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到上海博物馆看什么?
快收下这份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2025年观展指南,
从新春年俗到珍品书画,
从历史文物到海派文化……
陪你精彩一整年!
人民广场馆
01
灵影仙踪
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
2025年1月14日至3月2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第三展览厅
乙巳蛇年,鳞动春归。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其无足而水陆畅行,冬眠或蜕皮后宛若新生,种种特质令古人敬畏并将其神化。上博一年一度的迎春特展,将首次在独立展厅亮相。13件组古今中外的文物精品,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馆藏,邀请见证灵蛇传说在中华文明中的绵延与变迁,感受灵蛇文化跨越山海、连接各民族的精神共鸣。
重点展品
漆木匜形杯
战国中晚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前221年)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蛇纲网状铜器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1992年云南玉溪李家山遗址51号墓出土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02
古犀珍献
明清犀角器展
2025年5月30日至2026年5月底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三楼原印章馆
犀角是古老的工艺用材。 中国的犀角雕刻至迟于汉代已经成熟,历经唐宋的发展,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 犀角雕刻艺术借鉴和融合了金、玉、漆、竹、木、牙雕的样式或技艺,体现了手工艺传统中“物尽其用、材尽其美、人尽其巧”的价值追求,不仅传达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旨趣,也为今天的造物实践提供了颇具价值的艺术参考。
上海博物馆是全球明清犀角器的重要公立收藏机构。本次展览从馆藏中遴选百余件犀角器珍品,并辅以与犀角雕刻艺术相关的其他文物,造型多样、题材丰富,为观众多角度地呈现这一无比珍贵而又鲜为人知的传统工艺门类。
重点展品
周文枢 犀角雕松崖流溪杯
明末清初(17世纪)
上海博物馆藏
2015年仇大雄捐赠
犀角雕兽面纹扁足方鼎
清(1644-1911)
上海博物馆藏
03
珠归海上
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
2025年8月20日至2026年4月19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三楼原书法馆
在上海博物馆书画收藏中,由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家族于2000年捐赠的“两塗轩”书画是尤为值得珍视的一部分。庄先生热爱中国文化,感怀华夏文物流散海外,倾毕生搜求数百书画珍品宝藏于“两塗轩”。他志行高尚,不以其为一家之私藏,其哲嗣庄长江先生、女儿庄良有女士秉承父亲心愿,征得家族同意,遴选书画精品233件,慨然捐赠上海博物馆。
“两塗轩”珍藏书画内容丰富,自宋至近现代,跨八百余年,涵盖书画史上主要的风格与流派,有宋人《秋山萧寺图卷》、明人《十八学士图》四屏、林良《竹禽图》、董其昌《手札九通卷》、齐白石《七冠报鸣图》等书画精品。适值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位处人民广场馆的“两塗轩”陈列室亦加以改建,经梳理研究,此次精选45件庄氏家捐赠书画藏品展出,望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展览。
重点展品
佚名 秋山萧寺图卷
宋(960-1279)
上海博物馆藏
2000年庄万里家族捐赠
佚名 十八学士图屏
明(1368-1644)
上海博物馆藏
2000年庄万里家族捐赠
董其昌 行书手札九通卷
明(1368-1644)
上海博物馆藏
2000年庄万里家族捐赠
04
红翠斗芳菲
宋元明漆器珍品展
2025年9月19日至11月23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第二展览厅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之一,漆器工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步,到了宋元时代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雕漆、填漆、戗金、螺钿等工艺共同构筑了一个绚丽彩色漆艺世界。为了让观众了解璀璨的中国漆器文化,尤其是珍贵的宋元传世珍品,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将于2025年秋季共同主办展览,展品总数近200件,汇聚了以东京国立博物馆为主的日本多家著名收藏机构的中国漆器精品。
展览拟通过展示海外传世的宋元明漆器精品,特别是宋元珍品,系统梳理中国漆器的艺术成就,进一步探究并向公众和学界呈现中国漆器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精神内涵。
重点展品
剔黑楼阁人物图盘
南宋(公元12-13世纪)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黑漆螺钿海涛龙纹菱花盘
元(公元14世纪)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剔红花鸟纹长方盒
南宋(公元13世纪)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05
至扇至美
上海博物馆藏历代精品书画百扇展
2025年10月至2026年2月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第一展览厅
中国扇面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于扇面之上挥洒书画,为后世留下丰富的艺术珍品,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上海博物馆馆藏书画扇丰富,数量多达千余件/组,包含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多种题材,形制上有扇页和成扇等不同形式。
