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白话译文 卷第二十二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第十之二

那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大士向佛陀禀告说:“世尊,为什么布施不能称为檀波罗蜜?为什么布施能称为檀波罗蜜?乃至般若为什么不能称为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能称为般若波罗蜜?什么是涅槃?什么是大涅槃?”

佛陀说:“善男子啊,菩萨大士修行方等大涅槃时,不会听到布施,也不会见到布施;不会听到檀波罗蜜,也不会见到檀波罗蜜;乃至不会听到般若,也不会见到般若;不会听到般若波罗蜜,也不会见到般若波罗蜜;不会听到涅槃,也不会见到涅槃;不会听到大涅槃,也不会见到大涅槃。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了解法界的真相,明白了实相的空寂无所有,没有和合觉知的相状,获得了无漏的相状、无所作的相状、如幻化的相状、热时的炎相、乾闼婆城虚空的相状。菩萨大士那时获得了这样的相状,没有贪欲、瞋恚、愚痴,不会听到也不会见到,这就称为菩萨大士的真实相状,安住在实相之中。菩萨大士自己知道这是布施,这是檀波罗蜜,乃至这是般若,这是般若波罗蜜,这是涅槃,这是大涅槃。

“善男子啊,什么样的布施不是波罗蜜呢?见到有人乞讨,然后才给予,这称为布施,不是波罗蜜;如果无人乞讨,主动布施,这才称为檀波罗蜜。如果偶尔布施,这称为布施,不是波罗蜜;如果经常布施,这才称为檀波罗蜜。如果布施之后又后悔,这称为布施,不是波罗蜜;布施之后不后悔,这才称为檀波罗蜜。菩萨大士对于财物产生了四种恐惧之心:王权、盗贼、洪水、火灾,即使如此也欢喜布施,这才称为檀波罗蜜。如果期待回报而布施,这称为布施,不是波罗蜜;布施而不期待回报,这才称为檀波罗蜜。如果为了恐惧、名声、供养、家族传统、天上的五欲享乐、骄傲自大、胜过他人、结交朋友、未来的回报等原因,如同做生意一样布施,善男子啊,就像有人种树为了得到荫凉、花朵果实或木材,如果人以这种方式修行布施,这称为布施,不是波罗蜜。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时,不会见到施者、受者、财物,不会见到时节,不会见到福田或非福田,不会见到因、缘、果报,不会见到作者、受者,不会见到多少,不会见到清净或不清净,不会轻视受者、自身、财物,不会见到见者、不见者,不会计较自己与他人,只为方等大涅槃常住的法而修行布施,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布施,为断除一切众生的烦恼而布施,为了让众生不见受者、施者、财物而布施。

“善男子啊,比如有人落入大海,抱着尸体就能得救;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时布施,也是如此,就像那个尸体一样。善男子啊,比如有人被囚禁在深深的牢狱之中,牢门坚固,只有厕所的小洞可以逃脱,他就从小洞中逃出来,到达没有障碍的地方;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时布施,也是如此。善男子啊,比如贵族处于紧急危险之中,没有依靠,只好依靠旃陀罗(贱民);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时布施,也是如此。善男子啊,比如病人为了去除病苦获得安宁,不得不服用不洁净的食物;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时布施,也是如此。善男子啊,就像婆罗门在谷物昂贵的时候为了生存而吃狗肉;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时布施,也是如此。

