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华漕镇赵家村过年有一个特别的习俗——看“村晚”。在闵行区华漕镇文体中心,舞蹈《江南花下客》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当中。


舞蹈团团长付文华介绍,今年她们带到“村晚”舞台上的节目是一支带有江南韵味的舞蹈,柔美身姿,灵动飘逸,尽显江南女子温婉本色。“这次我们编排的舞蹈《江南花下客》,展现的是一种在雨后的江南的堤岸上,树叶都展开了,繁花绽放的感觉。”付文华说。


从舞蹈团2017年成立到今天,付文华已经在团队里跳了7年。和她一样,在队内同属“元老”级别的还有成员杨洁。七年里,杨洁从起初的“有点吃力”到开始“以老带新”,和舞蹈团的姐妹们一步步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杨洁说:“进了这个舞团,刚开始我们业余的基础都跟不上,有点吃力,学的时候,前辈在前面跳,我们在后面跟着学,一步一步慢慢跳得越来越好。我觉得跳舞最好的一点就是保持身材、提升气质,跳舞还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身心健康。”


作为今年“村晚”的主打节目之一,音舞快板堪称最接地气的节目之一。快板编导李敏期待,这个节目能给观众带来丰富、热烈、欢快的幸福感受。“在今年华漕镇赵家村严家湾‘村晚’上,我将创作一个音舞快板节目,用象征美好生态的两只白鹭之间的对话,表现华漕镇美丽乡村和未来之城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和谐景象。”李敏说。


挂灯笼、写春联、拍全家福,参加“民俗游戏”,新春集市、特色“村晚”、文旅体验……从2017年成功举办首届开始算起,今年赵家村的严家湾“村晚”即将迎来第七届。

“村晚”在“村里办”,但来参加的可不只是“村里人”。华漕镇文体中心主任王佳仪介绍,在华漕镇居住了很多外籍人士,当年举办“村晚”的初衷是,希望在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外国友人们搭建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海派文化的平台。每一年,也会有很多外籍人士参加表演,融入“村晚”的舞台当中。

“华漕是上海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外籍人士聚集的区域,很多外籍企业的高管居住在这里,他们的孩子在国际学校里上学,他们的家庭就生活在我们的国际社区里。外籍人士居住在此,也想去体验真正的海派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那我们就把这种需求和我们农村的‘村晚’结合起来。”王佳仪说。


赵家村的村民在农历春节之前会去买年货、包饺子、包馄饨,村里还有一些小型的演出。从2017年开始,华漕镇就在赵家村严家湾的广场上,搭建了一个舞台,把区、镇里一些优秀节目输送过来举办“村晚”,支持赵家村的新农村建设,展示乡村振兴成果。不过今年的“村晚”又有新变化。王佳仪说:“今年我们市民夜校秋季班开了一堂很出圈的黑池舞课程,很多外籍人士报名参加。外籍朋友们通过市民夜校的舞蹈培训之后,也要登上今年‘村晚’的舞台。”


除了有精彩纷呈的晚会表演,“村晚”还提供了许多民俗文化的体验。文化体验的区域也是外籍人士非常喜欢的,捏泥人、画糖画、吃糖葫芦,一起包饺子,各种活动丰富多彩,让外籍人士在华漕,感受到了浓浓的海派中国年味。王佳仪说:“我们不只是让他们简简单单品尝当地的美食,还希望外籍友人跟我们一起制作,他们在与村民合作的过程当中去沟通交流,既体验,又参与表演,这种融合是很深入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从七年前的大胆尝试,一年一年地发展至今,“村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活动,而是作为文化品牌嵌入到了整个赵家村的旅游线路当中,链接民宿“小院日记”、森林营地、“前湾角”等旅游资源,实现文化品牌推创与旅游线路推介的同频共振,成为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而对于即将开始的登台演出,演员们都有着相同的期待:期待精彩的“村晚”,期待惊艳的亮相。

图文:话匣子

编辑:方佳璐

初审:岳顺顺

复审:林心怡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