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隆冬,骤降的气温给农作物越冬带来了不小挑战。南通地区不少农户在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浇灌越冬水等措施,已早早做好防冻抗旱准备。“农业科技人员必须把学问送到田间地头,让农业科技从田间来到田间去。”省政协委员、民建南通市委会主委、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一峰说。
过去一年,张一峰坚持将本职工作与委员履职紧密结合,紧盯农业科技领域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去年省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农人”激发我省农业现代化人才活力的提案》,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省政协十三届九次常委会上,他还作了《加快建立我省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 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坚实基础》的发言,对我省育种技术创新提出建议。
“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与担当。”张一峰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到田间地头、科研院所等一线倾听群众心声,据此撰写多篇社情民意信息。去年,他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大中型企业中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运用情况的反映》《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审查制度需完善》、《汽车销售“盲订”模式存在法律风险》《构建零就业家庭法律及政策保障体系》等被民建中央、省政协采用。
在“三农”工作方面,张一峰指导沿江所探索“科技+保险”服务新模式,为农户提供四季全覆盖的专业培训以及应急突发的技术服务;定期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让“田专家”登上讲台,成为“大先生”;带着最新的技术成果走进校园,带领孩子们感触良田……“农业科研工作者必须切切实实地弯下身子,真心实意贴近群众,让农业技术服务于民。”张一峰说。
作为民建地方组织的带头人,张一峰还带领民建南通市委会发挥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开展民营会员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组建企委会,开展多场“企享荟”沙龙、财税知识讲座、银企交流会等活动,助企谋发展。此外,民建南通市委会还打造“思源·江海行”品牌,开展“助企思进行动”,为会员企业送政策、送科技、送法律、送人才;开展“就业位来行动”,先后组织30余家会员企业,提供近650个就业岗位。
“未来,我将坚守初心,答好‘委员作业’、做好‘三农’服务、当好‘参谋助手’,为这片土地充满生机活力用心鼓与呼。”张一峰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