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发展了几千年,每个时代都有标志性的人物来扛起书法的大旗,比如钟王、欧颜、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然而到了近现代,谁又可以被称为最伟大的书法家呢,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唯有一位书法家能够被称为“伟大”,这个人就是于右任先生。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原名伯循,字诱人,号髯翁、太平老人,曾用名刘学裕、原春雨等,笔名右任、骚心、大风、半哭半笑楼主、关西余子等,被尊称为“右老” 。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
很多人对于右任先生的印象是同盟会元老,在辛亥革命、护法运动、国共合作等事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堪称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先后创办了很多高等学校,为中华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于右任先生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就是爱国诗人,他那首《国殇》充满了浓厚而真挚的思乡之情,是其晚年渴望叶落归根,但是却难以如愿,满含哀伤和悲愤创作出的刻骨铭心之作,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除了上述两个身份外,于右任先生还是一位书法家,在清末康有为等人尊碑思想影响下,于右任先生于魏碑有着深入的研究,曾有“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的诗句,终成为一代碑学大家。
于右任先生的书法深度取法魏碑,但是与其他宗碑书家刻意追求狞厉的笔法不同的是,于右任先生注重表现魏碑书法的雄浑大气,观于右任先生的书法,无不为作品强大的气势折服,尤其于右任先生的大字作品,气势雄强,动人心魄。
于右任先生引碑入草,在深研怀素小草书的基础上,融入魏碑的笔意,加上用心布白,于宽博潇洒中别具神韵。同时,于右任先生一改草书混乱的时弊,以“易识、易学、准确、美观”的原则,创立”标准草书“,使草书文字标准化、规范化,促进了草书的发展,被称为“当代草圣”。
于右任先生的书法成就得益于他独特的习书方法和书学观念。他曾反复强调他的学书理念:“学书法不可不取法古人,亦不可拘泥于古人”,“临是临别人的,写是写自己的;临是收集材料,写是吸收消化。”这些理念对学书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书法贵在自然书写,然而很多宗碑书家为了追求石刻效果,往往笔法繁琐,难以流畅,于右任先生一改前人弊端,强调一切须顺乎自然,“在动笔的时候,我绝不是迁就美观而违反自然。因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
所以观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虽然充满碑意,但是丝毫不显碑态,在他笔下,魏楷的行书化和行草书的北碑化,就是他这种“自然观”的直接反映和成功结果。他的这种观点对后来的学书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5岁,葬于台北大屯山。于右任先生的一生无疑是充满坎坷和传奇的,他在多个领域都对后人乃至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书法家,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