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撤出,或许那个时候的张学良已经后悔了。

张学良的父亲是张作霖,他将毕生心血都用来经营这片白山黑水之地,但是转眼间沦为日本侵略者的囊中物。



如果张作霖还活着的话,一定会谩骂张学良,后来张学良投奔了蒋介石,当时可谓是风光无限,实则内心的酸涩只有他自己清楚。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学良与中共有了关系,或许这就是让张学良看清蒋介石的开始,此事还需要从他的手下高福源说起。

当年张学良遵蒋介石之令剿共,手下将士被我军俘获,高福源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东北军的团长,当时有一定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张学良还是高福源本人,都认为是有去无回,可万万没想到,人民军队不但没伤他分毫,还悉心教授他许多道理。

也就是那个时候,高福源对我军的看法变了,后来更是真心接纳了共产主义思想,之后我军大度地放他回东北军,希望他能劝张学良进行抗日。



高福源归队的一瞬间,张学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按照蒋介石的做法,必然是有去无回,而高福源不仅回来了,身上还没有一点伤。

更让张学良意外的是,高福源一本正经地对他说道:“少帅,是红军派我回来的,红军一心想帮咱们打回老家,给老帅报仇!”

听闻“老帅”二字,张学良心头便如遭电击,当年张作霖与日本人有过周旋,却始终坚守底线,而他却将自己的领土拱手相让。

其实一直以来,张学良一直想为父报仇,奈何蒋介石一门心思剿共,于是他的内心便发生了改变,当即派人去与红军联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党察觉张学良态度松动,立即派李克农前去谈判,也正是这次交流,张学良深切感受到我党的诚意。



这次见面之后,张学良不止一次劝说蒋介石抗日,但蒋介石始终不答应,于是张学良内心开始转变,想要采取非常手段让蒋介石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对蒋介石发动兵谏,这便是著名的西安事变,之后我党迅速派遣代表团奔赴西安进行谈判。

然而在众多谈判的人中,很少有人记得刘鼎,他是西安事变的关键功臣,毛主席曾多次称赞:“西安事变,刘鼎同志功不可没。”

刘鼎生于1930年,四川南溪县人,年少求学时接触到了先进思想,堪称进步学生中的中流砥柱。

1923年刘鼎远赴德国勤工俭学,年底正式转为共产党员,后来又奔赴苏联,主要学习航空知识,为日后成为军工打基础。

刘鼎学成归国后,投身军委保卫局二科,担任了一些职务,于1933年调任闽浙赣苏区,开始为红军研制火炮。



1936年3月,经宋庆龄牵线、张学良力邀,刘鼎成为张学良的副官,实则是我党驻东北的军代表,他多次向张学良传递抗日的政策。

直到西安事变前夕,刘鼎接连给中央送出四封密信,主要是传递张学良的思想动态,以及国民党内部的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党对西安事变有一定的把控,之后代表团赶赴西安,全力构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这个过程中,刘鼎全程参与接待,等事情结束后,他又领命妥善处理东北军善后事宜,总之他将工作完成得滴水不漏。

新中国成立,刘鼎投身军工生产与管理,后来遭康生一伙恶意诬陷,导致他长期蒙冤受屈,被内部定性“不得重用,不得担任正职”。



直至粉碎“四人帮”,中央为刘鼎彻底正名,1986年因病溘然长逝,享年83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