本次历代书画扇展以时间为线索,遴选馆藏宋、元、明、清及近现代不同时期名家精品书画扇100件,其中不乏宋徽宗赵佶《草书七言诗二句》纨扇页、元盛懋《秋江垂钓图》纨扇页、明姚绶《行书诗》扇页、明唐寅《临流倚树图》扇页等鲜少亮相的名品。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扇面书画艺术的魅力。
重点展品
赵佶 草书七言诗二句纨扇页
北宋(960-1127)
上海博物馆藏
盛懋 秋江垂钓图纨扇页
元(1271-1368)
上海博物馆藏
姚绶 行书诗扇页
明(1368-1644)
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 临流倚树图扇页
明(1368-1644)
上海博物馆藏
05
暂得之乐
暂得楼捐赠陶瓷展
2025年10月至2026年8月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二楼原陶瓷馆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暂得”一词被大收藏家胡惠春先生用作自己收藏的堂名,表达了他每一次与心仪文物相遇的喜悦,展现了豁达的胸襟。胡惠春先生分别于1950年和1988年将珍藏的300多件珍贵陶瓷文物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此后,其后人又陆续将暂得楼旧藏珍品捐献而出。
暂得楼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陶瓷器数量可观,质量尤精,时间跨度从晋唐到清末,尤以明清官窑瓷器为重,清代官窑瓷器中成对的珍品更是难得一见。1996年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开馆之际,在二楼常设“暂得楼陶瓷馆”展厅,以致敬胡惠春先生的慷慨捐赠。该展厅经短暂整改后,将于2025年10月以崭新面貌重新开放,让观众得以再次目睹这些至美佳作。
重点展品
景德镇窑苹果绿釉印盒
清康熙(1662-1722)
上海博物馆藏
2021年胡惠春、王华云伉俪后人捐赠暂得楼旧藏瓷器
景德镇窑粉彩百鹿尊
清乾隆(1736-1795)
上海博物馆藏
1988年胡惠春、王华云伉俪捐赠
景德镇窑冬青釉印花古铜器纹瓶
清乾隆(1736-1795)
上海博物馆藏
1950年胡惠春、王华云伉俪捐赠
07
摩登华影
海派旗袍与百年时尚
2025年12月中至2026年8月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一楼原青铜馆
20世纪于中国是波澜壮阔的百年,社会风俗与服饰生活都开启新纪元。时人为立于万国竞争之世,服饰由繁琐趋于简便,传统服装虽退潮而去,人们在慕洋服之余仍未忘本心,在革新与复古的交织中,孕育出中西融汇、古韵新潮的经典国服款式——旗袍。
上海繁华甲于全国,海派旗袍更是独树一帜,既承载国人自信,又博采世界精华,从上海走向世界,发展为独立艺术与综合文化。本次展览将采用沉浸式展出,以张信哲先生的收藏民国旗袍及贝聿铭之妹贝洽(Patricia Pei)女士捐赠旗袍为主要展品,从服装时尚的角度,展现百年摩登生活,讲述江南女性从古木青砖的往昔步入流光溢彩时代的故事,演绎海派旗袍如何历经百年更迭,成为全球女性华服代表的历程。
重点展品
水绿地珠片丝带绣花卉纹蕾丝旗袍
20世纪50年代
上海博物馆藏
2021年贝洽女士捐赠
黑白涡纹植绒旗袍套装
20世纪60年代
上海博物馆藏
2021年贝洽女士捐赠
08
出神入画
文物中的传奇故事
2025年12月中旬至2026年8月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二楼原陶瓷馆
竹林笑傲七贤事,青梅煮酒谈笑间,玉人待月西厢下,苏子赤壁泛歌船……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志怪传说、英雄演义、戏曲故事、文人佳话,定格于不同材质的文物之上,形成经典的图像叙事传统。这些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与图像,其诞生、流传与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工艺技术与时风世俗;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它们又碰撞出更丰富多彩的火花,在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演绎出全新的灵感。
本次展览选取刻画经典故事图像的瓷器、漆器、竹刻、铜器、版画等各类精彩文物,带领观众畅游中国传奇的世界,解读妙趣横生的典故,透析图像叙事的传统,追索传奇演绎的脉络,也共同寻觅故事背后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与精神特质。
重点展品
景德镇窑釉里红“彭祖烧香”图瓶
元(1271-1368)
上海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五彩西厢记“长亭送别”图觚
清顺治(1644-1661)
上海博物馆藏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清(1644-1911)
上海博物馆藏
跨年展览
1.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2024年7月19日至2025年8月17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一楼
2.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
2024年7月19日至2025年8月17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二楼
3.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与世界
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3月30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第二展览厅
4.金琅华灿: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展
2024年4月25日起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四楼展厅
*以上展览名称及信息仅为预告内容,具体情况请以开展前公布为准。
2025,期待与您相约!
编辑 / 孙超慧
来源 / 乐游上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