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为年忙拉开了序幕,如果让我选择一年最能代表年味的事情,那便是蒸年糕。记得小时候,每逢腊月二十前后,老爸老妈都会忙活着买米,买枣,买红豆,然后开始泡米,碾米,煮枣煮红豆,最终蒸成一锅一锅的年糕。每年都要给亲戚朋友送一些,家里还有很多,从年前一直能吃到二月。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年糕是贯穿于辞旧迎新的整个过程,也是最彰显年味儿的食物。
年糕,是为数不多的在我国南北都流行的传统食物,据说早在春秋时期便已经出现了,而年糕的由来还与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伍子胥有关。相传其在修建城墙的时候便囤下了粮食,后来其死后,城中断粮,他的部下沿着城墙向下挖了三尺多,找到了许多“城砖”一般的年糕,才得以获救,最终打了胜仗,后来为纪念伍子胥,民间便会在过年期间做年糕来吃。
年糕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食物,民间更是流行着“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儿歌,其是年的象征,也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希望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高,也希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转眼又到了蒸年糕的时候,如今已经不同于过去,还需要买了糯米泡软后碾成面,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现成的糯米面。相信很多人都会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斤面要放多少水合适呢,蒸年糕不同于蒸馒头,其是直接拌面上锅蒸,而如果水多了,很容易塌陷,若是水少了又很难成型,所以把握好水的用量很关键。下面就将我的奶奶一直用的老方法分享给大家,记住一个比例,蒸好的年糕软糯粘香,不塌陷不发硬。一起来看看吧~
1、首先来做准备,我们老家的年糕都是红小豆打底,中间加一层红枣来蒸的。红小豆提前泡软,之后在锅里保持沸腾的状态煮到开花熟透,让捞出控干。
2、红枣也需要煮,时间不用太长,水开后保持十五分钟,枣变软后捞出,再用水把表面的杂质洗掉,同样沥干待用。
3、接着就来处理糯米面,将其倒入大的容器里边方便搅拌,另外准备些凉水即可。撒一点水,双手抓起面粉搓一搓,等待其彻底将水吸收后,再加再搓,循环往复。
4、不同于和面,蒸年糕叫做拌面,其最终不是为了揉成团,而是拌成细小的颗粒状态。怎么去判断呢,我们随手抓起一把来,用手一攥就是一团,再用手指轻轻一扒拉,瞬间又散开,这时候就可以了。
5、接着我们在锅里多加些水,蒸制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同时为了避免年糕粘在篦子上,我们准备两三个白菜叶,洗干净之后铺在上边,之后用大火把水烧开。
6、红豆均匀地铺到最底部,接着拿一个碗一点一点舀起拌好的糯米面,撒到锅中,大约一半的量加到里边,这时候盖住,蒸十五分钟。
7、接着在上边放上红枣,均匀地撒一层,继而将剩余的一半糯米面同样一点点地撒到锅里。之所以是撒,是要轻轻地放进去,不能压实,这样可以方便蒸汽透上来,更容易蒸熟。接着我们把锅盖盖严实,继续大火蒸五十分钟左右,直到表面看起来略微透明,这是糯米面成熟的标志。
8、关火之后,将其倒扣出来,撕下白菜叶,稍微冷却些,然后切成小块即可。彻底凉透以后,将其装进干净的袋子里,低温冷冻存放,每次吃之前重新加热,都跟先蒸的一样软糯好吃。
【技巧总结】
1、拌面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年糕能否成功,水的比例更是尤为关键,我的奶奶告诉我,一般来说,一斤糯米面对应3两水左右,不同的糯米面之间的吸水程度会有所差异,即500克的糯米面,准备150克到180克的水,根据拌面时,面粉的状态去灵活调整。
2、很多人还比较关注蒸年糕用冷水还是热水上锅的问题,在我的印象里,一直都是热水开始蒸的,年糕都比较厚,不易熟,需要提前加热,让锅气出来再开始蒸,并且在蒸制的期间,要确保锅盖严实盖住,不能漏气,更不能打开看,以防锅气散失,影响成品。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