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半农荣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

刘半农〔1891—1934年〕,原名寿彭,后名复,江苏江阴人,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他出身书香之家,自幼聪慧过人,6岁吟诗作联,7岁进中学,成绩优异。


刘半农

1911年受聘任小教、编辑《江阴杂志》、并参加辛亥革命、任文牍。12年任上海开明剧社编辑。13年任中华书局编译员,并发表40多篇作品,被誉“江阴才子”、“文坛魁首”。后来,他与胞弟刘天华、刘北茂,并称“刘氏三杰”。

1917年,他在《新青年》3卷3号上发表《我的文学改良观》,与胡适、陈独秀三人,并称为新文化运动先驱;又经陈独秀推荐,仅初中学历、才26岁的他,被蔡元培聘为北大预料教授。

1920年,由教育部指派,公费留学欧洲,他携妻女同往,先入伦敦大学学习实验语音学,第二年转入巴黎大学、并在法兰西学院听课,继续攻读实验语音学,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成为我国首位获此大奖的语言学家。


荣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

1925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语音学教授、兼研究所导师,后为文史主任,著《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为我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

1934年,赴内蒙考察方言,不幸染病,逝于北京,年仅44岁!

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写了大量新诗,有新诗集《扬鞭集》、《瓦釜集》,还有《半农杂文》、译著《茶花女》等。


冰心题刘氏三杰

二、《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写作背景

1920年,刘半农在留学伦敦时,有一天,他站在大洋彼岸,注视着月光与海水相融的夜色,看着水面落花、水底游鱼,异国的美景,触动了他的故土之情,思亲之绪喷涌而出,化为诗句,他便写下这首诗。

诗名开始叫《情歌》,后来,因为诗的主题是眷恋祖国的,又因为诗人刚发明“她”字,要第一次在这首诗中,用“她”代称祖国母亲,遂改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首诗,含蓄深邃,深情蕴藉。诗中的“她”,究竟是谁?诗人说指祖国,有人却说指女性。其实,祖国之情是情,男女之情也是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本来嘛,诗无达诂,读者可以自己的心意去理会,两种解释、或兼而有之,都行得通。


刘半农的两本诗集

三、《教我如何不想她》原文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中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四、《教我如何不想她》内容与结构赏析〔上〕

诗人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还由于在诗中首创了“她”字,受到赞誉,是我国早期广为流传的优秀诗篇。

全诗20行,诗人选择了海外“日夜春冬”四景,分写成四个诗节,采用民歌手法,以即景起兴与重章叠句,表达海外游子内心孤寂的滋味,以及眷念祖国、思念亲人的深情,行文有序,形式整饬,极富诗情画意,为自由体的格律白话诗。

第一节5行,诗人先写白天,借景起兴,抒发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明媚的白日,天空晴朗,大地宽广,微风轻拂,云儿飘荡,唤起了诗人思念故土和亲人的感情,情真意切,思绪绵绵。这是写景寄情,望风怀想;

接着,诗人又运用当时的时兴写法,以感叹词“啊”字抒情,并以“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借景起兴,引出怀想:“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是激情喷发的反诘句,强化了怀念深情,从而,表达了对远方祖国和亲人的深沉的眷恋之思,揭示出全诗主旨。

因此,这节诗描写海外游子即景寄情,借景起兴,怀想故土,思念亲人,情深意重,浓烈真挚,表达了一片赤子之心。

第二节5行,诗人再写静美的夜晚,以月光与海洋的契合无间、亲密依恋的情景,寄托自己的感情,进一步抒发了对祖国和亲人的无限眷念深情。

在那“蜜也似的银夜”,银色的月光笼罩在宽阔的海面上,“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诗人让主宾互换,以顶真与对偶辞格,描写两者轻柔依存、融洽难分的互爱情景,创造出和谐统一、甜美似蜜,天长地久、亘古不变的亲密氛围。可是,面对大自然的这种美好境界,诗人却身在海外,不能和祖国在一起,不能与亲人相伴,心里该是什么滋味?这时,诗人以海外美景起兴,导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是一种以美衬美、以宾衬主的烘托法,从而,从正面烘托出诗人对故土与亲人的诚挚眷恋。

