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舒乙说,荻港是江南最好的小镇。

来之前,我看了很多相关的视频,我最感兴趣的,是荻港的“一元茶馆”。

“一元茶馆”开业于1896年,掐指一算,129年历史,是名符其实的百年老店。

当然以前的店名并不叫一元茶馆,而是“聚华园茶馆”,颇有老上海的感觉。

店内的陈设,任性地流露着老旧,满屋子散落着流逝的时光,无需刻意整理归纳。

目光所及,尽是光阴,任君打量。这与外面忙着翻新除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店里白天并不供应一元茶,只有凌晨才提供,为天天来这里喝茶的老人们提供。

这让我想起游埠古镇的早茶。

白天来店里的,都是些游客。不过,标价5元的茶,同样厚道。

我点了杯安吉白茶,品尝一下还不错。

80多岁的老板,其实是一位剃头师傅,60多年的手艺了,

他用理发贴补茶馆开支,维持到现在,难能可贵,也非常酷。

一把上古的理发椅,镜子前堆满各种老式剃头工具。

一旁的红色大脸盘,似乎还冒着热气,散发出理发店特有的肥皂味。

我安静地喝着茶,场景给予的情绪,慢慢融化,进入似曾相识的从前日子。


在一元茶馆附近,还有一家馄饨店,7块一碗馄饨,便宜的让人立马饿了。

老板热情好客,尤其是当我说他才40多岁时,那股喜悦溢于言表,话一下子多了起来,从东唠到西。

端上来馄饨,冒着热气,这可是全鲜肉馅的哦,油香扑鼻。

馄饨店开了40多年,是第一代个体户,店内陈设也很老旧,似乎40年不变。

不由地怀疑,古镇上的人,其实都有一颗怀旧的心?

古镇旁边有一条大河,是东苕溪,

很难想象,我们在瓶窑看到的那一弯浅浅溪流,

到了这里,会变成如此一条雄浑的,能承载千吨货轮的大河。

您有多久没见过这么大的货船?反正在杭州拱宸桥,如今很少见到了。

然后我们再看河边沿岸的民居,是不是觉得比拱宸桥边的房子,更原汁原味呢?


湖州四大古镇:南浔,荻港,新市,双林,各有各的特色。

荻港古镇,地处湖州低洼处,发源于天目山的东西苕溪,在这一带散作千港万湖,

“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墩岛众多”。是四大古镇中,最有水乡泽国之感的古镇。

鱼,成了这里最常见的菜了,甚至形成了特有的鱼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鱼的人更聪明。

小小荻港,历代走出了两名状元,50多名进士,近现代更诞生了百位著名的学者专家。

我始终顽固的认为,一个地方人才辈出,与地理有莫大的关系。

古镇名人:荻港状元陆润庠,是清末宣统皇帝溥仪的先生,由于皇帝年幼,南浔嘉业堂藏书楼的九龙金匾“钦若嘉业”四字由他执笔代题;民国要人陈果夫的岳父朱五楼,上海首任钱业公会会长,荻港渔庄的品牌菜肴陈家菜正是陈果夫的私房菜肴;民国司法总长章宗祥,中国法学奠基人沈家本去世,就是他致悼词的,据说他根本没在“二十一条”上签字;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章鸿钊,是中国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的老师,武汉地质大学都有他的半身铜像,三瑞堂是他的故居;华中师大校长,中国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章开沅。

荻港古镇不收门票,也不收停车费,村民们自如地生活在这里,友好亲切,让人心生好感。

然而古镇目前正在建设,部分景点粉刷一新,这又让人心情复杂。

古镇一旦翻新,往往需要十年时间,才能恢复往日的旧迹,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


不过,古镇有自己的发展逻辑,游客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

老郑的旅行审美偏好,实属小众,不足为道也。

我能做的,继续去寻找,寻找那些能唤醒我们时光记忆的宝藏地。

就比如一元茶馆这样的场景,分享给同好们。

视频已发布,欢迎收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