“善男子啊,在大涅槃中这样的事情,从无量劫以来未曾听闻而现在听闻了,尸罗、尸罗波罗蜜乃至般若、般若波罗蜜,如佛在《杂华经》中广为所说。善男子啊,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时如何能做到未曾听闻而现在听闻呢?十二部经中的意义深远,以前未曾听闻;现在因为这部经书,得以完整听闻。以前虽然听闻过,但只听到了名字,而现在在这部《大涅槃经》中才听到了其意义。声闻和缘觉只听闻了十二部经的名字,没有听闻其意义,现在在这部经书中完整听闻了,这就称为未曾听闻而现在听闻。善男子啊,一切声闻和缘觉的经典中,未曾听闻佛有常乐我净、不彻底灭,三宝佛性无差别的教义,犯了四种重罪、诽谤方等经典、造五逆罪及一阐提都有佛性,现在在这部经书中听闻了,这就称为未曾听闻而现在听闻。”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大士向佛陀禀告说:“世尊,如果犯了重罪、诽谤方等经典、造五逆罪、一阐提等人有佛性,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堕入地狱呢?世尊,如果这些人有佛性,为什么又说他们是无常、痛苦、无我、不净的呢?世尊,如果断绝善根称为一阐提,那么断绝善根时他们的佛性怎么会不断绝呢?如果佛性断绝了,怎么能说它是常乐我净的呢?如果佛性不断绝,为什么又称为一阐提呢?世尊,犯了四种重罪的人称为不定,诽谤方等经典、造五逆罪及一阐提的人都称为不定,如果这些人是决定性的,怎么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呢?获得须陀洹乃至辟支佛的人也称为不定,如果须陀洹至辟支佛是决定性的,也不应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尊,如果犯了四种重罪的人是不定的,须陀洹乃至辟支佛也是不定的。这样的不定性,诸佛如来也是不定的。如果佛是不定的,涅槃的本质也是不定的,以至于一切法都是不定的。为什么说是不定的呢?如果一阐提除去了一阐提的身份,就能成佛道。诸佛如来也应该如此,在进入涅槃之后,也应该重新出现,不进入涅槃。如果是这样的话,涅槃的本质就是不定的;因为不定,所以应该知道没有常乐我净。为什么说一阐提等人将来能证得涅槃呢?”

那时,世尊告诉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大士说:“善哉!善哉!善男子啊,为了利益无量众生让他们得到安乐,出于怜悯慈爱世间众生的缘故,为了增长发愿成就菩提心的菩萨们,你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善男子啊,你已经亲近了过去无量无数的佛陀世尊,在诸佛那里种下了善根;长久以来成就了菩提的功德,降伏了众魔,使他们退散;已经教导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使他们都达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长久以来通达了诸佛如来所有的深奥秘密教藏,已经向过去无量无数如恒河沙数的佛陀世尊询问了如此深奥微妙的意义。我没有见过世间任何一个人、天人、沙门、婆罗门、魔王、梵天,能向如来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请诚心诚意地聆听!聆听!我将为你分别解释。

“善男子啊,一阐提的人也是不定的。如果是一决定性的,一阐提的人最终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为他们是不定的,所以能够成就。正如你所说的,佛性是不断的,那么一阐提的人为什么断绝了善根呢?善男子啊,善根有两种:一是内在的,二是外在的。佛性既不是内在的也不是外在的,因此佛性是不断的。还有两种:一是有漏的,二是无漏的。佛性既不是有漏的也不是无漏的,因此是不断的。还有两种:一是常的,二是无常的。佛性既不是常的也不是无常的,因此是不断的。如果是断绝了,那么就应该还能恢复;如果不恢复,就称为不断的;如果断绝之后还能恢复,就称为一阐提。犯了四种重罪的人也是不定的,如果是一决定性的,犯了四种重罪的人最终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诽谤方等经典的人也是不定的,如果是一决定性的,诽谤正法的人最终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造了五逆罪的人也是不定的,如果是一决定性的,造了五逆罪的人最终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色与色相两者都是不定的,香味触相、生相至无明相、阴入界相、二十五有的相状,四生乃至一切法,都是不定的。

“善男子啊,比如幻术师在大众之中,幻化出四种军队、车辆、步行、大象、马匹,创造出各种珠宝装饰、庄严的服饰,城市村落、山林树木、泉水池塘、河流井口。而在观众中有些小孩子没有智慧,看到这些景象时都认为是真实的。其中的智者知道这些都是虚妄的,因为幻术的力量迷惑了人的眼睛。善男子啊,一切凡夫乃至声闻、辟支佛等,在一切法中见到有固定的相状也是如此。诸佛菩萨在一切法中看不到固定的相状。

“善男子啊,比如小孩在酷热的夏天,看到热气腾腾的火焰,认为那是水。有智慧的人对于这样的热气腾腾的现象,绝对不会认为是实际的水,这只是虚幻的火焰欺骗了人的眼睛,并不是真正的水。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见到一切法,也都是这样认为是真实的。诸佛菩萨在一切法中看不到固定的相状。

“善男子啊,比如山谷之中,因为声音产生了回响。小孩子听到这些回响,认为是真实的声音。有智慧的人理解这些并不是固定的实际声音,只是有声音的相状欺骗了耳朵的识别。善男子啊,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在一切法中也认为有固定的相状。诸菩萨等理解了一切法都没有固定的相状,见到了无常的相状、空寂等相状、无生灭的相状。因此,菩萨大士见一切法都是无常的相状。

