60岁仍在写作的大姐来说,能保持引以为傲的健康习惯,能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在不给亲人添麻烦的同时,吸引同频的人一起积极地面对生活,怎么不算有价值呢?


前面提到的作家布鲁克斯在他的著作《中年觉醒》中,总结出人生的两条曲线:

第一曲线是为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的前半生准备的,那时强大的创造力和记忆力助我们创造了许多耀眼的成绩。

但中年以后这些优势慢慢消失,我们就不应该抓住第一曲线不放,而是应该尽快过渡到第二曲线上来。

在这里,表达能力与综合性思维一直在上升,你完全可以去做与这些能力更匹配的事情。

人生的下半场,不是只有走下巅峰的失落,还有转换赛道的自由与惊喜。

它是一种结束,也是另一种新生。


有主持人采访不老女神叶童,向她请教如何优雅地老去。

叶童反问主持人,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急于考虑老去的问题。

主持人回答道,在衰老过程中保持从容与自洽,是每个中年人都想具备的能力。

深以为然。正如视频中叶童所给的答案:不要只看到变老恐怖的一面。

勇敢地向前看,收起比较之心,只单纯地为自己今天能做到的事而欢喜;

跨越“但是”的壁垒,用加法的心态累积新的成绩与体验。

相信自己“有价值”,经营好当下的生活,努力让今天的自己强于昨天的自己。

在文章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记得:

人生的下半场,在失落与衰弱的背后,同样充满了转变与丰盈的可能。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浣溪沙》

作者 | 许清欢

主播 | 知乐,想用声音温暖每个遇见的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