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迭代启新程,旧貌焕颜韵重生。” 各位看官,当湖北全省 17 个地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 2024 年 5 月齐刷刷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时,这看似简单的更名之举,实则宛如一场时代的接力赛,宣告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大刀阔斧的增量扩张,豪迈转身迈向精雕细琢的存量提升新时代,也意味着政府目光笃定,要为城市的 “里子” 工程倾尽全力,让每一寸存量空间都绽放全新活力。
更名背后的深层逻辑:理念转型的号角
回首 2024 年 5 月,武汉市人大发布的那份《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的报告》仿若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报告明确指出,新组建的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不仅稳稳接住住建局的 “接力棒”,担起房屋建设、住房保障等诸多管理重任,更是勇挑城市更新的大梁。与此同时,乡村建设职能挥别住建局,转由农业农村局接手。这般机构与职责的乾坤大挪移,绝非偶然。
随着城镇化一路狂飙突进,城市问题也接踵而至。就拿我老家那座小城来说,儿时记忆里宽敞明亮的主干道,如今每逢雨季就积水成渊,排水管网老化不堪;老旧小区里,停车位稀缺得如同沙漠里的甘霖,居民们常常为抢车位争得面红耳赤;还有那些爬满岁月斑驳的楼梯房,没有电梯,老年人上下楼都成了奢望。这一切,都是城市成长的 “阵痛”。
恰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所阐述:我国城市发展已然步入关键的城市更新节点,从 “有没有” 的粗放追求迈向 “好不好” 的精细打磨,矛盾与挑战并存。过去大拆大建的城镇化模式渐入尾声,城市要精打细算,在有限的空间里腾挪辗转,一方面勒紧新增用地的 “缰绳”,将住房改造、拆旧建新作为重头戏,杜绝盲目扩张;另一方面聚焦存量空间优化,让城市的每一角都重焕生机。
专家们也纷纷发声,城市更新恰似一场高难度的 “团体操”,涉及规划、建筑、经济、法律等诸多领域知识,需要政府、企业、居民携手共舞,更牵扯规划建设、环保、交通等多部门联动。以往,城市更新职能散落各地,住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职责交叉,恰似一盘散沙。就好比绘制城市更新蓝图时,有的地方住建部门绘一笔,规自部门又添一笔,规划冲突、重叠乱象丛生,与部门职责也时常 “打架”。此刻,住更局应运而生,恰似一位指挥若定的统帅,力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协同共进,奏响城市发展的和谐乐章。
城市更新的发展脉络:历史与今朝的交织
城市更新,其实并非新客。回首海外,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集的新加坡,早在 1974 年就在国家发展部下设立市区重建局,肩负起城市用地、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任,开启城市更新的序章,将弹丸之地雕琢成花园城市典范。
目光转回国内,时光回溯到 2001 年,香港成立市区重建局,专司市区重建大计。2015 年,广州敢为人先,在原市 “三旧” 改造工作办公室的根基上,孕育出全国首个市级城市更新工作承接机构 —— 城市更新局。此后,中央与地方对城市更新重视有加,政策法规如雪花般纷至沓来。2021 年,城市更新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崭露头角,并被郑重写入 “十四五” 规划。仅 2023 年,全国超 15 个省(区、市)快马加鞭出台 30 多条省级政策,超 96 个地级市及以上省市更是火力全开,推出 129 条市级政策,为城市更新保驾护航。
为何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机构职能调整与制度完善如此举足轻重?以广州为例,自 2009 年实施 “三旧” 改造以来,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早期部分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发企业大权独揽,一门心思算 “经济平衡账”,先依经济平衡敲定规划建设总量,再行片区策划与规划调整,结果改造成本飙升,规划建设总量失控,城市交通拥堵不堪,基础配套设施不堪重负。
幸而城市更新局登场,将城市更新嵌入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依托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的双重评估,科学锚定规划指标,同步开展经济分析,城市环境与空间品质得以华丽转身。
再看杭州,住建局虽未更名,却在 2023 年祭出《杭州市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 - 2025 年)》这一 “法宝”,计划 3 年攻坚 4952 个更新项目,涵盖宜居品质跃升、产业升级聚能、城市公共空间优化、历史文化传承、城市智慧与绿色低碳赋能等十大行动。凭借制度建设,确保城市更新资金流向精准,管理严谨规范,形成完美闭环。
我国城市更新的广阔前景:希望的田野
数据为证,近 3 年我国城市更新领域仿若一座强大的 “资金磁石”,撬动投资额高达 13.7 万亿元,项目数量多达 15.4 万个。这些项目究竟涵盖哪些宝藏内容呢?
在 2024 年 3 月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建部揭开谜底:2023 年全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如繁星闪耀,达 6.6 万个,完成投资 2.6 万亿元。其中,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3 万个,宛如春风拂过,惠及 2200 多万居民;加装电梯 3.6 万部,增设停车位 85 万个,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 2.1 万个,让居民生活便利性飙升;改造燃气等各类管道约 10 万公里,为城市 “血脉” 清淤;口袋公园 4100 多个、绿道 5300 多公里破土而出,拓展草坪开放空间 1.1 万公顷,城市绿意盎然。
展望 2024 年,住建部为城市更新锚定 “三大任务”—— 民生工程、市政基础与城市安全等关键领域。计划再改造 5 万个老旧小区,雕琢一批完整社区;持续攻坚城市燃气、供水、污水、供热等老旧管网改造,今年目标 10 万公里以上。
聚焦湖北,这片有着 2000 年前建成老旧小区 2.1 万个的土地,1.7 万余个已被纳入中央补助支持改造计划,1.3 万余个已完成改造 “蝶变”。住更局顺势扛起危旧房改造大旗,探索市场化新路,破解城镇危旧房 “四不” 难题,为百姓住房环境 “美颜”。一线城市也不甘示弱,北京政府工作报告立下 “军令状”,今年启动危旧楼房改建 20 万平方米;广州施行了《城镇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鼓励户型优化、空间拓展,支持增设电梯、公共走廊、地下停车库等配套设施,让居住品质 “更上一层楼”。
除危旧房改造外,城中村改造、老旧废弃厂房更新、商业配套升级、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等纷纷 “入列” 城市更新方阵,并持续推进 “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公园、公厕等建设。不仅有硬件设施的 “硬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社区人文场景重塑等 “软提升” 也同步跟进。
如今,上海、天津、西安、广州、无锡等地纷纷设立超百亿元规模的城市更新基金,我国城市更新市场恰似一片浩瀚 “新蓝海”,潜力无限。展望未来,城市基建大多将围绕城市更新项目展开,并从试点城市向全国燎原。但我们不禁要问,各地在落实城市更新政策时,能否因地制宜,避免千篇一律?面对海量资金投入,如何确保监管到位,杜绝资金挪用风险?在多方参与的城市更新格局中,居民诉求能否得到充分尊重与及时回应?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城市更新的征程中一一探寻答案,共绘城市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的报告》
倪虹.《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求是》杂志
《杭州市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 - 202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