“善男子啊,也确实有固定的相状。什么是固定的相状呢?就是常乐我净。它在哪里呢?就是指涅槃。善男子啊,须陀洹果也是不定的,因为不确定,经过八万劫才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斯陀含果也是不定的,因为不确定,经过六万劫才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阿那含果也是不定的,因为不确定,经过四万劫才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阿罗汉果也是不定的,因为不确定,经过两万劫才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辟支佛道也是不定的,因为不确定,经过一千劫才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善男子啊,如来现在在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林间,示现倚卧在狮子床上,准备进入涅槃,让那些尚未证得阿罗汉果的众弟子以及力士们产生极大的忧苦,也让天人、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众生进行大规模的供养,打算让人们用千层布包裹如来的身体,用七宝做成的棺材,装满香油,堆积各种香木,用火焚烧。只有两种情况不能焚烧:一种是用于布施的身体部分,另一种是最外面的部分。为了众生的利益,将舍利分散为八份。所有的声闻弟子都说如来进入了涅槃。应当知道如来也并非绝对地进入了涅槃。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是常住不变的。基于这个原因,如来的涅槃也是不定的。

“善男子啊,应当知道如来也是不定的。如来不是天。为什么呢?有四种天:一是世间天,二是生天,三是净天,四是义天。世间天,比如各国的国王。生天,从四天王天到非有想非无想天。净天,从须陀洹到辟支佛。义天,十住菩萨大士等。为什么十住菩萨被称为义天呢?因为他们能够善解诸法的意义。什么是意义呢?就是见到一切法都是空的意义。

“善男子啊,如来不是国王,也不是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从须陀洹到辟支佛、十住菩萨。基于这个原因,如来不是天。然而众生也称佛为天中天,所以如来不是天也不是非天、不是人也不是非人、不是鬼也不是非鬼、不是地狱畜生饿鬼也不是非地狱畜生饿鬼、不是众生也不是非众生、不是法也不是非法、不是色也不是非色、不是长也不是非长、不是短也不是非短、不是相也不是非相、不是心也不是非心、不是有漏也不是无漏、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不是常也不是无常、不是幻也不是非幻、不是名也不是非名、不是定也不是非定、不是有也不是无、不是说也不是非说、不是如来也不是不如来。基于这些原因,如来是不定的。

“善男子啊,为什么如来不称为世间的天呢?世间的天就是指各国的国王,如来在无量劫之前就已经舍弃了王位,因此不是国王。但也不是非国王,因为如来出生于迦毗罗城的净饭王家,因此也不是非国王。

“不是生天,为什么呢?如来早已远离了所有的存在,因此不是生天。也不是非生天,为什么呢?如来从兜率天下降到阎浮提,因此不是非生天。

“也不是净天,为什么呢?如来不是须陀洹乃至不是辟支佛,因此不是净天。也不是非净天,为什么呢?世间八法不能污染如来,就像莲花不受尘水污染一样,因此不是非净天。

“也不是义天,为什么呢?如来不是十住菩萨,因此不是义天。也不是非义天,为什么呢?如来常修十八空义,因此不是非义天。

“如来不是人,为什么呢?如来在无量劫之前就已经远离了人的存在,因此不是人。也不是非人,为什么呢?如来出生于迦毗罗城,因此也不是非人。

“如来不是鬼,为什么呢?如来不伤害一切众生,因此不是鬼。也不是非鬼,为什么呢?如来也能以鬼的形象化导众生,因此不是非鬼。

“如来也不是地狱、畜生、饿鬼,为什么呢?如来早已远离了恶业,因此不是地狱、畜生、饿鬼。也不是非地狱、畜生、饿鬼,为什么呢?如来也曾显现地狱、畜生、饿鬼的形象来化导众生,因此不是非地狱、畜生、饿鬼。

“也不是众生,为什么呢?如来早已远离了众生的本性,因此不是众生。也不是非众生,为什么呢?有时候也会讲说众生的相状,因此不是非众生。

“如来不是法,为什么呢?一切法各自有不同的特性,而如来只有一个相,因此不是法。也不是非法,为什么呢?如来是法界,因此不是非法。

“如来不是色,为什么呢?十种色法所不摄,因此不是色。也不是非色,为什么呢?如来的身体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此不是非色。

