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庆川,1959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

1977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了一年,1978年12月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南京军区某装甲师工兵营。

那时候,能考上初中的士兵并不多,所以入伍第二年我就被提拔为班长。

1980年春天,我被调到营部担任文书。在那个还没有电脑的年代,我的钢笔字写得漂亮成了最大优势。

营部有个跟我同期入伍的战友秦正阳,我们经常被派去师部送文件,慢慢就熟络了。

秦正阳的父亲是老八路,参加过解放战争,后来在部队负过伤,转业后在县武装部工作。

秦正阳从小受父亲影响,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特别肯钻研业务,是营里有名的爆破能手。

1981年底,我们营参加师里组织的工兵专业比武。秦正阳负责爆破课目,我负责文书档案管理课目。

比武那天,他创造了在30秒内完成1号战斗体积装药的纪录。而我,则在档案分类和文件起草环节失了分,最终他拿了第一,我获得第三。

那时候,部队正在推进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建设。1982年初,师里下文要选拔一批优秀士兵提干。

我们营有两个名额,符合条件的有七八个人。经过初选,最后只剩下我和秦正阳。

考核分三轮:军事技能、文化考试和组织考察。第一轮军事技能测试,秦正阳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领先。第二轮文化考试,我因为高中基础占了优势。成绩出来后,我们俩的总分居然一样。

关键就在最后一轮的组织考察。考察前,我偶然听到秦正阳在电话亭里跟家里通话。

原来他父亲因为当年的老伤发作,已经住院一个多月,家里为了治病欠下不少债。他母亲在电话里哭着说:"要是你能提干,家里就有希望了。"

组织考察那天,我正好排在秦正阳后面。透过门缝,我看到他声音发颤地回答首长问题。轮到我进去时,师政委、营长和教导员都在。

政委开门见山:"你觉得秦正阳这个同志怎么样?"

我站得笔直:"报告首长,秦正阳同志是我们营的技术骨干,去年一年,他总结的'迅速爆破法'在师里推广,为部队训练节省了大量时间。他虽然文化程度不如我,但实战能力比我强。"

营长插话:"但你的文化基础更好,现在部队越来越需要文化高的干部。"

我深吸一口气:"报告首长,我父母都是工人,家庭条件还可以。秦正阳同志的父亲是伤残军人,现在正在住院。我认为,从组织关怀和培养干部的角度,应该优先考虑他。再说,我年龄比他小,可以有更多机会。"

教导员皱眉:"这是组织考核,不是让你发表个人意见。"

我挺直腰板:"报告首长,这不仅是个人意见。秦正阳同志去年在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带出的六名爆破手全部被评为一级战士。相比之下,我在档案管理上还有失误。从实际工作能力看,他比我更适合提干。"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政委盯着我看了很久,突然问:"你不后悔?"

"报告首长,我父亲常说,做人要对得起良心。秦正阳同志确实比我更需要这个机会,也更有这个能力。"

最终,秦正阳如愿提干,被分配到师部工兵科。我继续在营部做了一年文书,后来考上了军事工程学院,1986年毕业后也转成了军官。

1988年,我调到军区工程部工作,秦正阳已经是师工兵营的教导员了。见面时,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老林,那年的事我一直记在心里。"

1992年,我和秦正阳都转业了。他回到老家当了武装部长,我去了省建设厅。每次聚会,老战友们总爱讲起当年的事。

但我始终认为,那不是我有多高尚,而是在那个年代,我们对战友情谊最朴素的诠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