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许多人津津乐道的称赞川军、湘军、桂军、粤军什么的,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

但是很少有人提起,抗战时间最长,牺牲最大,出兵最多的河北(包括天津和北),也就是冀军。



日本投降后,八路军总兵力达到102万,其中60%以上的战士,都是河北籍的。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五大野战军中,除了第三野战军以外,其余四大野战军中,河北籍战士占比也是最高的。

可能这个说法,会引起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朋友的反对,但事实胜于雄辩,凡事不能想当然。

先说陕西,陕西是上述4个省中人口最少的,当时只有900多万。更要命的是,人口稠密的地区,都控制在国民党军手中。

红军占领的陕北地区,地广人稀,扩军非常困难。几支红军主力经过长征,在陕北会师时,总兵力只有3.3万人。经过两年的发展,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总兵力也只有4.5万人。

陕北缺乏足够的兵源,严重制约了红军的发展。

然后再说山西,当时山西的总人口只有1,000万左右,全省105个县,被日军占据了半数以上。

另外山西是晋绥军的发祥地,总兵力在20万左右,控制着全省30多个县。

没有被日军和晋绥军完全控制的区域,大多都是在人烟稀少的深山中,八路军在这些地方,可发展空间也不大。

河南人口稠密,但是国民党军在河南驻有重兵,八路军活动的区域,主要限制在黄河以北的部分区域。可供发展的空间太有限了。

最后说山东,1930年山东总人口就达到3600多万,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人口达到6,300万,人口增长率仅次于东北三省。

八路军在山东有4个比较大的抗日根据地,按理说扩充军力没什么困难。

事实并非如此,日军在山东只有2万多驻军,另外还有大约将近20万人的伪军。日伪军主要控制着山东的大中城市,以及交通干线。

给八路军发展造成最大困扰的是顽军,山东八路军通常要使用60%以上的兵力,来应对顽军。

顽军给山东八路军带来的困扰,丝毫不亚于日伪军。

可无论是顽军还是伪军,他们最热衷于抓壮丁。八路军条件艰苦,作战频繁,普通百姓主动参军的意愿并不高。

山东八路军兵员主要来源地,主要集中在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的山区,例如说著名的沂蒙山区。

当时河北的人口总量,远不如山东和河南。但因为没有顽军的困扰,河北八路军才得以最长足的发展。

1930年时,河北总人口2846.65万,到日本投降时,全省人口锐减到2731.27。是全国人唯一人口负增长的省份。

现在统计有多少河北籍战士参加了八路军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一共组建了67个军,我们可以从这些部队的前身,是八路军哪支部队,就可以一窥端倪了。



第一野战军实际下辖九个军,其中第五、第九军来自于新疆起义部队,本文不加赘述。

第一军的前身是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这个纵队的主体部分,来自于抗战期间的八路军120师老358旅,和第一独立旅。

358旅分新358旅和老358旅。新358旅来自于红军长征部队,而老358旅前身是第120师独立第二旅。

独二旅前身是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五支队,这个支队是是由华北抗日联军第27支队改编而成的,另外独二旅所部一个团,是由河北游击军游击第2师编成的。

独二旅兵源主要来自于固安、霸县、雄县、静海等八县。

独一旅由八路军715团两个营,与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合编而成。第4支队的前身是河北游击军第5路。

西野一纵刚组建时全纵队8300人,其中河北籍战士就占了6100多人。

第二军的前身是西野二纵。这个纵队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八路军第359旅。

359旅的两个主力团,第718团又称平山团,清一色的平山县子弟。后来359旅以718团为主力组成“南下支队”,路披荆斩棘。深入到湖南岳阳一带执行抗日作战任务。

日本投降后,“南下支队”被改编为西野第二纵队,全纵队总兵力8600人。河北籍战士占到60%多。

另外第359旅留守延安部分去了东北。

第三军的前身是晋绥野战军第三纵队,三纵下辖的三个旅,分别来自于晋绥野战司令部独立第二旅、第三旅,以及晋绥军区独立第五旅。

独立第二旅是120师在冀中组建。

独五旅前身是八路军雁北支队,该支队是由河北游击军第五团,蔚县游击支队,涞源游击支队合编而成。

三纵成立时总兵力8400人,其中河北籍战士占六成多一点。

第四军的前身是西野四纵,由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所部警备第一、第三旅合编而成。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中虽然没有出现河北,但这却是一支纯粹由燕赵子弟组成的队伍。

1944年2月,八路军冀南军区,抽调第3、第11、第16、第19、第32团以及回民支队奔赴延安。这年秋天,八路军冀中三分区,也抽调6个团去了延安。这些部队被统称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第六军、第七军的情况,和第四军差不多,这三支部队,河北籍战士都占到70%以上。