“如来不是长,为什么呢?已经断除了色法,因此不是长。也不是非长,为什么呢?世间没有能够见到如来头顶髻相的人,因此不是非长。

“如来不是短,为什么呢?早已远离了骄傲自大的结缚,因此不是短。也不是非短,为什么呢?为了瞿师罗长者显示了三尺高的身体,因此不是非短。

“如来不是相,为什么呢?早已远离了各种相的束缚,因此不是相。也不是非相,为什么呢?善知各种相,因此不是非相。

“如来不是心,为什么呢?如来的心如同虚空,因此不是心。也不是非心,为什么呢?如来有十力心法,也能知道其他众生的心,因此不是非心。

“如来不是有为法,为什么呢?常乐我净,因此不是有为法。也不是无为法,为什么呢?有来去坐卧示现涅槃的行为,因此不是无为法。

“如来不是常,为什么呢?身体有分限,因此不是常。为什么不是常呢?因为有知觉,常法无知如同虚空,如来有知觉,因此不是常。为什么不是常呢?因为有言语,常法无言也如同虚空,如来有言语,因此不是常。有姓氏因此称为无常,无姓之法才称为常,虚空是常因此没有姓氏,如来有姓氏,姓瞿昙氏,因此不是常。有父母因此称为无常,无父母者才称为常,虚空是常因此没有父母,佛有父母,因此不是常。有四种威仪因此称为无常,无四种威仪才称为常,虚空是常因此没有四种威仪,佛有四种威仪,因此不是常。常住的法没有方位所在,虚空是常因此没有方位所在,如来出现在中天竺地,住在舍婆提或王舍城,因此不是常。基于这些原因,如来不是常。也不是非常,为什么呢?因为已经永断了生死,有生之法称为无常,无生之法才称为常,如来无生,因此是常。常法没有本性,有本性的法称为无常,如来无生无性,无生无性因此是常。有常的法遍布一切处,如同虚空无处不在,如来也是如此,遍布一切处,因此是常。无常的法有时在这个地方存在,有时在另一个地方不存在,如来不是这样,不能说在这个地方存在,在另一个地方不存在,因此是常。无常的法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如来不是这样,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因此是常。常住的法没有名字没有色相,虚空是常因此没有名字没有色相,如来也是如此,没有名字没有色相,因此是常。常住的法没有因没有果,虚空是常因此没有因没有果,如来也是如此,没有因没有果,因此是常。常住的法不被三世所摄,如来也是如此,不被三世所摄,因此是常。

“如来不是幻,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已经永断了一切虚妄的心念,因此不是幻。也不是非幻,为什么呢?如来有时会将一身分成无数身,无数身又能合并为一身,能够穿越山壁没有障碍,能够在水上行走如同在陆地上,进入地下如同进入水中,能在空中行走如同在陆地上,身体能放出烟雾火焰如同大火团,能够发出雷鸣般震撼的声音,或者变化成城市、村落、住宅、山川、树木,或者变成巨大的身躯,或者变成小的身躯、男身、女身、童男童女身,因此如来也不是非幻。

“如来不是定,为什么呢?如来在此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林间示现进入涅槃,因此不是定。也不是非定,为什么呢?因为常乐我净,因此如来也不是非定。

