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天 实习生 仲午伟 董安淇

编者按: 2021年7月,国家提出教育“双减”政策后,教育大省江苏积极探索教育减负提质之路。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有关教育减负的一系列行动和“微改革”引发社会关注。2024年秋季学期,无锡市新吴区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15分钟”改革;一个多月前,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作业熔断”机制。近日,人民网在江苏多地进行探访,本篇聚焦“作业熔断”机制。


12月12日下午,苏州新城花园小学门口,家长正在排队等待孩子放学。人民网 张瀚天摄

2024年12月6日晚9点,苏州工业园区的小学生家长宋叶在辅导女儿小玉功课时,班主任将园区教育局当天发布的《致园区家长的一封信》发在了家长微信群。

宋叶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作业熔断”这个词。信中写道:“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的,请让孩子停止作业,及时就寝,保证充足睡眠。”

事实上,“作业熔断”并非当地首倡。2023年4月,浙江宁波曾发文试行“作业熔断”,安徽阜阳、江苏常州、广西南宁等地相继有学校试点这一做法。如今,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又一个尝试者,同样引发舆论关注。


苏州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业记事本。受访对象提供

想说“熔断”不容易

2024年12月12日下午4点,放学铃声响起,就读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五年级的小玉走出校门。门外家长接送区,宋叶和不少家长正在排队等待。

小玉基础偏弱,作业做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态。《致园区家长的一封信》发出后,即使女儿做作业超了时,宋叶也没有向学校申请过熔断。她坦言是不敢申请,“当天的作业做不完,怕学习进度跟不上。”除此之外,她也有点担心女儿在学校里更加不自信。

现实中,到了时间点就停止作业,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并非易事。常州初一学生晓野经常写作业到晚上11点,“升入初中之后,科目增多,题也难了。”

“学校作业一般都要写到晚上十点半,另外还要再做一些课外练习。早上六就要起床,睡不够。”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初三学生小高晃了晃手中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当天需要完成的作业和教辅材料。

南京师范大学大四学生钟银在做家教时,曾为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做过一份统计:“在随机选取的15次家庭作业中,就有32项订正作业、11项抄写作业和25项背记作业。”

南京江北新区某初级中心教师李凯认为,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下,为了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而“想熔就熔”尚有一定的难度,“一旦学生的成绩跟不上,家长意见就会更大,也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和教师的年终考核。”

作业的负担也有来自家长的“加码”。苏州工业园区一位老师说:“学校推行‘不把作业带回家’,节省下来的时间却又被家长视为赶超、提分的关键。”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初三学生家长王女士直言,孩子成绩的提升,“不能全靠学校”。泰州一名小学生家长感受到的是“周围不少孩子都在抢跑”,即使是不留书面作业的小学一、二年级,家长也会安排孩子提前预习。

“大家不敢熔断,是因为担心孩子掉队。”扬州一初中生家长张先生道出了大部分家长们的内心焦虑。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作业熔断”通知记录截图。受访对象提供。

让孩子“早睡”需要被重视

“双减”政策下,江苏各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实践不在少数。

2023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曾发布一份《关于全省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文中称,近些年,南京和连云港分别推出了分学科作业管理和精细管理促进的相关计划;徐州市部分小学也探索了“无书面作业日”和学期初授予学生“变色令”“彩虹令”等作业减压模式,限制作业数量。

最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也启动了“作业熔断”机制:在2024年12月25日到2025年1月5日期末复习阶段,初一学生作业做到晚上22:30为止,如做不完,凭家长签字,剩余作业可以不做。据该校工作人员透露,此举是为了“确保复习期间孩子们的睡眠与次日的听课质量,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唐小俊认为,此次苏州工业园区重提“作业熔断”,“说明学生作业负担重、睡眠时间短等问题,的确到了需要被引起重视的地步。”

苏州工业园区家长张原也深有同感。当得知作业可以熔断后,他开始督促孩子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作业,按时睡觉,“公开信中提到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唐小俊认为,“作业熔断”是教育系统作出的政策性改革努力,避免教师和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粗放地加大作业量,但仅凭“一熔了之”难以解决更深层次的矛盾。“最关键的还是身处教育链条的各方,要形成保障学生睡眠时间的共识。”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学生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74小时,这与教育部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的“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相差较远。

扬州一名家长称,他的女儿读初中后几乎每天都要晚睡早起,多次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头疼、头晕的状况。为了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休息,最近,他停掉了孩子的所有辅导班,“周围也有不少家长注意到孩子的健康问题,开始减压。”

“学生的健康状态良好,才能促进学习成绩提高。”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主任许红敏认为,不少初中学生因为长时间睡眠不足,无法在第二天集中注意力听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不少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生命意义感缺失等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让孩子‘早睡’需要被重视。比起成绩,教会孩子如何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或许更为重要。”许红敏说。

“节省下来的时间,既让学生得到充足时间休息,也有机会参与艺术、音乐、舞蹈、劳动和社会实践等美育劳育活动。”唐小俊认为,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发展需要家校合作、作业精选等教育措施的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的各方力量也应给予高度配合。(应对方要求,家长宋叶、张原,教师李凯,学生小玉、晓野、小高、钟银使用化名)

1724个“微操场”,给孩子们怎样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