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在传统的“忙年”习俗中,我们正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在渐渐浓郁的年味儿里。本版特别选取我国北方的3个“忙年”故事,从中窥见生活的趣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辽宁的年与心头的念
本报记者 葛 鑫 文/图
▲ 辽西老乡家炕桌上的年货——花生、瓜子和糖球
过了腊八,北方的冬天愈发寒冷,但在辽宁,这种寒冷却因裹挟着浓郁的年味儿而显得格外温暖。窗外大地银装素裹,屋内人们忙碌不停。一年中的辛劳即将画上句点,人们开始用忙碌迎接那抹叫“春节”的红色。
辽宁的“忙年”并不仅仅是备年货、贴春联,而是一场与传统文化深情的相遇。那是对过去一年的告别,更是对新一年的祈福。从街市到农家、从城市到乡村,这片白山黑水之间的人们总能在最平凡的烟火气里,活出别样的年味儿。
“过了腊八就是年。”辽宁的腊八节有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这碗粥不只是五谷杂粮的简单相遇,更是一家人围坐灶台旁、一起唠嗑拉家常的挂念。
沈阳的老胡同里,家家户户的灶台都飘起了香味。腊八粥里有红枣、桂圆、莲子,还有老人从地窖里翻出来的干黄豆、玉米渣和糯米。这一碗粥浓缩了一年的努力与丰收。喝腊八粥的同时,沈阳人会将剩下的腊八粥抹在门框上,据说这样可以祈求五谷丰登。
而在辽宁的乡村,腊八节还有泡腊八蒜的传统。将绿皮蒜头剥好,泡进醋里,静静等待它变得晶莹剔透。到了大年三十,这腊八蒜成了年夜饭餐桌上蘸饺子的好搭档。辛辣与酸甜交织,那一口就是年味儿。
腊八之后,辽宁的大集进入了最热闹的阶段。无论是辽阳、锦州还是盘锦,这些城市周边的年货大集总是人声鼎沸。
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年货,但在辽宁的集市上,更多的是那些带有地域特色的食材。辽河口的盘锦大米、冰鲜的渤海大虾、柴火熏制的干鱼干虾,还有铁岭的猪肉皮冻和血肠,都是家家户户的年货清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人们挑挑拣拣的同时,总爱跟摊主聊几句:“这鲜鱼是‘头刀’的吧?”“这对虾够鲜不?”唠上几句,仿佛年味儿也就多了几分。
买回家后的年货还得经过一番忙活。大连的家庭会将海产品清洗、切块,用盐腌制好,准备过年炖上一锅鲜美的海味。农村的老式灶台上,年猪肉被炖得香气四溢,大锅冒着热气,而腌制好的酸菜早已准备好,等着在年夜饭时变成一锅香喷喷的猪肉炖酸菜。
“忙年”时节,剪窗花和贴春联是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辽宁人对这件事从来不马虎。
窗花的图案常常是双鱼、喜鹊登梅、福字这些带有传统吉祥寓意的内容,而村里的老人们甚至可以在红纸上剪出一幅复杂的“十二生肖迎春图”。这项古老的手艺代代相传,每年腊月,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回响在辽宁的老房子里。
贴春联,讲究红纸要大、字迹要端正。一些家庭依然保留着手写春联的习惯,特别是热衷书法的长辈们,会用饱满的笔锋写出“家和万事兴”或“天增岁月人增寿”。辽宁人喜欢将“福”字倒贴在粮仓和水缸上,寓意“福到了”,这是一种对新一年丰收与平安的期盼。
辽宁的厨房在“忙年”期间是最热闹的地方。
蒸年糕是一件全家总动员的大事。尤其是在丹东和抚顺,年糕被赋予了团圆和步步高升的寓意。黏黏的江米被反复蒸煮后,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敲打,最后切成小块,蘸上白糖或红糖,就是孩子们最爱的甜点。
而炸大枣则是锦州和葫芦岛一带的特色。用面粉包裹的大红枣在滚烫的油锅里噼里啪啦地翻滚,炸得金黄酥脆。炸好的大枣往往是待客的点心,甜糯的味道带着一份对来年生活甜蜜的期盼。
辽西的乡村过年有一项不可或缺的传统——社火表演。这种以舞龙、舞狮、高跷秧歌、跑旱船为主的民俗活动,是辽西年味儿的象征。
腊月二十八开始,朝阳大小村庄的年轻人就已经忙活起来了。他们将龙灯和彩船装饰得格外喜庆。到了正月初一,舞龙的人随着锣鼓节奏舞动,象征驱邪除旧、迎祥纳福。跑旱船的妇女们化着浓妆、扮演船娘,一边舞动船身一边即兴表演方言小段,逗得围观的村民笑声连连。
辽宁的“忙年”,既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一场全家人的共同庆祝。从腊八粥的温暖到年货大集的喧嚣,从窗花的精致到年糕的甜糯,“忙年”的过程早已超越了准备过年的意义,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