“如来不是有漏,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已经断除了三种漏,因此不是有漏。三种漏是指:欲界的一切烦恼,除了无明,这称为欲漏;色界、无色界的一切烦恼,除了无明,这称为有漏;三界中的无明,称为无明漏。如来已经永远断除了这些漏,因此不是有漏。另外,一切凡夫不能见到有漏。为什么凡夫不能见到有漏呢?一切凡夫对于未来世都有疑虑。未来世中会有身体吗?还是不会有身体?过去世中身体本来存在吗?还是本来不存在?现在世中身体存在吗?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我,这个我是色法吗?不是色法吗?是色法也不是色法吗?不是色法也不是非色法吗?是心念吗?不是心念吗?是心念也不是心念吗?不是心念也不是非心念吗?这个身体属于他人吗?不属于他人吗?既属于又不属于他人吗?不属于也不属于他人吗?有生命却没有身体吗?有身体却没有生命吗?有身体也有生命吗?没有身体也没有生命吗?身体和生命是永恒的吗?不是永恒的吗?既是永恒又不是永恒吗?既不是永恒也不是非永恒吗?身体和生命是自我创造的吗?是时节创造的吗?是没有原因创造的吗?是世界的本性创造的吗?是微尘创造的吗?是法与非法创造的吗?是士夫创造的吗?是烦恼创造的吗?是父母创造的吗?是我住于心中吗?住于眼中吗?遍布全身吗?是从哪里来的?去往哪里?是谁出生?是谁死亡?我在过去是婆罗门姓氏吗?是刹帝利姓氏吗?是吠舍姓氏吗?是首陀罗姓氏吗?将来会得到什么姓氏?我的这个身体在过去是男身吗?是女身吗?是畜生身吗?如果我杀害生命,会有罪过吗?不会有罪过吗?乃至饮酒会有罪过吗?不会有罪过吗?是我自己做的吗?是他人做的吗?是我承受果报吗?是身体承受果报吗?这样的疑虑和错误见解被无量的烦恼覆盖了众生的心,因为这些疑虑和错误见解产生了六种心:确定有我,确定无我,我见我,我见无我,无我见我,我做、我受、我知道,这称为邪见。如来已经永远拔除了这样无量的见漏根本,因此不是有漏。善男子啊,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时修习圣行,也能永远断除这样的漏。诸佛如来常修圣行,因此没有漏。

“善男子啊,凡夫不能妥善摄持五根,就会产生三种漏,被恶行牵引到不善的地方。善男子啊,比如恶劣的马,性情凶猛,能让骑它的人到达险恶之地;不能妥善摄持五根的人也是这样,让人远离涅槃的善道,到达恶的地方。比如恶劣的大象,心智没有调顺,有人骑它,它不按人的意愿前行,远离城市到达荒野;不能妥善摄持五根的人也是这样,把人带离涅槃的城市,到达生死的旷野。善男子啊,比如奸佞的臣子,教唆国王作恶;五根的奸佞臣子也是这样,常常教唆众生造作无量的恶行。善男子啊,比如恶劣的儿子,不接受师长父母的教诲,就会无所不作;不能调伏五根也是这样,不接受师长的善言教诲,就会无所不作。善男子啊,凡夫不摄持五根,常常被地狱、畜生、饿鬼所害,就像敌人和盗贼危害善良的人。善男子啊,凡夫不摄持五根,在五尘中奔驰。比如放牛的人,不好好看管,牛就会践踏别人的庄稼。凡夫不摄持五根,常常处于多受苦恼的状态。

“善男子啊,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时修习圣行,常常能够妥善调伏和摄持五根,畏惧贪欲、瞋恚、愚痴、骄傲、嫉妒,为了获得一切善法。善男子啊,如果能够妥善守护这五根,就能摄持心念;如果能够摄持心念,就能摄持五根。比如有人,保护国王就能保护国家,保护国家就能保护国王;菩萨大士也是这样,如果能够听闻这部《大涅槃经》,就能获得智慧,获得智慧就能获得专注的心念。五根如果散乱,心念就能制止它们。为什么呢?因为心念是智慧的体现。善男子啊,比如好的牧人,如果牛东奔西跑吃别人的庄稼,就会阻止它不让它侵害;菩萨大士也是这样,因为心念和智慧的缘故,守护和摄持五根,不让它们散乱。

“菩萨大士如果有心念和智慧,就不会见到我相,不会见到我所有的相,也不会见到众生及其所受用的事物。他们看到一切法都是相同的法性相,就像生于土石瓦砾一样,就如同房屋是由多种因缘而生,并没有固定的性质。他们看到众生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和五阴(色、受、想、行、识)构成,通过推究发现并没有固定的性质。由于没有固定的性质,菩萨在其中不会产生贪著。一切凡夫因为见到众生的存在而产生烦恼。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因为有心念和智慧,对众生不会产生贪著。

“此外,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经》时,不对众生相有所执着,也不对各种法相有所执着。善男子啊,比如画师,用各种颜色描绘出众多的形象,无论是男是女或是牛马,凡夫没有智慧,见到这些画就会产生男女等相,但画师清楚知道画中并无真实的男女;菩萨大士也是如此,对不同的法相观察其同一相,绝不会产生众生相。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心念和智慧。菩萨大士修行大涅槃,即使偶尔见到美丽的女子,也绝不会产生贪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善于观察真实相。