唯一的区别,第七军的部分战士,来自于八路军晋绥军区,这个军区的部队,主要来自于八路军冀中军区,包括第17、18、22 、26、27、 29 、32团,和冀中警备旅的第一、第二团,一共是9个团。

第八军同样来自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只是这个军以骑兵为主,前身是八路军冀南军区骑兵团,和冀中军区骑兵二团联袂组成。

只不过第八军番号存在的时间很短,从组建到取消番号,前后只有8个月时间。



第二野战军下辖10个军。

第十军的前身是中野二纵,该纵队的三个师,都是在八路军冀南军区组建而成的。

第11军的前身,是中野三纵。1938年1月,八路军第769团将赞皇独立营,临城独立营,以及冀西游击支队合编而成一个旅。

另外,由宁晋、冀县、赵县、藁城、束鹿等五县自发的抗日武装联合起来,组成五县连庄会,总兵力8000多人,在负责人赵辉楼的指挥下,正式改编为八路军独立第二团,后来更是成为中野三纵中,实力最强的一支。

第十二军的前身是中野六纵,这个纵队的主体部分,来自于八路军第129师东进支队在冀南组建的三个团,分别是独立旅第2团,新编第四旅第10团,和青年抗日纵队第2团。另外还囊括了活动在藁城一带的“河北抗日义勇军”第2路军第2师。

第十三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这个纵队在抗战期间就是大名鼎鼎的386旅。

386旅原先只有772和771两个团。1938年2月在冀南扩编了新一团。

386旅作战任务频繁,伤亡很大,在太岳山区很难补充兵力。1943年9月7日,八路军冀南军区将第20团划归第386旅建制。

第十四军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抗战期间,这支部队主要活跃在晋西南一带,所以河北籍战士不多。下辖的三个师,三分之一来自于山西,其余的60%多,来自于淮海战役时廖运周的起义部队。

第十五军的前身是中野九纵,这支部队在上甘岭战役中大放异彩,一战成名。

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29师教导团5连,抵达山西的太谷、阳泉、寿阳、昔阳等地进行抗日活动,但是由于情况特殊,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一直到1939年11月中旬,驻扎在武安的国民党军冀察游击第二路军第2师,在师长范子侠的率领下宣布起义,接受第129师指挥。起义部队被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10旅。

1945年8月,八路军太行军区从各军分区抽调8个独立团,组成第二纵队新编第一旅。

这8个独立团分别来自于山西的沁河(沁水),昔(阳)和(顺)独立团。

来自于河北的邢台、武安独立团。

还有来自于河南的修武、博爱、辉县、安阳等地的四个独立团。

在这支部队的创建之初,河北籍战士,依旧占到五成以上。

第十六军的前身是中野一纵,一纵也是中野10个主力纵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同时也是第二野战军中,唯一一支由八路军第115师发展而来的部队。

一纵下辖三个旅,分别来自盐山县旧县镇起义的山东八路军教导第三旅,冀南军区第七旅,以及冀南军区组建的南下支队。

这个纵队中河北籍战士和山东籍战士几乎各占一半。



第17军的前身是中野11纵,这个纵队的三个旅,分别来自于冀鲁豫军区的第3、4、5、6、7、8六个军分区,除第八军分区外,其余5个都在河北境内。

第18军的前身,是新四军第四师,这个军中的河北籍战士不多,主要来自于1940年八路军南下纵队。

南下纵队下辖4个旅,除了第344旅,其余的三个旅都是在冀中组建的。

南下纵队在涡北,与在当地坚持抗战的新四军第六支队(1020人)合编为三个旅。

第344旅改编为第四旅,其余部队编为第五、第六旅。

改编完成后,南下支队两个旅继续向淮上进军,留下的第六旅后来被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

第19军组建比较晚,下辖的三个师,其中组建最早的那个师,战士们大多都是山西籍的。其余的两个师,都是解放战争时期,来自于河南省海宁县顾县镇的起义部队。

第二十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

一纵的三个旅,分别来自于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四纵队,苏中军区教导旅,苏浙皖军区第二纵队。

虽然这支部队于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但是这支部队中,山东籍的战士并不多。战士们主要与来源于南方八省的抗日游击队。

第21军的前身是华野二纵。

二纵是由新四军第2师的第四、第五旅,以及第4师的第九旅组建而成的,第九旅中有少量的河北籍战士,上文已经说明,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第22军的前身是华野三纵。抗战时期,这支部队名义上属于山东八路军,但其中河北籍战士占相当大的比例。

1938年12月,在盐山县旧县镇抗日起义部队中,拨出3000多人组成八路军津浦支队,调往鲁南地区。

1940年6月,从起义部队中调出一个团2000多人,组成鲁南支队,与津浦支队会合,统称山东八路军第八师。

日本投降后,山东八师在冀鲁边区的河北部分,扩充了1万多名新兵,被编为滨海警备旅,后改称第九师。

两个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全纵队2.5万人,其中河北籍战士占了竟然六成多。

第23军的前身是华野四纵,是由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改编而成的。

抗战时期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1945年整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三纵队。

