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
1936年娄师白与恩师齐白石先生合影于齐老院内二门前
正式拜门之后,我和白石师的感情逐渐亲密起来。我对尊师之道的理解是师徒如父子,所以对老师必恭必敬。我和老师相处二十五年之久,彼此毫无隔阂。白石师喜欢我的所谓少年老成,沉默寡言,学而不倦,没有急于成名成家的追求。当时我有一种习惯,凡是有客来访老师,我就自觉地退出室外,非老师呼唤不入。白石师说,早年他在胡沁园家做门客,也是这样。我则崇拜老师的艺术,踏踏实实、亦步亦趋地虚心学习。这位七十二岁高龄的大名家,对我热心教导,使我非常感动。因此,凡他吩咐的事,我一定尽力去办,而且总要办得好,务必使他满意。如磨墨理纸、制色调胶等,原来都是老师的姨太太胡宝珠的事(她患有极严重的喘病),自我拜门之后,就逐渐由我代做。其它如迎送客人、开关大门、传达、送信、购货、找人以至到南纸店结算稿酬等事,也逐渐落在我的身上。在诸多事务之中,最艰难而又危险的一件,是有一次我替老师去日本宪兵队打官司。经过是这样的:1937年日寇侵略华北,北平沦陷,白石师在石马大街买了一所房子,是给他的四儿子齐良迟的。这所房子里住着一个“韩国”人,据说是卖“白面”的。老师要他搬家。这人不但不肯搬,连房租都不愿给,还唆使日本宪兵队传白石师去打官司。这件事使我紧张得要命但是为了老师,我只好硬着头皮代他去。幸好我在北京美术学校上学时,认识几个日本教员,也学会说两句日本话。我便到西城兵马司日本宪兵队说明了情况。还算好,事情讲清楚后,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来。
1939与恩师齐白石(参加齐家婚礼做伴郎,后排左三为齐白石,二排右三为娄师白)
白石师要我做的许多事情之中,我最喜欢的是陪他出门赴宴、看戏。因为这样的活动,能使我有机会见到一些社会上的名流,如罗敷庵、张伯英陈半丁、汪蔼士、萧龙友、施今墨,等等。使我在应对方面增长一些见识也领略了一番所谓名士派的作风。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常见到徐悲鸿及其夫人廖静文以及李可染、蒋兆和等。解放后,又得见艾青、黄苗子、郁风、黄胄以及黄琪翔、罗隆基等。
有一些事本不一定需要我去做,但是老师既已嘱咐,我也就担当起来如1934年夏,北平盗匪猖獗,抢劫事件屡见不鲜。老师为了加强门户管理要在他住的三间北房的廊子上和作为贮藏室的东厢房外,加一道铁栏他把这项工程交给了我。我的父亲是搞工程的,与建筑行业联系较多,从买料到施工,我们父子忙了三个多月,才告竣工。从此,“铁栅屋”就成为老师在画上题跋的一个名词了。
▲娄师白作品《荷花游鱼》·(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又如,老师的子女长大了,需要添置三间瓦房。从设计图纸、准备材料到施工,也全是我们父子奔走操办的。经办这些杂务,白石师是付钱的,但是他年高容易忘事,我也不好意思向老师算细帐,只有“多退”,没有“少补”。当时我是这样想:“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不仅对父兄如此,对老师也应如此。”除此之外,每年“三节两寿”,我必定送上四色厚礼,以示尊师之意。老师也不亏待我,每逢年节过后,总要画一两张画送我。师徒感情是深厚的。有一年,师妹良怜辍学,我给她补习了一年的功课。老师就捡出一幅裱好的山水画送给我,作为酬劳。画上题有“江上青山树万株,树山深处老夫居,年来水浅鸬鹚众,盘里佳餐哪有鱼”的诗句,后面另加两行题跋:“少怀弟为良怜补课年来辛苦,捡此赠之。”