“善男子啊,菩萨大士知道五欲(色、声、香、味、触)的本质是没有真正的快乐,无法让人长久停留其中,就像狗咬枯骨,人手持着火逆风而行,或者像装有毒蛇的箱子,梦中所获得的东西,路边的果树被众人扔石头,又像一块块的肉被许多鸟争抢,像水面的泡沫、画在水面上的痕迹,像织布机上的线用尽,像囚犯走向市场,又像暂时借用的东西,终究不会持久。他们这样看待欲望,认为它有很多过失和危害。

“此外,善男子啊,菩萨大士观察众生,为了色、香、味、触这些因缘,从无数无量劫以来常常遭受苦难。每一个众生在一劫之中所积累的身体骨骼可以堆砌成像王舍城毗富罗山那样高,所喝下的乳汁可以填满四海,身体流出的血比四海还要多,因为父母、兄弟、妻子、亲属等人的死亡而哭泣所流下的眼泪比四大海还要多。假如用四寸长的木签来计算父母的数量,也无法算完。无量劫以来,有的众生在地狱、畜生、饿鬼道中所受的痛苦无法计量。如果把整个大地都当作枣子一样容易计算,那么生死就很难终结。菩萨大士这样深入地观察,认识到一切众生因为欲望的因缘而承受无量的苦难。因此,菩萨为了摆脱生死的苦难,不会失去心念和智慧。

“善男子啊,比如在世间,有充满二十五里的大众。国王命令一个大臣手持一钵油,经过这些大众之间不要让油倾倒:“如果滴下一点油,就要砍掉你的头。”然后又派一个人拿着刀跟在后面,随时威胁着他。大臣接受了国王的命令,尽心尽力地握紧油钵,虽然在人群中看到种种诱惑,心里常常想着:“如果我放纵自己沉溺于那些邪恶的欲望,就会失去手中的油钵,生命也无法保全。”这个人因为这种恐惧的原因,最终没有滴下一滴油。菩萨大士也是这样,在生死中不会失去心念和智慧;因为不会失去,所以即使看到五欲,内心也不会贪著。如果见到美好的形色,不会产生色相,只观察苦相;对于识相也是如此,不产生生相,不产生灭相,不产生因相,而是观察和合相。这时,菩萨的五根变得清净,因为五根清净,所以能守护好根门,戒律具备。一切凡夫的五根不清净,不能很好地把持,这就被称为根漏;菩萨永远断除了这些漏,因此没有漏;如来则拔除了根本,因此不是漏。

“此外,善男子啊,还有离漏。菩萨大士为了无上的甘露佛果,离开了恶漏。怎样才算离开呢?如果能修行《大涅槃经》,书写、受持、读诵、解说、思惟其义,这就叫离开。为什么呢?善男子啊,我没有见过任何一部十二部经能像这部方等《大涅槃经》一样让人远离恶漏。善男子啊,比如有一位好老师教导他的弟子们,其中有些弟子接受老师的教诲,就不会造恶;菩萨大士修行这部大涅槃微妙经典,也是这样,不会造恶。善男子啊,比如世间有一种好的咒术,如果有人听过一次,之后七年都不会被任何毒药所伤害,蛇也不能咬伤他;如果有人能诵读咒术,那么直到生命结束都不会遭遇各种恶事。善男子啊,这部大涅槃经典也是这样,如果有众生哪怕只听了一次,之后七劫都不会堕入恶道;如果有人能书写、读诵、解说并思惟它的意义,必定会获得无上正等正觉,净见佛性,如同那位圣王得到了甘露的味道。

“善男子啊,这部大涅槃具有如此等等无量的功德。善男子啊,如果有任何人能够书写这部经典,读诵、解说、为他人讲述,并且思惟其意义,应当知道这个人真正是我的弟子,很好地接受了我的教导,是我所见所念的人。这个人确实知道我没有进入涅槃,无论这个人居住在哪里,无论是城市、村落、山林、旷野、房屋、田地、楼房还是宫殿,我也同样在那里常住不动。我会在这个人面前常作接受供养的人,有时作为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居士、在家女居士、婆罗门、梵志、贫穷的乞丐出现。怎样才能让这个人知道如来接受了他们的供养呢?善男子啊,这个人或许会在夜晚的梦中,梦见佛的形象,或者看见天人的形象、沙门的形象、国王、圣王、狮子王的形象、莲花的形状、优昙花的形象,或者看见大山、大海水、日月、白色的象或白马的形象,或者梦见自己的父母,得到花朵、果实、金银琉璃玻璃等宝物、五种美味的牛奶。那时应当知道,这正是如来接受了他们的供养。醒来后感到欢喜,不久就能得到所需的各种物品,心中不再有恶念,乐于修习善法。善男子啊,这部大涅槃经典,能够成就这样的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边的功德。