日本投降后,这支部队又改称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下辖三个旅,总兵力1.6万多人。

1947年1月,才在山东临沂大官庄,正式改称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

这支部队以江浙一带的战士比较多。其中也有少量的河北籍战士,是济南战役后补充的,一共2000多人。

此时的华野四纵,总兵力已经有3万多人了。



第24军的前身是华野六纵,是由抗战时期的新四军苏中军区独立旅和新四军第七师第20旅组建而成的。这支部队的战士,主要来自于江苏、浙江。

第25军的前身是华野七纵,这支部队是由新四军第3支队发展而来的。

1938年春天,来自于闽北、闽东,以及闽西的红军游击队,正式编成新四军第3支队。下辖5个团。后来又在含和、沿江、皖南、巢湖补充了4个独立团。

战士们主要来自于福建和安徽。

第二十六军的前身是华野八纵。这支部队是由山东八路军鲁中地区的第一、第四旅合编而成的,山东籍的战士占绝大多数。

第27军的前身是华野九纵,抗战期间由胶东地区几支抗日武装发展起来的。九纵是第三野战军战斗力最强的,没有之一。其战士来源地,主要集中于山东胶东地区。

第28军的前身是华野十纵,这支部队中河北籍战士占比还是很高的。

抗战时期,山东所有的抗日根据地中,冀鲁边区的实力是最雄厚的,号称山东八路军的“兵库”。

日本投降后,冀鲁边区所辖部队编成山东七师和渤海独立旅(也称刘其人师),去往东北。除此之外,还有6个主力团留在冀鲁边。

1946年7月和11月,山东军区将这6个团整编为第7师和第11师,两个月后,这两个师被合编为第十纵队。

“排炮打不动,必定是十纵”,这是敌人给十纵的评价。

十纵的防御能力,在第三野战军中首屈一指。

第29军的前身是华野第十一纵。这支部队来自于新四军苏中军区的五个团。清一色的苏中子弟,后来在战斗中补充了许多解放战士。

第三十军的前身是华野12纵,是由新四军华中军区第五军分区发展而来的。

抗战时期,这支部队活跃在长江以南。

1946年春天,渡江北撤至江苏淮安。以后坚持在苏北战斗,一直没有进入山东。

第31军的前身是华野13纵。这支部队组建很晚,是1947年8月,由胶东地区地方武装升级而长的。

第32军成立更晚,1948年3月,由胶东半岛的地方部队升级而成。

第33军的前身是渤海纵队。这个纵队下辖的两个是新编第7师和新编11师,依旧是在冀鲁边区组建的。新编11师下辖的第17、18、19三个团,都是在河北沧州组建的。

第34军是淮海战役中起义部队组建。

第35军是济南战役中的起义部队组建而成。

第36军、37军是绥远起义部队组建。

四野第38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

这个纵队的三个师,都来自于胶东军区。他们乘船横渡渤海,在庄河登陆。

第39军的前身是新四军三师下辖的第7、8、9三个旅,独立旅以及师直的三个特务团。

新四军三师的由来前文已经有过说明,就不加赘述了。



第四十军的前身是东野三纵,由山东八路军第三师,和冀东八路军第21、23旅合编组成。

第41军的前身是东野四纵,是由山东六师,以及胶东的地方部队合编而成。后来海城起义部队也编入这个纵队,所以该纵队中,拥有大量的云南籍战士。

第42军的前身是东野第五纵队。

东野12个主力纵队中,五纵成立最晚,是由三个独立师合编而成。

辽东军区独立第一师,分别由辽南警卫营、庄河保卫团、安东保卫一团、辽宁军分区警卫一团、和延安炮校部分兵力组建而成的。

东野独立二师是由靖宇支队、通化支队,以及部分山东部队合编的。

独立第三师的三个团,分别来自于辽宁三分区基干一团,四分区独立一团,安东保安第三团。总体来说,这个纵队的战士,主要来源地是辽宁。

第四十三军的前身是东野六纵。这个纵队下辖的三个师,一个来自于新四军三师七旅,一个来自于山东七师,还有一个是渤海独立旅。关于七师和渤海独立旅的来历,前文也说过了。

第44军前身是东野七纵,这个纵队下辖的三个师,表面上看上去来自不同的9个省份。其实深究,都是抗战期间的冀中八路军。

第45、46 、48三个军,都来自于河北。

1947年4月,东北形势紧张,为了取得兵力上的优势,将实力雄厚的冀热辽(辽北省)军区划拨给东北。

其下辖的主力部队8万多人,被整编为东北野战军第八、第九、第十一纵队。

由于热辽地区人烟稀少,兵源不足,所以上述三个纵队也被称之为冀东部队。

第47军的前身是东野十纵,这个纵队下辖的三个师,有两个是八路军359旅发展起来的。

359旅所辖的三个团,都是在河北发展起来的。

另外还有一个师,东满独立第一师,是从吉林组建的。

第49军的前身是东野12纵,所部三个师,分别来自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

第四野战军入关前,每个主力纵队都补充了一个独立师。

其中第8、9、11三个纵队补充的独立师,都来自于冀热辽军分区。从而保证了这三个主力纵队中,河北籍战士占比都在80%以上。

第50军来自于长春起义部队,以云南籍战士占绝大多数。后来在四川剿匪战斗中,又补充了大量的四川籍战士。



第51军是武汉以南,贺胜桥、金口起义的部队改编而成。

第52军、53军由长沙起义部队改编而成。

第54军是第四野战军第44军和第45军合编而成的。

第55军是第四野战军第48军和第49军合编而成。

