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3 年全年,本田汽车全球销量约为 410 万辆,日产汽车在全球的销量上扬 3.4%,而三菱汽车销售增长 20.2% 至 110.7 万辆。
时至今日,三菱和本田生产的汽车依然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用户和粉丝,并且在日本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倒不是说日本有多喜欢三菱和本田汽车,而是在二战时期,三菱重工和本田此类日系汽车企业,具备转变为生产军用坦克和战机等军工武器的能力,并且在战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即便如今战争爆发,这两个日企依旧具备转型军工厂的能力,辅佐日本自卫队进行防御。
那么,三菱重工和本田在二战时期的贡献究竟有多大?如果发生战争,他们会如何快速提升日本自卫队的作战能力?
我国又有没有这样的车企,能够应对未来“民转军”的需求?
二战时期三菱和本田的贡献
说到三菱重工,这就不得不提一位名叫岩崎弥太郎的日本人,当初他向日本工部成功租借了一间造船厂,随后他将其命名为长崎造船所,而这个造船所,也就是如今的三菱集团。
当时的长崎造船所,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做强,并成为现在的局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日本政府在幕后的有力推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明治社会时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极度渴望能够构建起现代化的军工企业体系,以此来推动本国科技实力的飞跃式发展壮大。
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崎造船所恰好应运而生,精准地“扮演”了日本政府想要的角色。
为何要强调“扮演”,因为本质上岩崎弥太郎并不晓得任何科研技术,也不清楚要如何让日本的科技实力发展壮大。
但因为岩崎弥太郎的“想法”,长崎造船厂受到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同时日本政府还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其进行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不久之后他们便成功掌握了各类工业技术的本领,其中就包括了汽车领域,甚至还涵盖了日本的军工业。
此后,长崎造船厂更名为三菱。
到了战时,作为日本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军工商,此时的三菱深度参与了众多军事项目,其中就涵盖了包括武藏号战列舰等大型军舰的建造工作。
武藏号战列舰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之一,其规模非常宏大,装备也十分精良,不仅拥有强大的火力配置,还具备出色的防御能力和航行性能,而这些由三菱参与建造的军舰,共同构成了日本海军在二战期间的核心力量。
除了在海上军舰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制造实力之外,三菱重工还积极投身于坦克的研发与生产工作,其中九七式中型坦克等一系列装甲车辆的问世,则为日本陆军注入了更强大的力量。
九七式中型坦克配备一门九七式 57 毫米短身管火炮,炮口初速为 420 米每秒 ,这种火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反步兵能力,其配备的九零式榴弹内有 250 克炸药,能够对各类步兵造成有效杀伤。
车体正侧面装甲与同时期德国的三号 A 型到 C 型坦克相比,其装甲厚度几乎相当,由此也可以看出,三菱重工在日本的地位,究竟有多重要。
海陆都能发展,空军方面对三菱来说,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其生产的三菱 A6M “零式” 战斗机,是日本海军在二战初期的主力舰载战斗机。
该战机的罪恶行径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肆虐,还曾在中国的上空横行霸道,在 1940 年的一个月时间里,数百架嚣张跋扈的“零式”战机,以其凌厉的攻势,击落了将近 200 架中国空军飞机。
这一残酷的事实,使得中国空军力量遭受了重创,并严重威胁到了我们的制空权,给中国的领空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但不得不承认的事,三菱重工确实有民转军的能力。
除此之外,本田同样具备向军工业转型的能力,不过相较三菱重工而言,生产范围倒是没有那么广阔,因为当时它主要承担着零件生产的重要任务,其中不乏包括一些曲轴、螺旋桨等核心零部件。
不过这些零部件对于飞机、战斗机的正常运转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便是三菱重工生产的飞机战斗机,也难免需要本田的核心零部件。
就拿中岛 Ki-43 “隼” 战斗机来说,其之所以能在空中飞行,则离不开本田生产的曲轴、螺旋桨等零部件的有力支持。
当然,本田绝非仅仅局限于零部件行业,他们还积极投身于九八式军用摩托车的生产。
这种军用摩托车性能优越,能够帮助日军在战场上迅速地运送物资和人员,凭借其出色的机动性和强大的运输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日军的机动性和作战效率,从而迅速发动侵略战争。