“善男子啊,你现在应该相信我的话。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见到我,想要恭敬我,想要以相同法性的状态见到我,想要获得空定,想要见到实相,想要修习首楞严定、狮子王定,想要破除八魔——八魔指的是四种魔,即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想要在人间和天界获得快乐的人,当他们看到有人受持《大涅槃经》,书写、读诵、为他人解说并思惟其意义时,应当前去亲近,依靠并请教他们,供养、恭敬、尊重并赞叹他们,为他们洗手洗脚,安排好床席,提供衣、食、卧具、医药这四种必需品,让他们不缺乏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人是从远方来的,应当提前在十由旬的路上迎接。为了这部经典的缘故,重要的物品应当奉献给他们,如果没有这些物品,应当卖掉自己的身体。为什么呢?这部经典很难遇到,比优昙花还要稀有。

“善男子啊,我想起了在过去无量无边那由他劫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叫做娑婆,有一位佛世尊,名叫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大众宣说了这部《大涅槃经》。我在那个时候从善友那里听到这位佛陀即将为大众宣说大涅槃的消息。我听后心中非常欢喜,想要设法供养。但是因为我很贫穷,没有东西可以供养,就想把自己卖掉,可是因为福报浅薄,没有人愿意买。于是我就准备回家,在路上遇见一个人,对他说:‘我想卖掉自己,你愿意买吗?’那个人回答说:‘我家有些工作,没有人能胜任。如果你能做到,我就买下你。’我问他:‘有什么工作是别人做不到的?’他回答说:‘我得了重病,医生开的药方要求每天服用三两的人肉。如果你能每天给我提供三两的人肉,我就给你五枚金币。’我当时听了这话,心中非常欢喜。我又说:‘你给我钱,让我再有七天的时间,处理完我的事情后,我就回来找你。’那个人回答说:‘七天不行,如果你确定能做到,我可以给你一天的时间。’善男子啊,我当时就拿了那五枚金币,回到佛陀那里,顶礼膜拜,并把我所有的东西都献给了佛陀,然后诚心诚意地聆听这部经典。我当时愚钝,虽然听到了这部经典,但只能记住一偈: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如来证得了涅槃,永远断除了生死轮回),

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如果有诚心聆听佛法,常常能获得无边的快乐)。

“记住这一偈后,我就回到了那个病人的家里。善男子啊,虽然我每天都要割下三两的人肉给他,但因为心中记住了那一偈的缘故,并不觉得疼痛,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善男子啊,因为这个原因,他的病痊愈了,我的身体也恢复了健康,身上也没有留下任何伤口。当我看到我的身体完好无损时,立即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仅仅一偈的力量,就能有这样的效果,更何况是完整地受持读诵整部经典!我看到了这部经典有如此的利益,更加发心说:‘我希望在未来能够成就佛道,称为释迦牟尼。’善男子啊,正因为这一偈的力量,让我今天能在大众中为天人完整地宣说这部经典。”

“善男子啊,因为这样的因缘,这部大涅槃经典不可思议,成就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是诸佛如来甚深的秘密宝藏。正因为这样的意义,能够受持这部经典的人,能够断除恶漏。所谓的恶漏,包括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毒蛇的栖息地、长满恶刺的土地、悬崖峭壁、瀑布急流、恶人、恶国、恶城、恶舍、恶知识等。对于这些恶漏,如果它们能够成为恶漏的原因,菩萨就会远离它们;如果它们不能成为恶漏的原因,菩萨就不会远离。如果它们增加了恶漏,菩萨就会远离它们;如果它们不增加恶漏,菩萨就不会远离。如果它们是恶法,菩萨就会远离它们;如果它们能产生善法,菩萨就不会远离。怎样算是远离呢?不携带武器,总是用正确的智慧和方便方法来远离,因此称为正慧远离,为了生起善法而远离恶法。菩萨大士观察自己的身体,就像疾病、疮伤、痈肿、敌人、箭射入体内一样,是一个巨大的苦聚,是所有恶的根本。虽然这个身体充满了不净,但菩萨仍然会照顾它。为什么呢?不是为了贪恋身体,而是为了善法;是为了涅槃,而不是为了生死;是为了常乐我净,而不是为了无常、无乐、无我、不净;是为了菩提之道,而不是为了有为之道;是为了唯一乘,而不是为了三乘;是为了获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微妙身体,而不是为了非有想非无想的身体;是为了成为法轮王,而不是为了成为转轮王。善男子啊,菩萨大士应当常常保护自己的身体。为什么呢?如果不保护身体,生命就会丧失;如果生命丧失,就不能书写这部经典,受持、读诵、为他人广泛讲解,思惟其意义。因此,菩萨应当善于保护自己的身体。正因为这样的意义,菩萨能够远离一切恶漏。