无论是在城市高楼还是乡村小院,辽宁人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年味儿在一代代传承中散发出新的光芒。火红的春联、滚烫的饺子和街头的锣鼓声,都是这片土地上独有的温度。
古月豆腐香飘太行
本报记者 范海刚 文图
▲ 师傅们正在制作豆腐
俗话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按照年俗,做豆腐是“忙年”中的一件大事。1月8日一大早,从河北石家庄市区驾车向西出发,走西柏坡高速,历时一个多小时,就来到连绵的太行山脚下的平山县古月镇,远远地就闻到了浓浓的豆腐香。寒冬腊月,小小的镇子路边停了不少私家车,大家都是慕名来这里买豆腐的。
在平山县,豆腐制作技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月镇紧邻岗南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民俗文化,滋养出古月豆腐这一美食。2018年,“平山古月豆腐制作技艺”入选石家庄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古月镇大大小小的豆腐坊已形成规模,卖豆腐的商户更多了。
过了腊八,镇子里过年的气氛逐渐浓郁起来,随着豆腐的需求量增大,制作豆腐的师傅们也更加忙碌了。走进镇子里的中古月村李记豆腐坊,“古月豆腐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李三波正在和师傅们一起分离豆浆、豆渣。
“在这之前,家家户户都是在室外搭个棚子就开始做豆腐,石磨磨豆子、大锅煮豆浆,随着噼里啪啦的烧柴声,豆香在沸腾的锅中弥漫升腾,十分诱人。”李三波介绍,为更好地确保豆腐品质,在父亲李文学的带领下,古月豆腐在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不断改良。李文学还建了厂房,带领乡亲们在家乡创业,打响了古月豆腐特色品牌。
冬天的太行山中寒气逼人,豆腐厂房中却是热气腾腾,师傅们汗流浃背,烧水的烧水、磨豆的磨豆,分工明确、不停忙碌,墙上的小黑板、电子表、温度计记录着每锅豆腐的数据。从磨豆到泼沫,从煮浆到点卤,人工的“慢”恰恰成就了古月豆腐的好口碑。
当天上午11点,随着热气腾腾的豆腐包上被压上大青石,长达6个小时的豆腐制作也接近尾声,剩下的就是自然降温。“一般师傅们都是早上5点钟开始做第一锅豆腐,十分辛苦。”李三波说,临近春节,不少餐馆都开始提前预订,师傅们牺牲掉休息时间,豆腐仍然供不应求。
在临街的古月豆腐门店中,前来买豆腐的村民络绎不绝,熬菜炖豆腐、炸豆腐片、炸豆腐丸子都是当地的“忙年”习俗。除了当地村民,周边县也有不少群众前来采购古月豆腐。来自赞皇镇的一位买家是古月李记豆腐的老客户,腊八当天,他开车过来一下子就买走了450斤豆腐,作为走亲访友的新春礼物。
“做豆腐的时间是早上5点,订购豆腐的电话也经常在五六点就响起来了。”在古月李记豆腐店,李三波查看店内豆腐售卖情况时,订购豆腐的电话接连不断。据了解,目前古月李记豆腐每天出70多锅豆腐,大约3500斤,除了供应平山县及石家庄市的豆腐门店外,还通过快递将豆腐邮寄到京津冀等城市。
“忙年”做豆腐的传统,承载着祖辈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深深烙在很多老百姓的心间,成为记忆中最温暖的年味儿。如今,家家户户做豆腐的场景少了,但百姓餐桌上豆腐品类的菜肴却越来越多。这些年,李三波多次拜访河北学者,融合家乡豆腐菜品传统做法,打造了以柏坡湖鱼炖豆腐、顶汤虫草古月豆腐、“菊花”豆腐等为代表的“古月豆腐宴”。临近年底,不少游客在购买豆腐的同时,询问相关菜肴的做法,准备在年夜饭中露上一手。
“1月11日,需要给北京的老客户送约500斤豆腐,这已成为每年年底的惯例。”李三波说,腊月二十以后,除了制作豆腐的师傅们更辛苦外,实体门店还要临时招聘一些兼职店员,家里人也会过来帮忙,那才是“忙年”最忙碌和满是憧憬的时刻。
“忙年”是个快乐的过程
本报记者 张建友
▲ 东北过年时家家都会贴挂钱,图为黑龙江省兰西县挂钱博物馆馆长宋成玲与同事们设计蛇年挂钱。 兰西县挂钱博物馆供图
在黑龙江,“忙年”是快乐的,也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祥顺镇新丰村村民张敬芝今年已65岁,1月7日腊八节这天,她天不亮就把大黄米、大红枣、大芸豆放到铁锅里,点着柴火,熬起粥来。3个多小时的慢火细熬,一大锅黏黏的、香香的、红黄相间的腊八粥出锅了。张敬芝说,为了来年有个好兆头,一碗暖胃的腊八粥不可少。