爆发战争后的三菱和本田
虽说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诸多攻击型武器的生产和研发受到了限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三菱和本田丧失了生产攻击型武器装备的能力。
一旦爆发战争,三菱和本田依然具备民转军的能力。
如今的日本的空中自卫队,除了美国进口的战机之外,依然有部分设计和零部件来自三菱重工,而F-2战斗机的生产制造,三菱重工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目前日本90式主战坦克,以及驱逐舰、护卫舰等水面作战舰艇的建造,也都有三菱的身影。
而本田技研工业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经验,其生产的小型航空发动机等产品,可应用于日本自卫队的一些特种作战飞机、无人机等装备,为自卫队提供了多样化的动力选择。
另外他们在无人机技术方面也有所建树,能够为日本自卫队提供先进的无人机系统或相关技术支持。
而就在今年12月18日,据日经新闻等报道,目前本田与日产正在就合并事宜展开谈判,而鉴于日产是三菱的最大股东,三菱未来也有望加入其联盟。
一旦本田与三菱联手,不管是在汽车领域,还是在军工领域,都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整合。
爆发战争后,它们能够迅速转变为军工业工厂,凭借技术共享,能够达成军舰、军机、地面军事装备的大量研发与生产任务。
那么在战争爆发后,面对这样的汽车企业,咱们的车企能造什么?
我国车企能造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在战争爆发后,我国的车企凭借其技术和生产能力,能够制造多种军事武器及装备。
就拿东风汽车所生产的东风猛士系列高机动装甲车来说,其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地形和路况下迅速灵活地行动,从而在战场上快速部署和转移,同时它还拥有卓越的防护性,能够为车内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有效抵御来自敌方的攻击。
在火力兼容性方面,该车也表现优异,能够搭载多种不同类型的武器装备,可作为轻型装甲突击车辆投入使用,在战场上发挥重要的突击作用。
北汽集团制造的勇士系列越野车,同样具有很大的潜力,这款越野车本身就具备优秀的性能基础,通过合理地加装防护装甲,能够大幅提升车辆的防御能力,使其在危险的战场环境中更加坚不可摧。
而且为其加装先进的武器系统等装备进行改装后,能够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从而成为满足多样化作战需求的装甲车辆,无论是执行侦察任务、运输重要物资,还是参与突击行动,都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不止是这些老牌车企,新晋车企的势头同样也猛。
新能源车企在电池技术、电机研发等方面的成果,可应用于军事车辆的动力系统,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特点,若应用于军用车辆,可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和作战半径,减少对传统燃油补给的依赖,增强军事行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企在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成果,为海军舰艇的动力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或氢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噪音低、无污染等优点,若应用于小型舰艇或辅助船只,可降低舰艇的声学特征,提高其在反潜作战等场景下的隐蔽性,同时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从而增强海军的能源自主性。
另外在陆路攻击方面,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新晋车企的小米了。
2024 年 7 月 12 日,小米成功拿到了汽车资质,而这也是国内最后一家拿到汽车资质的企业。
之所以小米公司能够斩获最后一个汽车资质的名额,原因在于早在 2021 年 8 月 10 日,于小米 MIX4 发布会的尾声,小米正式推出第一代仿生四足机器人 CyberDog,其在内部被称作“铁蛋”。
当时这款“铁蛋”只能做一些类似握手、翻跟斗之类的动作,不过小米官方在发布会结束之后,还是特地为其注册了一个社交账号,原本旨在用以分享铁蛋的平时日常,以及一些系统、自主能力的更新。
然而自 2022 年 1 月 11 日起,这个账号便戛然而止,不再更新,但到了今年的中柬联合军演中,一款新型机器人却参与至作战中,无论是从外观,行进姿势来看,都与当初的“钢蛋”如出一辙。
该机器人可以跟随士兵执行任务,并随时汇报周围环境的变化,成为士兵的 “智能助手”。凭借其出色的态势感知能力和灵活的行动能力,它能够与士兵密切配合,提高军队的整体作战效能。
或许也正因如此,小米才能有惊无险的拿到造车资质。
如果情况属实,未来我国的众多车企不仅将实现民转军的可能,覆盖至海、陆、空三个层面,而且在无人机领域,我们也有更多类似“铁蛋”的机器人大量涌现,并实现战争现代化,大家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