“善男子啊,就像想要渡河的人应该好好保护木筏,即将上路的人应该好好保护良马,农夫种植时应该好好保护粪肥,就像为了治愈毒药而要保护毒蛇,就像为了财富而保护旃陀罗(贱民),为了对付强盗而保护勇士,就像寒冷的人爱护火,就像患有麻风病的人寻找毒药;菩萨大士也是如此,虽然看到这个身体充满了无量的不净,但为了受持《大涅槃经》,仍然要好好保护它,不让它缺乏。菩萨大士观察恶象和恶知识,认为它们没有区别。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都会损害身体。菩萨大士对恶象等没有恐惧,但对恶知识会产生恐惧。为什么呢?这些恶象等只会损害身体,不会损害心,而恶知识会损害身体和心。这些恶象只会损害一个身体,而恶知识会损害无量的善身和无量的善心。这些恶象只会破坏不净臭秽的身体,而恶知识会破坏清净的身体和清净的心。这些恶象只会损害肉体,而恶知识会损害法身。被恶象杀死,不会堕入三恶道;被恶友杀死,一定会堕入三恶道。这些恶象等只是身体的敌人;而恶知识是善法的敌人。因此,菩萨应当常常远离恶知识。像这样的漏,凡夫不会远离,因此产生漏;菩萨远离它们,就不会产生漏。菩萨这样尚且没有漏,更何况是如来呢?因此,如来不是有漏。

“怎样算是接近漏呢?一切凡夫为了身心的快乐而接受衣服、食物、卧具、医药,为了追求这些东西,造作了各种恶行,不知道它们的过失,因此在三趣中轮回,这就是漏。菩萨大士看到这样的过失就会远离,如果需要衣服,就会接受,但不是为了身体,而是为了法;不会增长傲慢,心始终谦卑;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羞耻、遮挡寒暑、抵御恶风恶雨、防蚊虫叮咬。虽然接受饮食,心中没有贪著;不是为了身体,而是为了正法;不是为了肌肤,而是为了众生;不是为了傲慢,而是为了身体的力量;不是为了怨恨,而是为了治疗身体的疮伤。即使得到美味的食物,心中也没有贪著。接受房舍也是如此,不会让贪欲和傲慢的结缚占据心灵,为了遮挡结贼,为了阻挡恶风恶雨而接受房舍。寻求医药时,心中没有贪欲和傲慢,只是为了正法;不是为了寿命,而是为了永恒的生命。善男子啊,就像有人患了疮伤,为了涂抹酥油和麦粥,用衣服包裹它,为了排出脓血而涂抹酥油和麦粥,为了疮伤愈合而撒上药物,为了防止恶风而在深屋中;菩萨大士也是如此,观察身体是疮伤,因此用衣服覆盖它,为了排出九孔的脓液而寻求饮食,为了抵御恶风恶雨而接受房舍,为了治疗四种毒素发作而寻求医药。菩萨接受四种供养,是为了菩提之道,而不是为了寿命。为什么呢?菩萨大士这样思考:‘如果我不接受这四种供养,身体就会消瘦,无法坚固,如果不坚固就不能忍受苦难,如果不能忍受苦难就不能修习善法;如果能忍受苦难,就能修习无量的善法。如果我不能忍受各种苦难,就会在痛苦的感受中产生瞋恚心,在快乐的感受中产生贪著心,如果寻求快乐而得不到就会产生无明。’因此,凡夫在四种供养中产生了有漏,而菩萨大士能够深刻地观察,不会产生漏。因此,菩萨被称为无漏,如来怎么会被称为有漏呢?因此,如来不是有漏。”

来源:北凉昙无谶译

小悟 白话翻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