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湖北全省17个地市州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简称“住建局”)均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次更名,不仅是对机构名称的简单调整,更是我国城市建设理念与路径的一次深刻转变,标志着我国城市建设方式从增量扩张正式转向存量提升的“更新时代”。
那么,住建局更名究竟意味着什么?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深层逻辑?
首先,从机构职责来看,新成立的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不仅承担了原来住建局的主要管理职责,如房屋建设管理、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监管等,还重点负责实施城市更新相关工作。这一变化,体现了政 府对于城市更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同时,乡村建设的职能被划出,主要由农业农村局承担,这也使得城市更新工作更加专注于城市存量空间的优化提升。
其次,住建局更名是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和路径转变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老化、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更新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之举。2024年政 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这些都表明,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再者,住建局更名也体现了我国城市更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过去,城市更新的职能分散在住建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多个部门,职权边界不清,导致工作中存在冲突和重叠。新机构的设立,有利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运营的一体化推进和实现,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
事实上,城市更新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新加坡等典型城市型国家,城市更新工作已经有着数十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城市更新概念的提出也有20多年。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 府对城市更新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为城市更新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那么,城建的春天来了吗?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确实可以这么说。城市更新作为存量时代的重要城市发展和治理方式,其建设、投资及管理模式都不同于增量建设开发的时代。当前我国各地的城市更新项目,政 府主导、多方参与是主流。这种模式下,城市更新不仅能够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以湖北为例,此次集中更名的住建局将危旧房改造作为推进城市更新的核心内容,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危旧房改造的新模式,解决城镇危旧房“不安全、不成套、不配套、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同时,城中村改造、老旧废弃厂房更新改造、商业配套更新、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等也被纳入城市更新的范畴,并将持续推进。
不仅如此,一线城市也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北京在今年政 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计划启动危旧楼房改建20万平方米;广州则施行了《城镇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鼓励危旧房改造优化户型设计和空间布局。这些举措都表明,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城市更新还注重“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社区人文场景的营造和重塑等,都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软提升”不仅能够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住建局的更名标志着我国城市建设方式的深刻转变,也预示着城建的春天已经到来。未来几年,城市更新将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方向,带动一片发展潜能巨大的“新蓝海”。目前,上海、天津、西安、广州、无锡等地已经先后成立了超百亿元规模的城市更新基金,为我国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现有的660多个城市将撑起一个数万亿级的城市更新大市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完全可以说,城市建设的春天来了,必将带动一片发展潜能巨大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