接着,诗人又采用了民歌的复沓写法,反复前节诗句:“啊!教我如何不想她?”以重章叠句,咏叹主题。

两节相连,从日夜角度,组成诗的第一段。诗人眷恋祖国、思念亲人,是日也思、夜也念,日日夜夜,无不思念,再复沓反复,一咏三叹,更加增强了抒情效果。


《教我如何不想她》

五、《教我如何不想她》内容与结构赏析〔下〕

第三节5句,从季节角度,首先,以拟人法,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春景,用来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加深了思念的深度。落花无意、流水有情,游鱼姗姗,鱼水情深,燕子呢喃,细语绵绵,春光融融,美不胜收。可是,诗人很久不见亲人了,却百无聊赖,心有不安,因此,美好景物正好烘托出他内心的孤独。

接着,再用复沓叠句,“啊!教我如何不想她?”一咏三叹,直抒胸臆。

第四节5行,再从季节角度,以萧索的冬天景象,象征着孤寂的滋味,更加深了思念的深度。在阴冷冬季,枯树冷风中摇,野火暮色中烧,以工整的对偶句,描写萧疏凄清的情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煎熬。而苦闷之际,又看到那在冷冷的暮色中,西天还挂着橙红的残霞,“落日故人情”又涌上心头。在这两种景色的强烈反差中,诗人在最冷的心灵感受中,流露出对祖国的深深的挚爱与眷恋。

接着,再用“啊!教我如何不想她?”以重章叠句,增强抒情效果。

这后两节,写春冬两景,也相关连,为全诗的第二段。诗人身在海外,看到欢乐的美景时,会想念祖国,而身临萧索孤寂境地时,就更想念祖国了,真正是欢乐时想念,孤寂时更想,无时无刻,都在想念着祖国,就更进一步地抒发了对祖国的挚爱与眷恋。这样,在第一段的基础上,感情得到深化,而内容完备,完美收篇。

六、《教我如何不想她》艺术特点赏析

诗人是我国白话诗的发起人之一,他的这首早期的新诗,融入了歌词、民歌之风,将三者完美结合,如诗如画,意境美好,堪为佳作。

这首诗历来深受欢迎,后来,又经音乐家赵允任谱曲,流传更广,成为经典歌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显著。首先,选材典型,意象鲜明,写景寄情,借景起兴,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全诗选择了海外的四种典型景色,作为寄情比兴的意象,分别是白日的微风微云、夜晚的月光海洋,以及春天的落花游鱼、燕子呢喃,与冬天枯树野火、西天残霞,然后加以渲染,写出异域风光,意象鲜明,意韵深沉,诗情饱满,画面优美。

第二、全诗各节都以比兴法行文、用复沓法抒情,结构新颖,章法有度,形式整饬,韵律和谐,极具自由诗的格律之美。全诗采用民歌写法:首先,即景寄情,描写海外风光;中间以“啊”感叹抒情;然后,再借景起兴,望风怀想;最后,引出怀念祖国、眷恋亲人之情,这样,各节的五句诗,都是先写景寄情,后复沓抒情,组成“写景句十‘啊’字句十起兴句与抒情句”、形成“2、1、2”结构形式,声律也大致匀称,节节如此,显得结构清晰,句式工整,重章叠句,一咏三叹,抒情色彩浓烈。

第三,诗人是语言学家,为现代汉语学贡献颇多,其中,这首诗中的一个“她”字,即可让他不朽矣!

1918年,他独出心裁,创造了—个 “她” 字,指代女性第三人称,但没有正式提出。1920年6月,他在伦敦留学时,受英语“祖国〔motherland〕”阴性词性的启发,认为提出“她”字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写出学术论文《她字问题》,并寄给上海《时事新报》发表。他在论文中,除了“她”,又发明了“它”,从而,把“他”字一分为三:让“他”只为男性第三人称代词,而让“她”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它”则为中性第三人称代词。从此,汉字的第三人称代词,有了清楚地性别上的分工,特别是“她”的发明,让中国妇女摆脱了传统的依附性,在语言学上确立了独立地位。

而且,同年9月,他在这首诗中,第一次以女性“她”字,代称祖国,还把“教我如何不想她”,一口气连续用了五次,又以反诘句出之,表达了海外游子怀念祖国的赤子之心,抒发了浓烈醇厚的爱国感情!从此,这也成为汉语定例:以“她”代称伟大的祖国母亲。

因此,这首诗的价值,不仅是我国现代诗早期的优秀诗篇,而且“她”字的发明,以及首次的两种运用方法,100多年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汉语语言学上,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陈存选2025、01、12

参资:百度百科《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