第56 、57、 59军的只预留了番号,并没有成军,原因是当时对桂军还抱有幻想,希望他们能够和平起义。

第58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部队的三个师,分别来自于冀南军区的第四、第五独立旅,以及三个独立团合编而成。

第六十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八纵队。

华北军区有两个第八纵队,第60军的前身,隶属于晋冀鲁豫军区的太岳军区。

太岳军区的范围,大多在山西,还有一小部分在河南。

这个军的三个师,都来自于抗战期间在冀南组建的八路军第386旅第17团,新一团,教导团、骑兵团,第4团。

第四团被划拨给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后,改称豫北义勇军。

第61军的前身,是华北第十三纵队。

该纵队下辖的9个团中,有5个来自于冀南。

第62军的前身是华北第十五纵队,抗战时期隶属于八路军太岳军区。

第63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三纵队,这个纵队在抗战期间也被称为冀中纵队。

第64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四纵队。这个纵队抗战时期称为冀晋纵队、陈正湘纵队,是由八路军冀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部队组建而成的。

第65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八纵队。抗战时期八路军冀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下辖涞源、易县、涞水、定兴、徐水、满城等十个县。

八路军在一分区相继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20、25、 26、34共八个团,以及四个区队(相当于团),部队一部编入64军,剩余部分编成65军。

第66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一纵队。

1938年11月,八路军第120师第二独立支队200多人,挺进冀中地区,相继组建了冀察热辽挺进军第6、7、8、9、10、12、44共七个团。

其中除第9团被调往延安以外,其余部队都留在北平以西或者以北地区。

日本投降后,上述部队被整编为两个独立旅。随后扩编为华北军区第一纵队。



第67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二纵队。

第67军的活动区域,与第66军高度重合,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个纵队,是由八路军第115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68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六纵队,抗战时期,由冀中军区的第7、8两个旅合编而成的。

第69军的番号,在我军历史上曾经被两次使用。第一次全称华北军区第七纵队,是由冀中军区第九旅,和军区所辖6个独立团组成的。平津战役后番号取消。

第69军的番号,给了绥远起义部队。

第70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十四纵。

抗战时期,八路军第129师在冀南地区,组建了新编第4、7、8、9等十个独立旅,上述四个独立旅,经过历次调整,最终合编成第14纵队。

其实在今天,探讨到底有多少燕赵子弟当年参加了八路军,已经很困难了。

河北是唯一坚持14年抗战的省份,也是抗战期间全国唯一人口负增长的省份。

河南的朋友说他们,在抗战期间损失了1000多万人口,但河南的人口依旧是正增长。

还有四川,8年抗战,全省人口增长了10%。

都说川军在抗战期间牺牲太大,牺牲的团职以上将领多达24人,伤亡兵力64.6万人。

如果按照战场上正常的亡一伤三的伤亡比例,川军阵亡将士应该在16万左右。

可是根据资料统计,牺牲的河北籍八路军烈士就有80多万人,其中团职以上干部四百多人。

这也不是本文作者胡说八道,博人眼球。

八路军在抗战期间,三次牺牲超过5万人以上的战斗,都发生在河北。

1938年,6万多冀东八路军向平西根据地转移,一路上遭遇日军的围追堵截,狂轰滥炸,最后平安到达平西根据地的只有3000多人。

1942年的五一大扫荡,由于主力部队调出太多,有着八路军“兵库”之称的冀中抗日根据地沦陷为游击区。

在这次长达数月的战斗中,至少有5万多名八路军战士血染疆场。

几乎与此同时,在日军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中,八路军冀南军区,牺牲连职以上干部5000多人,这些烈士大多数来自于装备简陋的地方抗日武装。

而这种牺牲,对坚持抗战的河北八路军来说,只是冰山一角。



也正因如此,将八路军称之为“冀军”,也就顺理成章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