随后,张敬芝开始打电话招呼女儿一家、侄子一家及要好的村民,来她家喝腊八粥。不一会儿工夫,10多口子人就把本来不大的屋子挤满了。大家喝着香甜的腊八粥、吃着绿绿的腊八蒜,对张敬芝的好手艺赞不绝口。
张敬芝做腊八粥、腊八饭、腊八蒜在当地十里八村小有名气,很多村民到她这学手艺,她就手把手地耐心传授。有几位年轻人还在老手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入芝麻、枸杞、花生等养生食品,色、香、味俱全,并进行销售,将腊八饭、腊八粥做成了养家糊口的营生。
东北民俗专家、黑龙江省大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颜祥林说,在北方,腊八节是“忙年”的开始。腊八粥熬好之后,要赠送亲友,吃剩的腊八粥是好兆头,寓意年年有余。如果把腊八粥送给生活困难的人,那更是积德行善。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出门在外的游子穿越风雪,回家与家人团聚。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忙年”自此被正式纳入生活日程。蒸豆包,这是黑龙江人“忙年”必不可少的环节,每家每户都会包上几盖甚至几十、上百盖帘子的黏豆包,在冰天雪地里进行“速冻”。吃的时候蒸熟,就着热气腾腾的杀猪烩菜,极大地满足了味蕾。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杀年猪可谓是“忙年”中重要的一环。1月8日,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居民胡立军邀请朋友、邻居及亲戚30多人,来到青冈城郊的一个村子,吃了一顿包括蒜泥血肠、蒜泥白肉、熘肝尖等16道菜组成的全猪宴,临走时胡立军还给每位客人带上几斤肉。
每年腊八过后,生活富裕的胡立军都要答谢一年中帮助过自己的人,也为了和亲朋好友痛痛快快地热闹一场。胡立军说,外边寒风刺骨,屋内热火朝天,满满的人情味儿,看到这一幕,心里就特别舒服。
腊八过后,57岁的大庆市肇源县义顺乡革志村村民崔立民就开始“忙年”了。“老辈子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老规矩,我得把它们传扬下去。”崔立民说,“比如说腊月二十三小年,我得领着孩子们打扫房间、蒸馒头、包饺子、剪窗花,这几个‘忙年’的关键环节可不能丢,如今孩子们做得也很好。”
小年过后,崔立民就开始赶年集、备年货、置新衣、写春联,列个单子,按照单子一样样来落实。按照祖上传下来的老规矩,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腊月二十七杀鸡宰鸭、腊月二十八蒸年糕、腊月二十九烀猪肘,然后就到了年三十。崔立民说,这是从小跟着爷爷辈学的,一代代传承至今。
在黑龙江,大年三十这天,大拜年、贴挂钱、挂灯笼、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看春晚、吃年夜饭等环节可是一项都不能少。特别是除夕夜吃的饺子大多数都是芹菜肉馅的,而且会在饺子里放上两三个硬币,谁吃到了硬币就表示新的一年有福气,也会煮一些鸡蛋来吃,寓意滚滚运气,贴春联更是意味着喜庆和吉利。
崔立民回忆起擅长书法的父亲,每年都义务为村民写春联。每到春节临近,登门求春联的村民挤满了一屋子。“父亲总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书写。看到村民们手拿春联露出满意的笑容,父亲也笑了。”崔立民说。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颜祥林说,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需要加强春节文化研究阐释、传承弘扬,通过举办百戏迎春、秧歌会演、冰雪闹春、包饺子大赛、春联创意大赛等各种活动,对春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精彩呈现,让春节成为紧密连接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成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2025年1月11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忙年”奏响新春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