▲娄师白作品《紫藤小鸭》·(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1936年,四川军阀王缵绪邀请齐老师去蜀一游。白石师拟借此机会让胡宝珠回川探亲扫墓,便答应下来。动身之前,他交代了我两件事:一是要我替他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代课:二是要我给他管家。这使我很为难。我认为管家的事不好办,老师却再三要我做。我便建议他明确规定每日菜金和每月日常开支的数目,并将除我住的两间画室之外,全院门窗箱柜一律贴上封条,以便看管。关于代课的事,当时老师在艺专授课很受学生拥戴。这次他去四川要住很长时间,学生都不愿意他走,因此商量了这个办法。白石师临行前,把每周上课的画稿都交给了我,详细地讲给我听,并要我反复临摹,比其他学生先学一步。他先带着我到艺专上了两次课,认识了几位同学,使我代课时能够心中有数。他叮嘱我“上课时如果学生不问怎么画,你就看着他们去临幕,如果学生问,你就画给他们看。”我记得当时在校的同学有肖琼、卢光照、谢时尼、刘琢等老师去四川以后,我在“铁栅屋”内整整住了五个月之久。老师返京后,对我完成任务的情况很满意,便把他最得意的一张八尺对开的大幅残荷(这幅画原是参加法国博览会的作品)赠给我,并且送给我父母一匹川绸,作为对我们全家的答谢。
1941与恩师齐白石(做为见证人,参加立胡宝珠为继室及南北方子女财产分家仪式后合影,前排右四为齐白石,二排右一为娄师白)
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明我们师生之间的情谊。1940年,正是老师的夫人陈春君在原籍去世一年之后。有一次,老师和我说,师母胡宝珠带病服侍他多年,相当辛苦,也生了这么多儿女,眼看儿女都长大了,想把她立为继室,并且趁着自己健在,把南方老家的田地房产和北方保留的书画财产给儿女们分了,免得日后南方、北方兄弟之间有纠纷。他让我对这事参加意见。本来对老师的家务事我不应该参与。既然老师对我推心置腹,我也不好回绝。南方的师兄弟,我见过子页、子如和师姐菊如,当时他们的年纪都有四、五十岁,而北方的师弟妹,年纪最大的不过二十岁。南方的田地财产北方的子女又如何能去管呢?因此,我建议老师,还是将南方的财产归南方的子女,北方的财产归北方的子女为好。后来,齐老师在西长安街的庆林春饭庄请了三桌客,作为立继扶正仪式,并拿出亲笔写的分关(分家单),请来宾在上面签字盖章作为证人。证人之中,以我年龄最小。事后,老师把单子交给我,送去照像制版,印了百十张。齐家子孙和参与证明者均各发一份。1957年自石老师逝世,他的子孙把他的一部分遗作献给人民政府。文化部为了奖励白石子孙的义举,颁发给他们两万五千元奖金。这时我又被找来协助处理这笔钱,总算解决了南北方面兄弟之间的争议。这也是对老师死后的一次效劳。(未完待续·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齐白石书画院)收藏书画,就找“白石传人”的齐白石书画院,版权所有,现场创作,齐白石画派,百年传承,一脉相传,只做真迹书画,集聚众家之长,现场创作,可根据藏家要求定制字画,可合影!常年售收高端书画,寻找合作高端书画经纪人、合伙人、大区负责人,主要运作齐白石生前的同款画画毛笔、齐白石画虾专用宣纸、齐白石墨块、齐白石自制颜料配方、齐白石画工笔草虫秘法、齐白石小女齐良芷藏父亲齐白石书画遗作真迹展及齐白石小女齐良芷自藏书画名家专场拍卖、齐白石传人、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汤发周致敬齐白石诞辰160周年重现齐白石笔下的微观世界书画展等项目,还有运作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徐悲鸿、齐良芷、齐媛媛、齐良琨(齐子如)、齐良迟、齐良已、齐良末、齐秉正、齐秉颐(齐九十)、齐自来、齐秉慧、齐晓溪、齐展仪(齐秉声)、齐秉淑(齐二澄)、齐寿余、齐育文、齐丽霞、齐由来、齐佛来、齐慧娟、齐硕、齐景山、齐水莲、齐燕君、齐社君、齐驸、齐艳芳、齐艳喜、齐晓清、齐晓红、齐江山、齐昆山、齐君山、齐世源、李可染、李苦禅、娄师白、郭秀仪、王森然、王雪涛、卢光照、王漱石、王天池、王文农,杨秀珍、傅石霜、王铸九、崔广五、汤发周等齐白石传人价值百千万以上的书画、印章真迹作品,亦可接受NFT、数字藏品、元宇宙、、跨界品牌联合,文化赋能资源整合等操作,欢迎有实力的网络公司竞标。(图文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本文图片素材选自:齐良芷眼中的齐白石、齐白石书画院、齐白石传人书画网)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